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裂变(46)(第2/3页)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意识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汉使一行人被抓捕,之所以没有对他们进行处理完全是右贤王在等待当户归匈后的情况,他们打算如果这次出使的结果不好,便将使者送去王帐,让军臣单于利用他来斥责大汉国。没想到右部当户归来后狠狠夸了一番大汉,并且带回来了许多粮食和制品,右贤王考虑了下这个通商口对于右部的意义,便打算到时候将他送回长安,以此要挟长安在西部开放通商口。

    但这一计划没能成功,此后草原的局势被军臣单于的惊天一怒而打破,右部疲于应对王帐的刁难,汉使寻了一个机会逃了出来,感谢当时匈奴右部也打算前去过冬地,而没有将他再关在笼子里。

    这次逃逸,汉使只救出了三个随使。三人夺马一路西逃,只敢夜行,哪里难走往哪儿走,一路渴饮夜露饿食虫蝎,待到找到疑似是大月氏的部落时已经不成人样。

    大月氏的骑兵发现他们的时候根本不相信他们是大汉的使者,即便看到汉使捧出的使节也不相信。

    幸而大月氏的部族里有汉人的后裔,证明了他们确实从东而来。然而大月氏并不相信孱弱的汉国可以和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强大的匈奴,在他们的记忆里,大汉还是那个明明有几倍兵力却被困在白登山的无用之国。他们虽然知道大汉有绸布过来,但这也不是单单大汉一国有,就算近些年的绸布漂亮了些也证明不了什么。

    瓷器?那也不能说明什么。

    想要联合,他们自然要看的是大汉的综合实力,兵士有多少,战甲有多少,战马有多少,而不是听他们有多么精美的布匹,多么莹润的瓷器,那些都没办法打败匈奴。

    使者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搜走了,就连衣服鞋袜都是匈人的衣服,他自然拿不出可以证明大汉强盛的东西。

    于是使者与随从一起在冰天雪地之中脱下了上衣,在一片素白之中,大月氏人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绵延展开的长安盛景色。

    他们,将长安的景象让人纹在了身上。

    不光光是正使,每个使者身上都有一部分,这是他们最后的底气,除非有人割下了他们的皮肉,否则他们可以向每一个国家展示长安城的雄伟壮阔。而且,背上的长安,背上的家更是提醒着他们自己承担的使命。他们出行前约定,只要有一个人能够活着抵达大月氏,那么他们都要完成这一使命。

    大月氏的人惊愕非常,他们纷纷聚过来查看着这些汉子身上的图案,他们一边为长安城的壮美所感叹,另一方面又因几个使者的所为而深受撼动。

    刺青在他们的部落也有,因此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痛处。

    而看这些使者身上的图案,全是以刀锋割过皮肤后留下的墨痕,这样的汉子无论属于哪个国家的,无论是为何而来都值得他们敬重。

    汉使遗憾地表示,其实如果他们所有人都在一起那么拼出的图案会更加壮美。

    在接到这一使命之前,他们就围在一起思考,此行要穿过匈奴势力范围抵达未知的西方,想要绕过匈奴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做好被匈奴捉住的准备,如何逃脱,逃脱后如何证明自己身份便是一个问题。

    当时有一人在街上行走是见到一黥面者受到启发,回来便说可以将侍者印刻在身上,后来发展成了刻画地图,只可惜他们出发时间太紧,完成并且没有后遗症的只有二十人,抵达时仅有他们三人了。

    大月氏王让人取来美酒美食款待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使者。虽然他们对大汉了解得不多,但是他们认为能够养育出这样英雄人物的水土定然是极其强大的。

    这样的国家,足以得到他们的尊重。

    但是对于联合大汉抵御匈奴一事,大月氏王有一些犹豫,他坦白告诉使者,三十多年前经历过那一场浩劫之后,月氏曾经几次反抗试图夺回自己的领地,但是匈奴实在过于强大,而且月氏部落还遭遇了乌孙部落的联合打压,因此月氏部落势力大伤,人口死伤超过七成,当时他决定西迁再图发展,如今三十年过去,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自己的失地,干掉占领了他们土地的乌孙人,夺回先王的头骨让他能够瞑目。

    但是他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匈奴。

    大月氏王为使者绘制了西部地图,并且将他所知道的西域的部落分布分享给大汉,并且告诉汉使者据他所知,大汉周边的游牧部落几乎都是匈奴的人,如果他们要东归,那么唯一的路径就是一路打回去。

    这绝非易事,他们休养了三十年,但乌孙、匈奴亦然,他们很乐意和汉人配合,但月氏人数不多,只能起到辅助牵制作用,主攻还是只能交由汉军。

    为了表达他们的诚意,大月氏王送了使者一百匹壮年马,并且派遣了部落勇士护送他们东归,他给使者推荐了位于大河南麓的羌族。月氏和羌族关系不错,主要是双方没有利益牵扯,羌族生活的地方是高山之上,而月氏则是在草原。

