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139 章(第1/1页)清穿之皇长子

    每年秋末初冬, 都是京中很热闹、朝廷很忙的时候, 寻常人家要预备过年,欠钱的要想法子换钱过年关, 朝廷里的官儿们要将这一年的事情逐渐收尾,等到年末封印就不办公了。

    照理说,直郡王因为领命稽核旗下人丁等事宜, 他这回应该挺忙的,可因为府里大格格、大阿哥在种痘,这位郡王爷也没了办公的心思,干脆将手里这些事都交给了都统、佐领们, 比如阿林就得了重用。

    再选自己府上的侍卫,特别像已经出孝的奶兄弟苏鲁,萨宾图等人在旁监察, 加上直郡王平素不好惹、府上孩子们又在种痘, 倒也无人敢来找事儿。

    将公务甩给属下之后, 直郡王就加班加点的在畅春园里头当起了“望儿石”, 因为皇帝不准他和太子进去, 于是这对别扭了许久的兄弟, 不得不一起站在畅春园, 抻着脖子往孩子们的院子里看。

    “你别叹气了,你家只有一个弘晰,我家两个呢!”

    太子一直绕着院子外头走来走去,看的胤禔头晕眼花,这家伙此刻真的做起了慈父, 大清早就拉上胤禔跑到门口,好有两个时辰了,他们还没吃早饭。

    “是啊,你家苏日格、弘晗都在里头,你怎么不担心?”前两天两个人彼此还有些尴尬,一起当望儿石之后,表面上看,至少不那么尴尬了。

    胤禔只是笑,他和胤礽两个人都在避免谈及敏感的话题,要是放在数年前,他们此刻已经开始谈论差事了。但现在,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只说孩子,好像除了孩子没有别的可谈。

    不知道胤礽作何感想,在上次畅春园吵架之后,胤禔的确感到他们那份原本就不太纯粹的“兄弟情分”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边缘,那天胤禔累,且被康熙惊了一下,之后又被胤礽找过去……

    当天他有点控制不了情绪,而且不知为何胤礽也有点激动,两个人私下说了些相当“上头”的话。胤礽说他是不是妄图取他而代之,而直郡王反唇相讥,质问太子是不是等不及想要立刻上位。

    他们俩没有动手,已经是想着彼此的身份再三克制,不欢而散甚至是最好的结果。

    “也不知道里面人能不能伺候好几个小的……”太子绕了一圈,发现胤禔兴致缺缺,最后只好道:“要不然咱们先回去?”

    太子的语气难得的温和,连旁边的太监都忍不住往这边瞟了一眼,但直郡王似乎对此毫无感受,就听这位郡王爷直截了当的回答:“不了,太子请自便罢。”

    一片好心当成驴肝肺,胤礽重重的哼一声,拂袖而去。在面对这个哥哥的时候,皇太子二十来年也没什么改变,他总觉得两个人哪怕吵架,但他递个梯子过去,胤禔就会顺势走下来。

    然而直郡王现在不想下了,甚至多一句话都懒得和他讲,皇太子颇觉受到伤害,又深觉失了颜面。等他一走,秦吉了就凑过来:“主子爷,您是不是要见见阿山侍卫?”

    胤禔当然不会就那么将女儿、儿子丢给皇帝派来的人,他们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也就罢了,包括此刻负责在畅春园此处的侍卫人选,胤禔都插手了。

    而阿山就是胤禔派了让他与太医院的太医刘康交流消息,每日传递格格与阿哥情况如何,阿山是个实心眼,这活儿交给他最合适了。

    深耕细作十余年,胤禔对于宫里宫外的消息总是能最快得到,因为他哪怕得到消息也不会做出什么举动,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不招眼。如果一个人坐拥庞大消息,了解朝廷上下所有人的底细,哪怕他要发难,时过境迁,谁知道这件事怎么被翻腾出来的。

    现在直王府的消息源已经从太监对太监,加入了太监对侍卫,因为直郡王成了镶蓝旗举足轻重的旗主,这几年旗下爬进宫城做侍卫的不少。

    要说如今旗下人还认本主的习惯,对胤禔是有好处的,旗下人还需要他特意点出来么?完全不用,旗下人偏向本主简直是天经地义。

    “奴才给主子请安。”阿山和过去一样,戳在地上跟半垛城墙似的,作为直王府话最少的侍卫,让他看着少主子们,是胤禔没有后悔过的决定。

    “他们在里头怎么样了?”

