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登朝堂(第1/1页)中州风云记

    当日夜晚,三更时分(23:00-01:00为三更),乾天城外。

    在清冷的冬月照耀下,一辆挂着灯的黑蓬双辕马车缓缓驶向,一条被水雾笼罩的寒江边,而后在一处看起来已经废弃了多年的渡口处停了下来。

    车帘掀起,一名身着黑色素袍,书生模样的俊雅公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正是林墨。

    林墨下了马车,对驾车的两名抱剑的英武男子吩咐道:“息风,仇云,你们二人就在此等候,切不可靠近,知道了吗?”

    息风仇云躬身道:“是,宗主!”

    吩咐好息风仇云后,林墨缓步向码头走去,走进了那浓浓的水雾中,待走了有七十二步后,就见前方有一道白色影子若隐若现。

    见着前方的白色影子,林墨停下了脚步,双手行作揖之礼后,缓缓跪在了地上,低首恭肃道:“师父,徒儿回来了!”

    白色影子轻轻挥了挥宽大的袖子,浓雾便缓缓散去了。

    一名头发雪白,仙风道骨的白衣老者正独坐于江头,左手持着一只黑竹鱼竿,右手拽着一只黑色的酒葫芦。

    往嘴里灌进一口酒后,白衣老者望了一眼头上的圆月,并没有回头看林墨,淡淡道:“月圆了,你终于舍得回来了?”

    “回来了!”林墨抬起头,直起身子,轻声回道。

    白衣老者提着酒葫芦又想往嘴里灌上一口酒,却没倒得出来:“为师的美酒完了,雍儿可有带酒?”

    林墨,字子雍,这个字,还是白衣老者为林墨取的。

    林墨从袖中拿出一个黑色的小酒葫芦,双手捧着奉给白衣老者,道:“师父,这是徒儿为您所酿的月酿。”

    月酿,酒中之仙品,耗谷物千斤,历时一月,方能酿出林墨手中的这么十二两酒,酒香可溢方圆三里。

    白衣老者将酒葫芦打开,立时香味四溢,就连寒江的鱼儿闻着香味,也齐齐浮出了水面,想要一品这酒中之仙品。

    白衣老者轻饮了一口,顿觉心旷神怡:“雍儿,你这酿酒的手艺倒是没有丝毫退步,好了,地上凉,起身吧!”

    说着,白衣老者往江水中滴了那么一滴月酿,鱼儿们顿时疯狂争抢了起来,想要独霸那沾有月酿的江水。

    林墨轻轻一笑道:“师父您坐着,徒儿自是应该跪着!”

    “那行吧,若是跪得累了,就和为师一样坐着吧!”白衣老者拿林墨没有办法,再次轻饮了一口月酿后,问道:“徒儿这次走了多少步?”

    “七十二步!”

    白衣老者微微一笑,慈祥的脸上一副追忆的模样,道:“雍儿离开为师时候的九岁,走了一百零七步,十四年后回来了,走了七十二步,当真是长成大人了!”

    十五年前,林府被屠的那一夜,正是这名白衣老者在乾天城外,救了即将饥寒交迫而死的林墨一命,还悉心传授了林墨诸般技艺。

    也正是这些技艺,才有了今日之林墨。

    白衣老者,无名无姓,更无字,因喜爱在月下,独坐于江头饮酒垂钓,自称月下老者,还解释说,就是月下一老头儿的意思。

    九岁时,林墨曾试着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可月下老者却是笑着拒绝了,说都是人生的符号而已,何需在意,自己倒是更是喜欢这“月下老者”。

    “雍儿这次随那大乾皇帝一起回来,是何打算?”月下老者问道。

    “一则,查出十五年前,杀我林府下上二百三十闻达于世的墨宗宗主,林墨。”

    墨宗,月宗,雷宗,为中州大陆三大巅峰宗门,门中修行者无数,但这墨宗却极为特殊,因为据尘世中的传言,墨宗宗主林墨未曾修行,而是以无双智谋聚起了墨宗。

    元气,游荡于天地之间,修行者通过吸纳元气,进入体内的气海雪山,以提升突破身体极限,进而提升境界。

    “原来他就是那个以无上智谋助燕国,打破北狄十万精锐大军的经世大才。”荣王微微一笑道:“我这位皇兄竟把他给请下山了,真是了不得呀!”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爷。”狄武询问道:“这位墨宗宗主可不好对付,他虽然没有修行,但是身旁常伴两名大剑师,我们?”

    荣王沉想了一下,淡淡道:“先尝试拉拢他吧,若他不识抬举,我们就再寻机会杀了他,他虽然是墨宗宗主,但没有修行,我们总能寻着机会的,总之决不能让他,为我那个皇兄或者太后那帮人所用。”

    “若是墨宗的人报复,我们可如何是好?”狄武有些担忧。

    这墨宗可是三大巅峰宗门之一,宗内强大的修行者数以千计,若是进行报复的话,没有谁能承受得住。

    “怕什么,这大陆上不是还有两大宗门嘛,况且我们手里还有军队!”荣王淡淡一笑,脸颊上充满了自信,尽显上位者的淡然与气定神闲。

    太极圣殿内。

    此刻,位于左侧朝臣们最前方的的林墨,正席地而坐于地上,右手撑着脑袋,睡着了,没有办法,今天的林墨实在是睡眠不够啊。

    在华夏时,林墨都是九点起床,现在六点就要起床上班,而且昨晚,林墨还被家里的两名美妾折腾了一个时辰,因此实在是有些累呀。

    在太极圣殿瞌睡是大不敬,若是他人如此,定会遭受众朝臣的非议和弹劾,但却无人敢非议林墨。

    原因有二。

    一是这些朝臣方才在殿外,可是看到持剑的息风与仇云跟着林墨,能持剑入太极圣门内的,可都是大剑师。

    大剑师五官灵敏至极,而且百步之外,就能御剑取人人头,他们不可敢招惹林墨。

    二则是,林墨穿是上卿,地位尊崇,也是不寻常朝臣所能及的,在大乾帝国内,加上林墨,总共也就两位上卿。

    身份能比林墨等两位上卿高的,也就只有荣王,皇帝与太后三人。

    林墨刚睡了没多会儿,雍容大度的荣王,行进了太殿内,向殿内自己麾下的朝臣们,和和气气地打了起来招呼。

    此刻的荣王十分谦逊,举止也是彬彬有礼,十足的一番贤良王爷的模样。

    和麾下的朝臣打完招呼,荣王便注意到了正坐于地上瞌睡的林墨,心道:这墨宗宗主倒真是一位大才。

    举凡大才,皆行事古怪,譬如现在敢在太极圣殿内睡觉的林墨。

    大约一刻钟后,殿外金磬轻响,司礼太监扯着鸭公桑,高呼道:“皇帝陛下驾到,众臣山呼。”

    原本议论的殿内顿时一静,大家依礼站好,而林墨被那金磬之音与司礼太监的鸭公桑吓了一跳,浑身一颤,慌忙站起了身子。

    察觉到自己的从嘴角似有有口水,林墨从怀中拿出一方巾帕擦了擦,侧首见荣王正在看着自己,林墨对其微微一笑。

    待身着明黄龙袍的大乾皇帝在殿上的龙椅落坐后,林墨方随着众朝臣一起,行起了那山呼之礼。

    荣王虽手握重权,但也不例外,也跟着众朝臣行起了山呼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