    而在月氏西迁的时候他们留下了一部分人,这些人被羌族接纳,他可以为使者书写介绍文书,虽然两个部落就此分割,但是彼此血脉相同,大月氏部落憎恶匈奴,小月氏亦然。

    比起大月氏被乌孙隔断,小月氏人的行动更加方便,而且羌族擅长养马和羊。“他们的马非常非常能跑。”大月氏王为汉使介绍道,不过他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虽然速度还是我们的快。”

    携带有大月氏王慷慨赠与的植物种子和马匹的汉使翻身上马,他将要在大月氏向导的带领下爬上高原,从羌族的势力范围借道回到大汉,并且想办法鼓动羌族和他们一起北击匈奴。

    汉使坐在马上,冲着亲自相送的大月氏王抱拳行礼,“我非常期待能够再次见到你,你是个了不起的王者。”

    大月氏王以自己部落的礼仪还礼,“我也非常期待能够再次见到你,了不起的汉国使者。”

    “下一次如果还是我来出使,我将会为您带上我们大汉的美酒。”使者笑道,“到时候我一定要和您比上一比我们的酒量,我还是认为我大汉的酒更加甘醇,也更加烈性。”

    男人闻言骄傲地抚过自己的胡须,“那我等着你回来,虽然我们的友谊珍贵,但是在酒上头我是不会退步的,我大月氏的美酒只要是骑在马背上的人都知道,我们的酒是最甘美的。”

    双方互相致敬,为了这一段奇妙的友谊。

    带着大月氏王的友谊离开后,汉使在大月氏人的引荐下见到了羌族首领,不过很遗憾的是,羌族部落对于匈奴没有太大的恶感,高耸的山脉让他们免于被匈奴人掠夺。他们不是匈奴铁骑下的受害者,生活的范围又和匈奴不发生接触,自诩匈奴的马上不了高山的羌族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蹚这次浑水。

    而且比起匈奴,汉族的前身大秦正是逼迫他们不得不西迁的罪魁祸首。虽然大秦已经覆灭,但之于他们的立场来说,对大汉的人们他们的感情还是比较复杂的。

    经过商讨,羌族部落告诉汉使,羌族部落看在汉使允诺的草药的面子上很乐意将自己的马匹卖给大汉,另外他们还向大汉推销了他们的盐巴。背靠广袤咸水湖的羌族对于盐巴的品质和口感都非常自信,不过要汉人自己过来采购,他们不负责运货。

    在使者面前,羌族首领表示他们不会倾向于任何一方,不会帮着大汉出兵,也不会帮着匈奴,至于部落内的月氏人他们也不想干涉。

    部落和部落之间的仇恨如何解决,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最后有四十多个月氏人愿意跟随汉使回到长安。另外还有十多个羌族年轻人,他们对于使者口中的大汉十分好奇,也想要跟着去看看。对于这些人羌族首领都没有阻止,他甚至允许这些人带走了自己的财产,一行人浩浩荡荡东行。

    有羌族的年轻人带领这一支使节团队绕过匈奴出没的场所,想要安全抵达长安原本问题不大,他们一路走山路,昼伏夜出,顶着夜露而行。

    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他们遇到了匈奴部族内乱,原本安全的路线变得障碍重重。一路这一支团队和匈奴部族不停碰撞不停减员,甚至于被敏感意识到他们身份的匈奴右部所追杀。最后,到达长安的时候,原本同行的三个使者……只剩下一人了。

    而现在,他将自己遍体鳞伤的使节重新交到了刘启手上,这个不过离开了三年却像是苍老了三十岁的男人在帝皇面前长跪不起,“臣,不负使命。”

    作者有话要说:  儿砸终于结婚啦!!露出了老母亲的慈祥微笑。大声的告诉我甜不甜!

    窦皖穿女装了,但是西汉的婚服男装比女装花俏,所以……咳咳。

    夫妻对拜是到南北朝才开始的,之前严格来说都是只有前二礼,即拜天地和拜父母祖宗,夫妻对拜这个事情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象征意义,不过已经不知道是谁开始的了。

    我们都知道拜礼就是谁拜得低谁的地位更低,而夫妻之间原本是没有对拜的资格,因为妻子是丈夫的附属品,对拜则是表示我们是平等的。

    (就像是古代书生见面时候都是互相差不多同时作揖弯腰,但下级见上级都是下级先拜上级还礼)

    而在过去,如果夫妻间有拜的话就是女方先拜,男方再拜,然后男方先起,女方再起。但是到了后来的朝代双方如果不是地位特别悬殊(譬如皇族)基本都是同拜同起的。(拜堂是要跪下去的那种不是鞠躬哦)

    所以这是妻妾的区别,妾是没有资格和男主人平起平坐的。而妻在礼法上在地位上其实是和夫平等的。

    所以从礼仪的变化也能看出当代女性地位,而放到现在在夫妻对拜的时候你们都能发现女性拜的比男人高。(当然这也是因为头上的珠翠容易掉)但这也是一种变化哦。如果一个时代告诉你你就是不如男人的,你敢失礼就要被人唾骂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被人休妻,那么哪怕你头上插满了豆腐都会想办法把脑袋低下去。

