第四十四章龙与爱丽丝(第2/4页)装绅弄鬼

止,一个典型的高卢人骂道:“撒旦呀,我这辈子作了什么孽啊!我……”

    四名雇佣兵中稍微帅气的雅痞打扮的汗流浃背,深呼吸一口道:“刚才那个东西还真是吓人。”

    一个脏辫壮年人心情没有平伏,大气直喘说道:“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大条蛇……倒是部落长老说起过……”

    稍微冷静的一个小队长冷道:“那我们的任务怎么办?”

    雅痞打扮的回了她一个复杂的眼神,不屑的斥道:“你还有空管任务?能保命就算不错了。”

    脏辫壮年人点头称是:“说的也是……刚才那条蛇真是太吓人了。”

    雇佣兵们苦笑不已,不久开始交流起来,说一些没营养的话。只是此时的我却完全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我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虎青岚,而虎青岚仍然是面无表情,用一双犹如死水一样的眼睛也同样看着我:那是一双充满了死气的眼睛。

    “该死的,你知道你刚才干了什么吗?”我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从小的教育和集体主义影响让我不能忍受虎青岚这种牺牲个人来保护自己的行为。

    “我知道,”虎青岚冷冷道:“我知道我做的是什么。我只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那只双头化蛇停下来,我……们才能活下来。”

    “该死的!”我眼睛都红了:“可是你害死了一个人,你知道吗?你害死了一个人!”

    虎青岚对我的咆哮毫不理会,仍旧冷冷道:“被双头化蛇追下去,我们早晚要死一个人……又一个人,也许是你,也许是她,也许是你的爱人,我只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提前了一些,救了大多数人而已。”

    我冷笑着:“你打算告诉我有两个人在森林里行走,他们遇到了一只老虎。其中一个人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外一个人说:“你干吗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换了鞋的那个人回答说:“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这个故事很残酷,然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或者你要说,曾经有一个扳道工在等待火车开过去,突然看到有十个孩子在火车前面的轨道上。此时火车减速来不及、但是扳道工可以让火车变道到一条备用轨道上、但是备用道路上也有一个孩子。是选择坚持功利主义,将铁道扳到废弃铁道的那一边,牺牲一个守规则的孩子,保全九个不守规则的孩子。还是选择坚持公理正义,让火车按正式铁道行驶,牺牲九个不守规则的孩子,保全一个守规则的孩子。当制定者遗留破绽,当决策者不知所措,当执行者无可奈何,当感受者听天由命,对待错误我们容忍的界限在哪里?是否因为一个无视危险警告的牌子,这十个孩子就丧失了被救助的价值?但作为废弃的铁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虎青岚笑了:“你有一张利口,但你听说theredqueenhypothesis吗?“

    “啥?”

    “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答道:“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激烈的生存竞争法则:不进即是倒退,停滞等于灭亡。传统的进化论强调生物系统适应物理环境的过程,其动力学过程有背后的“势”函数来控制。而真实的生物进化,是由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共同决定。但是,如何考虑复杂的生物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传统进化论中没有解决的难题。而红皇后假说,据说是根据《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故事由美帝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于1973年提出的假说。自然界中的物种生存状况就像路易斯·卡洛尔描写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故事中的红皇后所言的情景:“你必须尽力地不停地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

    用中国话说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逆水中要保持在原来的地方,也要不停地尽力地划。或者更形象地比喻为鱼儿在急流中逆水而游,它们尽力地游才能不被水冲走,但要越过浅滩或暗礁,则要跳跃。只因为自然选择只导致生物当前的适应,进化功能则是潜在的适应或未来的适应能力,是具有进化功能的遗传结构的进化,导致物种之间形成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除了物理的环境条件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外环境。

    在物理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驱动进化的选择。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所以,即使物理环境不变,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人是万物之灵,人类创造了远比其他生物丰富多彩生活条件,既有物质文明享受,也有精神文明享受。因而人世间生存竞争也远比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揭示生物界普通存在生存竟争更为残酷、激烈。人们在追求和享受生之快乐同时,无时无刻不感到生存竞争所引起威胁和恐惧。如同富裕得志人,希冀能够平安无事地度过未来;贫贱不得志人,希望在未来里能够交上好运,从此脱离逆境,平步青云。已婚人,希望早生贵子;未婚人,希望与有情人早成眷属。年轻人,自然想前途无量;老年人,总想百病远离,长命百岁……

