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过关(第1/1页)大明王冠

    恋上你看书网,大明王冠

    朱棣眯缝着眼,一副过来人的神态,好小子,你还想忽悠朕呢,当年靖难之前,朕也是这么忽悠那群靖难武将的,而且朕也实现了当年的忽悠。

    你给我玩这一手,还嫩了些。

    话是如此说,结合事实,朱棣还是相信了黄昏的说辞:着眼海外。

    但对于迁民这个事情,心怀芥蒂。

    动不动就上百万的百姓被你带走,朱棣心里能爽才怪。

    朱棣不动声色,思忖了片刻,“现在想这些还太远了,金帐汗国叛乱不断,女真防御线固若金汤,朝鲜左右摇摆迟迟不请归,日本么貌似除了扰我沿海抢劫海外贸易的商船之外,似乎并无威胁。”

    黄昏也不怪朱棣。

    就当下这个时代,你告诉大明所有人,说以后日本会对我神州造成生灵涂炭的浩劫,别说一半老百姓不姓了,再有远见的读书人也不信。

    朱棣更不会信。

    就日本那个小渣渣岛国,它凭什么打上陆地来?

    黄昏认真的道:“陛下,不能这么说,比如之前打亦力把里之前,你可敢相信,微臣就一个泰山号,就击溃了尼格买买提两万先锋大军么,如果未来的日本也拥有某种神器,以几万人击溃我大明数十万大军,并不是不可能的。”

    要想当年抗日战争,我神州先贤和英烈们,是用何等的意志,才战胜了在军事装备上拥有碾压性优势日本,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类比一下,就是金帐汗国那种内卷特别厉害的国家,以无数人的性命击退了大明数十万神机营的入境然而金帐汗国面对三万不到的火器部队,就已经崩了。

    意志和信仰乃至于文明,都不在一个层级上。

    朱棣一愣。

    倏然惊醒,是啊,现在战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目前来说,兵力还是重要,但迟早有一天会进化到兵力的重要性低于火力的重要性。

    黄昏打亦力把里和打金帐汗国就是例子,都是以少胜多。

    而且直接把对方把崩的那种。

    但是打日本比较麻烦,需要大量的水师,嗯,海军,而目前郑和的海军编制倒是起来了,可钢铁战舰还没有一艘完全体的下水。

    倒是各种火炮和机枪,已经拉到造船厂那边了,艰难开采出来的海量的煤炭也已经运了过去,就等钢铁战舰解决掉几个棘手的技术难关后装备,然后下水。

    然而根据郑和的章折,这大概还要一年半年。

    上次就说一年半年。

    然而这个时间一推再推,朱棣都有点怀疑,这个钢铁战舰到底能不能打造出来,如果不能,还是早点回归传统木制战舰得了。

    别钢铁舰队没弄出来,水师反而被自己给搞崩了。

    想到这,朱棣沉默了一阵,“要不,你去沿海的造船厂,去帮着三宝,早日将钢铁战舰弄好,你既然能弄出泰山号,那钢铁战舰应该也不差,泰山号只不过是在地上跑的钢铁战舰而已。”

    黄昏干笑了两声,“陛下,术业有专攻,泰山号这个多简单,只要有蒸汽机,然后稍微设置一下,根据动力制定各个部分,形成一个整体联动,再控制重量就行,但战舰就不一样了,吃水高度,战斗和生活以及弹药、粮食储备等诸多部分的布局,乃至于蒸汽机的大小等等方面,都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而这方面,微臣是真不懂。”

    估计钢铁战舰现在的技术难关,应该集中在利两点:锅炉室那边,蒸汽机如何适应战舰的改进方面战舰整体重量,如何达到完美的吃水比。

    这确实是很难的问题。

    尤其吃水问题。

    钢铁战舰和木头的不一样,木头本身就要飘在水面,而钢铁战舰是则和吃水比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你要确保浮的起来,另一方面,池水太浅,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差,池水太深,那么锅炉那边就吃力,导致动力不足行驶缓慢。

    这需要很多次实验。

    所以郑和的造船厂弄出来的钢铁战舰其实下水了多次,都因为无法满足性能而重新整改,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

    毕竟是跨时代的产物。

    朱棣也就不急了,反正打女真用不上钢铁战舰,金帐汗国那边更不需要。

    问道:“那你觉得何时再打女真?”

    黄昏想了想,“这两年打女真,屡战不胜,士气低落,现在也已快到夏末,北方那边很快就要大雪飘飘,不适合再出兵,不如等到明年暮春,一鼓作气解决掉女真就行了。”

    朱棣微微颔首,“朕也是这么想的。”

    女真比金帐汗国更顽强。

    需要投入更多兵力,大明毕竟连番外扩战争,还是应该让大军修整半年,要不然士卒容易产生疲倦情绪,战力会不断衰减。

    而且女真那边,冬天真不好打。

    大雪一下,山一封,这个天时对于女真而言是天然的屏障,所以奴儿干那边对女真进攻的窗口期,其实时间极短。

    黄昏心里长松了口气。

    总算过了这道难关。

    不过

    忍不住问道:“陛下,在这个时节,二殿下封王,可不是个明智的操作,你会让大明以前那些支持二殿下的武将看见希望,如此一来,二殿下势必要再次和太子相争,国内若是鸡犬不宁,还谈什么外扩。”

    朱棣不置可否。

    挥挥手,“没事就退了吧。”

    黄昏起身,行礼,“那微臣告退,需要回去准备一些东西,明日去祭拜皇后娘娘。”

    朱棣忽然喊住黄昏,“对了,秋闱在即,秋闱的主考官,朕打算让吴溥担任,你回去遇见了吴溥,给他说说,让他早做准备。”

    黄昏不解,“他抽得出空?”

    秋闱持续时间大半个月,考试考几天,阅卷又是好几天,主考官和其他考官,还得提前两天进入考场,作为内阁首辅,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耽搁。

    朱棣一想也是,“那朕会把你叔父黄观找回来,担任此次秋闱主考,我知道你一直在想推行教育改革,所以等黄观回来,你可以和他商议一下,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就从今年秋闱开始,到时候你们那边有关于秋闱改革的方案了,呈递上来,朕同意后便可施行。”

    黄昏眼睛一亮,“那还得把吴与弼送去担任考官。”

    教育改革,还是得吴与弼作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