    从这一点来说,真的要感谢毛爷爷给女性能够读书、工作的权利。当然现代社会免不了还是有性别歧视,但封建社会几千年,我们用70年走到这里,已经非常棒了,以后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呃……说一下蝗虫的事。前天有人问为嘛这次不吃……

    作者君默默擦汗,因为是快……啊不是,慢穿,所以我尽量不让同一个方法在世界多次出现。(搓搓手)这样比较新鲜。

    蝗虫如果要吃的话还是挺麻烦的,虽然很好吃……

    不过三国和西汉不一样,三国那时候是真的要弹尽粮绝了,快速扩张的老曹家兵哥快把夏喵和荀令君吃穷了,加上粮食欠收,其实是没办法下的办法。

    另一方面,多少也有些卖惨的感觉,曹操治下的民众一看兵哥不吃粮食吃蝗虫,艾玛那个感动的眼泪汪汪,小皇帝不是也被感动了吗(喂,这个事情不要告诉读者啊!)

    而且东汉是小冰河,持续干旱,所以蝗灾是一场又一场,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可以省很多事,但西汉时气候正常,也就是旱涝交替(其实也不正常吧),这种气候不太容易灰发生蝗灾,基本上也是维持8/9年一次的正常规律,所以没必要让人去养成这个习惯。

    而且西汉景帝朝人有钱,粮食丰产的情况下民众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不会去吃这种东西滴。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中山国禽类多啊。

    养鸡养鸭这个事吧,其实现代人可能没感觉,但其实养禽类是非常消耗饲料的,散养也罢,集约化饲养的情况下粮食消耗极其巨大,一般养鸡场每天是几吨的饲料投入,所以不是有钱朝代养不起。

    譬如在东汉时候夏喵就养不起,没有鸡蛋作为蛋白质来源就只能用蝗虫啦,但现在夏喵是富有n个养鸡场的男人。

    蝗虫这点点肉……喂鸡算了,还能省些粮食。人还是吃鸡蛋好啦~

    简单的说,就是土大户和小瘪三面对一口肉的区别。

    中山夏喵挥挥手表示剥一口飞虾的时间我能赚更多的钱!

    三国夏喵则是:时间是什么?有肉重要吗?再麻烦只要能吃都行啊!

    啊,今天是7/1了

    嗯……

    默默往背上插一根旗子。

    没事,新开篇之后这是我第一个flag。呵,呵呵呵。

    感谢 诶呦x2、天惟雨、苏音离x2、颜郗瑛、子凌呀、?~*、明悠silva、横滨歌姬chuuya、苦言不由衷、郁闷的叶子、据说我叫滚滚o(、荼蘼花开花事了、临城、寒露、星鋶、沉迷睡觉不可自拔、2333、桃子酒、绿狐狸、衣喜、lynne、秋、雲咩咩、梓阿籽、司狼小神威、liu蝶、一笑笑吖、贫道陌白、熙兴、木芽、心愉yu侧 的地雷

    感谢 jing 的手榴弹

    感谢 bbgood 的火箭炮

    感谢 琉璃月x139、子莫染尘x2、陆莳x16、王源毕业快乐x5、加载失败x10、南细辛x5、寻不遇x30、姒月x10、pingguo15303x37、回波x30、姗姗x10、舞纤绫x2、风夜北x30、老虎前面加个母x2、信步翠篁林中x33、瓶子x20、边走边看、晓侨x10、赖床不想起x20、贫道陌白x10、扶桑树底即天涯x10、zjnrnnx10、blue璇萱x30、喜欢玩毛线团的猫x10、懒懒x3、诗稿酒窝x10、狐闹x20、嗨!x10、贺朝x5、amphitritex80、略略略lilix5、.x20、莹莹x21、terzettox20、行舟x21、洛丽塔是只喵x80、南宫司音eileenx19、姬玛拉雅x30、窈冥x25、喵~~x6、6769x11、西风?x12、荼蘼x10、stssx10、泉樱x32、贫穷使我冷静x20、琅妤x10、四目君x40、清风微凉x50、月兮x10、黎明时的温柔x19、橙子无敌x5、鸣子x10、天空的小鱼x20、怨兮愿兮_不敌人世无常x20、流年x60、篱荆x20、qrejixx21、彼方有岸x10、天色渐晚x2、秋凉x20、沉迷吸猫的萝卜x39、猫爱帽子x20、相思赋予谁x9、蓝田玉生烟x10、圆滚滚x10、水颜x10、许多鱼x10、artoriasx12、抹茶冰淇淋90x16、安和桥x2、行云x10、阿凌x5、鱼鱼x5、浅酌x10、新墨写轻愁x48、中毒太深x10、喵喵喵x10、小女生x10、星空不再x5、言灵师x30、梦旎x19、陌上花x9、觖渺萼~茗x10、秋宝x40、风眼x60、阿伊哟x4、此帐号已不存在x5、虫二x15、金错刀x10、仺璃x40、弄墨ようx50、yyyyx10、霜雪白头x10、瑾瑟无端x10、靳林昆x18、橘子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