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真的伟光正?(第1/1页)西游之妖神白龙
小时候就看西游记,无论是六小龄童版还是别的版本,或者是动画漫画,都把他塑造得伟光正,然而读了原著之后,才渐渐感觉不对劲。别的都可以忽视,一直到那一回,孙猴子变化成牛魔王去找铁扇公主骗扇子,终于忍受不住,连嫂子都戏的人,有什么值得夸耀?我写这本书,就是多处摘录原著作证,来证明猴子品行,但仍然经常被人攻击,在这里我把原著句子拿来一一列举,好叫大家知道我对猴子的看法来由。
1,见利忘义,志大才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拿了别人一点小东西,立刻封对方做大官,听别人两句吹捧,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封齐天大圣,后来被打真是活该。别人为他累死累活,他屡次反骨,当真是见利忘义。
2,自私自利。
自己闯祸,让义助自己的人当先锋挡一阵。
3,不讲道义。
明明是自己闯下大祸,七十二洞妖王来帮他,他坐看别的妖王被打杀,把猴子猴孙藏了。
4,凶残恶劣。
拿了邻居的定海神针就道谢说感激不尽,接着问要披挂,不给就要打杀人。
5,欺软怕硬。
欺软:下令的皇帝不打,打死监斩官。
怕硬:棍棒在手,打上天宫,棍棒没了,恭恭敬敬。
猴子看到有后台的妖魔就放过,不管对方杀了多少人,没后台的,惹恼了他的,一概打死。这就是欺软怕硬最大证据。
6,欺辱嫂子。
变成牛魔王去骗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深爱牛魔王,见到牛魔王回心转意来看自己,当然恩恩爱爱,这猴子占了她便宜,拿了扇子之后转脸变回猴样骂她不知羞。真不是个东西。
————————
猴子的下场,原著中说得很清楚了。众叛亲离,五百年来没一个人来看他,所以他‘情愿修行’,进入空门。说他人际关系好哪里都有人来帮,实际上是扯谈,人际关系好会五百年不去看他?他要去取经,这是大功德,所以很多人才愿意帮他做一场功德,又或者是有上头吩咐,不得不帮。
————————
我真没恶意去黑猴子,上面都是原文。
喜欢猴子的,是希望有猴子这样的邻居,然后自己做老龙王被威胁,还是想要猴子这样的兄弟,自己女人被他调戏,露胸露背被看?。,
只有两个人能镇住猴子,一个是唐僧,紧箍咒念死猴子,猴子害怕不得不听,一个是如来,法力高过猴子百倍,猴子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电视剧、电影、动画,多有宣传猴子这么一个形象,把这当作了图腾,然后夸大猴子武力,实际上他打赢过几个人?还把猴子宣传得伟光正,别的就不说了,看玉帝权势大,就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能是好人?惩恶扬善根本谈不上,有背景的全饶了,没背景的全杀了,这种选择性惩恶扬善,其实就是一种恶。看他‘情愿修行’,而不是自发修行,其实就能知道他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