    在通常的环境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间的生态关系的牵制作用使得物种在其生存期间绝灭的风险相对恒定:后代与祖先,新物种与老物种绝灭的机会几乎是相同的。种间关系的牵制作用使得物种要获得显著的进化改变相当困难,这是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进化是相互制约的,物种都在进化。从短期来看,只要跟得上就能生存下去。但从长远看,一个物种要在生态系统中获得有利地位就要比别的物种跑得更快。一个物种若具有较大的进化潜力,就等于在进化赛跑中有超常的速度与耐力。从长远来看,竞争的胜利者不是看当前的适应,而是看能否获得超出其他物种的进化能力。竞争的胜利者是那些获得超出其他物种的进化能力的。这就是红皇后假说所要解释的现象。一个分类群的对数形式的生存曲线是线性的,绝灭概率是相对恒定的。当前的适应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具有大的进化潜力的物种才能获得长远的成功。

    如果进化决定于物理环境,那答案是肯定的,或许需要一段弛豫时间已完全适应最终的物理环境。但是在“红皇后的世界”中,协同进化过程就像是有着属于她自己的生命,即使物理环境停止了改变,进化过程也不会停止。该研究通过引入“生存斗争”的概念,揭示和量化了生物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进化驱动力。在新理论中,进化过程好比是进化驱动力的“阴阳”两面,类似于量子世界中的波粒二象性,或者是决定电子运动的电磁场。

    同种群或种群间生物个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阴阳调和”的产生,即使物理环境保持不变,是否在“阴阳调和”的驱动下进化可以永无止境,至今没有答案。甚至《圣经》最后的《启示录》说的很清楚,只不过用的象征手法,详细地暗示了末法时代的劫难、难中的信徒广传福音、人类的淘汰、末日审判……4次强调了这样的话:”即””只要人有一只耳朵,就要让他听到。”这不是警告,又是什么?“

    私心里,我不得不承认虎青岚的说法不止是利益最大那么简单化……最科学,最经济也最冷酷。不过,在痛恨那些临阵脱逃雇佣兵的时候,因为牺牲他人而得救的我又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而虎青岚还是意犹未尽:“古丹道说人身有精气神三宝,现代科学说人是由大脑、基因、躯体共同构成的,只有当三者融洽相处时,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有希望的人。在这里大脑处于主导地位,大脑的生存乐趣在于思维,而思维所需占有的资源即信息和知识是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基因的生存目的在于复制自己,躯体的生存欲求在于适量的营养和适度的快感刺激,大脑在满足它们的欲求时不应放弃或忘掉了自己的生存乐趣,否则就会使人退回到动物世界,那些有思维技巧的“动物”无异于人世的魔鬼。对于人类来说,真正的麻烦来自人类自己。**的根源在于,人类完成了基因认同之后,尚没有实现意识同调。这是因为,大脑思维结构远比基因结构更复杂得多,因此意识同调远比基因认同更为困难。

    由于人类成员没有实现彼此相互认同,他们便会相疑相戒相争相害,使原本美好的生命蒙上了一层深重的苦难。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生存着的人,都有必要了解生存之道,掌握生存技巧,使自己生存得更美好更有价值;有能力的人和有责任的人,还需要研究减灾对策,尽可能减免天之灭、消弥人之祸。玩火者必自取灭亡?只因为个体的生存与群体的生存生不由已,这就是血肉之躯生存的环境因素。精气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之中,对于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来说,只有存在和变化。

    对于有生命的各种生物来说,还有生存和演进。不过,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它们的界线往往分不清楚。同样,生命是什么,人是什么,学者们也常常争论不休。但是,每一个人都明白什么是生存,生存就是活着的一段历程,人生就好像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一段旅途;在这段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并表现出某种反应、承担着某种责任、留下来某种东西。

    所谓人生旅途的出发点,通常都从胎儿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算起,也有人认为应当从受孕怀胎那一刻算起;或许还可以从大脑细胞开始工作的那一刻算起,即在此之前生命完全由基因控制,在此之后大脑开始分享控制权,可惜大脑细胞的思维活动是在哪一刻启动的,又是如何启动的,我们并不清楚。所谓人生旅途的目的地,说白了就是寿终正寝、无疾而亡。应当指出,这里的“目的地”只是一种比喻,它并不等于是人生的“目的”。然而什么是“寿终”却有不同的认识,据科学家研究,人类的正常寿命可达150岁左右,由于生活的艰难和疾病的侵扰,只有极少的人才能活到这样的岁数。“

    虎青岚露出了伤感的笑容:”一般来说,凡是因“老”而逝的人都可称为寿终,其他则为病故、夭折、遇难、阵亡、伏刑、献身、殉情、就义。从生存角度来说,除了寿终之外,其他任何影响生存的事件或事物,都是对生存的挑战;生命的过程,必然要迎接这种种挑战,只有战胜这些挑战,生命才能继续下去。除了人之外,任何生物个体都不曾向“寿终”进行挑战,因为“寿终”是为了新生命的更好的生存;只有人开始追求长生不老,只是这种追求尚未取得成功,人的寿命还比不过千年乌龟和万年古木。

