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拒绝!(第1/1页)大明王冠

    中南半岛被文化同化得厉害。

    亦力把里被纳入大明疆域之后,随着布政司的建立,官道延伸进去之后,再大肆推广棉花种植,同时也在加大葡萄和西瓜的种植,亦力把里的生活水平会慢慢追上中原地区。

    再暴乱的可能性不大。

    漠北么,也许如果明朝一直不发展火器,漠北还能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可大明如今连机枪都有了,包括女真在内的骑马汉子,都要从能征善战变成能歌善舞了。

    这不是讽刺,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

    而朝鲜已经请归。

    以朝鲜的尿性,就算不请归,对大明也不构成威胁。

    所以大明周边的威胁,其实只剩下一个了。

    日本。

    打日本这件事,在黄昏心中和两极蓝图一样,甚至比两极蓝图更重要,只要把日本彻底阉割了,那么在亚洲大陆,中国再无威胁。

    至于进入十九二十世纪后,时代飞速发展的情况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这个其实当下已经给大明打好了基础大明已经领先于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话,会在未来数百年都依然领先于全世界。

    再者,两极蓝图就是防止这个局面出现的。

    可以说,黄昏一个人要把中国五百年内的安稳给营造出来。

    所以算来算去,只要把日本这个岛国一打,黄昏就可以安心的离开大明,去北美大陆建立一个复制华夏文明的两极巨头之一。

    因此朱棣一提要打日本,黄昏满口答应,又问道:“郑大监的海军那边,有多少艘钢铁战舰了?”

    打日本,海军必不可缺。

    当然,肯定要是要登陆作战的,所以主力还是陆军,不过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保证后勤,保证不了后勤,也就没办法打日本。

    按照当下大明和日本国力之间的差距,大明这边有个十来万人,其中有几万神机营,就可以横推了整个日本岛。

    但十多万人的军队,需要的后勤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钢铁战舰来运送兵力和运送粮草弹药,以及后续需要的辎重物资。

    至少也要二十艘钢铁战舰。

    朱棣也知道这个道理,温言道:“目前国内的钢铁首要保证各大造船厂的需求,基本上四个月左右可以下水一艘。”

    黄昏粗略算了下,目前郑和的海军有四个造船厂。

    其中主要是天津、威海和广州造船厂。

    黄昏简单算了个帐,“这么说一年只有十二艘钢铁战舰,要打日本,还需要等到明年年底,倒也不算太久,不过这期间,微臣出海的事宜要准备,也需要大量钢铁。”

    朱棣颔首,“优先保证造船厂,其次是军器院和交通司,剩下的钢铁量,如果有富于,就可以尽可能的支援你去海外建立一个城市群。”

    黄昏嘿嘿贼笑,“其实中南半岛的矿产开采,还可以再加大力度,现在朝鲜既然已经请归了,那么朝鲜那边的矿产开采,也可以疯狂的操作起来。”

    等以后中南半岛开了民智,只怕还是会闹独立。

    所以趁现在能多开采就多开采。

    朱棣也笑,“此事已经着旨意到应天,由太子通知工部,在中南半岛和朝鲜的矿产开采,都再次加大了力度。”

    黄昏咳嗽一声,“还是要给中南半岛和朝鲜一些甜头的,毕竟这是明目张胆的资源掠夺,这两个区域的有识之士不可能不了解,所以国库里的钱也别放在那发霉了。”

    朱棣深有同感。

    黄昏继续道:“如今泉州也是海外贸易的最大港口之一,不输广州多少,所以当钢铁产量再次攀升道一个高度后,泉州那边也可以建立一个海军造船厂。陛下,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地球的真正面貌,我们就要正视,尽管民间不相信的很多,但官府要在这方面做好带头作用,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正面的了解全世界,而走出去就很重要了,但地球如此庞大的一个星辰,海洋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所以在未来数百年后,海军都是最重要的兵种,因此我认为大明在接下来数百年里,都要重点发展海军和火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海上霸权。”

    朱棣颔首,“泉州新增一个造船厂,也行。”

    甚至可以再多一点。

    海外贸易它不香?

    可要确保海外贸易,海军的强大很关键,另外,当有了庞大的海军之后,就不止是贸易,甚至可以搞海外扩张。

    比如到南洋和西洋就需要海军。

    黄昏甚是欣慰。

    不愧是朱棣,在自己的影响下,其思想已经在慢慢向近代君王转变。

    想了想,“这些事情需要慢慢筹划,说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微臣要去海外,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了,陛下也基本上持赞同意见,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文明,所以微臣去海外要带大量的书籍过去,思来想去,觉得带再多的书,都不如直接誊抄一份永乐大典来得可靠。”

    永乐大典历时数年完成。

    但现在直接誊抄一份,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手,其实两三年就可以誊抄好,但即使如此,数百人的誊抄队伍,仅仅是工钱就是一笔巨款。

    朱棣很是吃惊,“你要誊抄一份永乐大典带到海外去?”

    黄昏嗯了一声,“像其他书籍,只要不是孤本的都可以在全国书店购买,到时候花点钱大肆购买即可,但永乐大典只有一份,而且牵涉范围只宽广,是华夏文明之大成,抄一份永乐大典能省不少事。”

    朱棣不说话了。

    这可不是小事。

    永乐大典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大成、精髓,就这么让黄昏抄一份带到海外去,怎么看都不是好事,而且这个时候中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文明流到海外去,本来是独自璀璨的华夏文化,结果海外也有一个同样璀璨的文化,实在难以接受。

    朱棣也是如此之想。

    所以他沉默了一阵,“你要从国内买书走,可以,像什么唐诗宋词你随便买便是,哪怕你要从国内带走大量读书人,也是可以的,但是永乐大典不可能让你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