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天命神话(第3/3页)装绅弄鬼
、“有”这些精致的淮扬细点,要让他们去谈什么冬储大白菜似的谶纬,那真比杀了他们还难过。这样,必然有一些有理想的方士念念不忘远古时代的荣光,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再为帝王师,重铸帝王魂。
所以我明白了!太平道本身虽然是丹道的武装起义,实际上是汉儒色彩浓厚的,于吉、襄楷、张角,皆是儒士出身,这意味着公羊派的天意论与由此衍生的图谶学,成为太平道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公羊派董仲舒的天人交感理论,绝没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太平道。在太平道等早期不脱汉儒色彩的道派中,有一个公羊家色彩浓厚的理想治政模型,即在天子之外,朝廷中还有一位充任天子之师的贤者,以引导天子行于天之正道之上,在贤者与天子之间,所践行的非是君臣玄学,而是天道与人道玄学。
天命神话的变迁告诉我们几个道理。首先,做皇帝这件事是属于赢家通吃的,天命神话最多也就属于锦上添花。真正决定合法性的还是实力。即便是儒家宗旨,也是在承认皇帝合法性的前提下,对皇帝提点“民贵君轻”的建议。在这一治政模型中,由董仲舒所开创的“天—天子”这个天人感应公式被修正成了“天—贤者—天子”,这个修正说明,董仲舒为首的公羊派借天命而限制皇权的构想完全破产,一部分儒生开始寄望于收回董仲舒等赋予皇权的承接天命的法统资格,而试图建立一个由儒士承接天命而限制皇权的新政体。可惜,如果说当初刘邦虽然对关于自己的那些“神话”很受用,但真正让他感受到皇权的威力的,还是儒门叔孙通制定了礼仪后,一帮无赖毕恭毕敬地对他朝拜的景象。而另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事实是,经过汉武帝等帝王的文治武功,中枢集权制度的确立,皇权这头巨龙已经完全地成长起来,再给它套上笼头已经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是关于皇帝君权神授的故事越来越粗糙,但避皇帝名讳的范围却越来越大、条目越来越精细,而文字狱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在皇帝的眼里,只要对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到位了,也就意味着合法性的证明成立了。甚至儒家内部,大多数儒士也对这样的计划抱以不信任的态度。最后,汉儒中产生了分化,最后异化的一支选择了与黄老合流,此即丹道的第一道国,太平道的前身。
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或者正一盟威道,是第二道国。显然,在中国,神仙从来就没有做过老大。皇帝说自己是上天之子,只是找个抓手,他们更习惯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规范语言、行为的方式强化自己的无上权威。汉朝盛行的谶纬,就是一次全民参与的造神运动。
老马迷糊接电话,昏昏地听着,最后他突然听清醒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已经拨乱反正了,你没看人民日报?”
李医生赶紧说:“我这不是太激动跑题了……真正的发现在后面……事实证明,虽然大多数是江湖骗子,但少数时候卜筮的确能够给出未来的预兆——只要施术者聪明到能够理解它们。这就是谶纬的由来。古今中外,可用的媒介多种多样,动物内脏、茶叶、卜筮棒等物均可,字书也是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