    在地球的陆地上,目前至少有三种动物靠自己的集体主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一是蚂蚁,其二是老鼠,其三便是人类。蚂蚁遍布于世界各地,它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构筑了无数的地下王国,快乐地生存着。它们似乎也有灵性,为了保卫自己的乐土,常常与同类或异类发生战争;阵亡的“将士”,也会受到同伴的尊敬,它们排起长长的送葬队伍,托举着阵亡者的尸体,送往“墓地”,用沙土将蚁尸掩埋起来,并在小小的墓地上插上小草,以示永久的纪念,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种蚂蚁的葬礼,发生在非洲北部的沙蚁中;我们更常见到的是,下雨之前,蚂蚁会清理自己的窝,并在出口处堆起一座小小的“大山”,显然这也是一种生存斗争。

    老鼠被中国人列为四害之首,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们养猫捉鼠、撒鼠药、下鼠夹,用人类的智慧来对付老鼠。然而,直到今日,在中国大地上,据说仍有三四十亿只老鼠,人鼠之战,远远没有完结。老鼠也有灵性,东北有一种老鼠,越冬前会储存大量的谷物,如果人们将它们储藏的谷物挖走,它们会绝望地奔跑呼叫,最后则寻找一处树杈,将自己的头卡在上面,上吊自杀,以示抗议。老鼠也不乏机智和勇气,或许还有自尊;事实上,老鼠是唯一的一种敢与人类周旋而又不肯轻易就范的动物,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老鼠,它们不断地给人类找麻烦,与人类分享食物,同时又传播疾病,破坏人造设施,导致电网停电、飞机失事、大堤决口之类的灾祸。遗憾的是,老鼠只知道在人那里有可口的食物,却搞不明白人为什么那么富有。

    勿庸置疑,万物之灵的人类是最成功的动物,以至人们常常忘掉自己也是一种动物。有趣的是,人类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却争论不休;就好像打胜仗的将军们,却搞不明白这胜仗是如何打出来的一样。依后人看来,这似乎与一只顽皮的“古猿”有关,多少万年以前,它举起一支火把……那是来自于雷击树木起火,或其他自燃之火,其他的“古猿”惊呆了而向他臣服,他第一次依靠智慧登上了首领的宝座;与此同时,其他的各种动物,凶猛的、温顺的,对拥有火把的“猿群”,产生了莫名的畏惧,或敬而远之,或畏而服之,它们开始把拥有火把的“猿群”当成上位者。

    事实上,除了人类之外,任何其他动物都害怕火,都不敢去利用火。因此,人类举起火把,便可横行于动物世界;火把是人的第三只眼,也是最威严的眼睛,任何动物都不敢与之对视;同时,火又给人类带来温暖、带来熟食,使人类脱下了兽皮。但是,一个不祥的声音刺入了人类的心灵深处——玩火者必自取灭亡!恐怕很难搞清楚,人类何时产生了这种悲哀的结论;或许人的动物本性使其对火仍存在着深深的畏惧,或许人的智慧尚没有把握将火牢牢地控制起来。总之,当我们的祖先创造《山海经》的时候,“祸斗”与“火”的发音相通,似非巧合;甚至“灾”字的主体字根为“火”,并非偶然。灾是简体字,含意为家中失火;它的繁体字为災,即火所烧灭之余,即火灾之后的一片狼藉场面。

    在古代,人为的火灾称之为“火”,自然的火灾称之为“災”;所谓天降災戾之祸害,即发生了自然的火灾和危害人类的恶气;所谓災异,即为殃曰災、变常曰异。災字由巛和火组成,巛字原意为川或坤,坤代表大地;因此,災表示地下有火,似乎源于火山爆发的自然现象,在易经六十四卦中称之为明夷卦。对于动物来说,其生存所接受的挑战,主要是自然环境,通用的法则为适者生存。不过,在这里生存不仅指个体生物的生命过程,而且是指该种类的生物的延续过程。因此,许多个体的动物,往往会为了种族的利益而献身;或者在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后,不吃不喝、静悄悄地、无怨无悔地走向死亡,例如雄蚕蛾结合之后或雌蚕蛾撒子之后。有趣的是,似乎随着动物进化的等级增加,个体动物的独立生存意识也在提高,它不仅为了群体为了种族而生存,也开始了更多地为了自己而生存。

    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似乎与大脑……灵智的出现和发展有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不过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红皇后趋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首先,同类个体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日益加剧,甚至导致同类相残,或者说某些个体动物为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