    阿山不懂医术,但他能牢牢记得刘太医告诉他的话,逐字逐句的复述出来。于是胤禔就知道了两个孩子都还好,早先弘晗因为气闷小有不适,这会已经全好了。

    “两个孩子出痘都出的顺利,太医都再三说,没什么可担心的,月末他们就回家了。”

    这消息自然被胤禔拿来哄老婆,道琴这段日子一直吃素,每日还没忘了给什么痘疹娘娘上香,府里连豆字都不许提了。

    考虑到出痘的死亡率,考虑到他们家,甚至整个八旗的天花死亡率,胤禔决定继续闭嘴,不对这些举动发表意见。

    一直持续了一个来月,畅春园那边才传出消息,三位皇孙都没问题,可以回家了!

    这次的成功给了康熙极大的鼓励,老爷子在乾清宫高兴的一夜未眠,他老人家的功业又小小的向前迈了一步。而后康熙就兴奋的要把三个孩子都叫道宁寿宫皇太后那边,让老太后也安安心。

    苏日格和弘晗的归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俩孩子换了衣服,按例将旧衣物烧掉,然后手拉着手欢乐的跑进了上房。

    “给阿玛、额娘问安!”

    还没行礼,两个孩子就被道琴紧着拉到了怀里,“快让额娘瞧瞧!”她急切又担忧的看着两个孩子的脸,上上下下的打量,又问过跟着的太监,这才把儿女揽在怀里。

    她的两个宝贝哟,可算是全须全尾的回家了,毓庆宫就一个弘晰,他们家一下送出去俩,就算是种痘,也太让做母亲的不安了。这段时间也就是胤禔撑得住,道琴信赖丈夫才一直有信心坚持孩子一定平安。

    “阿玛,额娘为什么哭了呀?”

    二阿哥抓着父亲的皮袍子,小孩子被胤禔抱起来,贴贴他的小脸,笑道:“你额娘高兴呀,有些眼泪是因为高兴,不光悲伤会哭的。”

    “哦。”二阿哥做恍然状,马上又摇头:“儿子还是不懂。”

    “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姐姐哥哥回家,你高兴吗?”二阿哥点着小脑袋,胤禔抱着小儿子哄着,那边道琴一叠声的吩咐人将一早预备好的吃食端上来,又吩咐人次日给两个孩子量体裁衣。

    快过年了,他们这个年纪见风就长,每年都要预备新的。这方面胤禔也是见识了二十来年,比方说节俭,并不是说皇子皇孙们都是有意奢华,而是你处在一个随时有新衣穿的环境里,只会烦恼衣服太多穿不到,哪里会明白衣服这东西,有些人是需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没有亲身体会,光靠着师傅们念,自己看,就容易跑偏,比如之后很多年出现的那位“龙袍打补丁”的皇帝,逼的大臣们不得不一起打补丁,假装自己很“节俭”。

    当满朝上下都陷入那种弄虚作假气氛的时候,这个帝国也就进入苟延残喘的境地了,能续多久,就要看时势。胤禔抱着胖儿子出神,直到媳妇推他“孩子们等你说话呢!”

    此时的教养,父母不发话是不能乱走的,苏日格和弘晗姐弟俩眼巴巴的看着父亲,胤禔自失的一笑,语气温和道:“快回去罢。”

    大概是觉得这样太简短,显得不热情,胤禔又道:“回去换了衣裳,歇一会,等中午咱们一家人吃饭,去罢。”

    两个孩子告退,二阿哥也被奶娘带走,夫妻俩看了一下养在隔壁的小女儿,就又回到了上房。福晋这才问到:“对了,赶明儿汗阿玛还说让孩子们去宁寿宫给老太后瞧瞧,你送他们过去?”

    “嗯,我送他们,你也递牌子去额娘那边,之后我带着孩子过去,也让额娘安心。”

    两个孙儿同时种痘,延禧宫那边没少烧香拜佛,惠妃这段日子也开始吃素,一门心思祈祷俩孩子平安回来。她如今的年纪,安享尊荣就好,什么皇帝、什么盛宠,她的大阿哥戳在那,还有人敢当她不存在?

    譬如宁寿宫的老太后,如今不止操心孙子,连重孙子都操心上了。一早就给康熙安排的明明白白“我要见见苏日格和阿哥们!”

    别说,搁老太后这里,不管是太子家的弘晰、还是胤禔家的弘晗,那都要排在苏日格后头。老太太就喜欢这个重孙女,反正她作为曾祖母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在了这孩子身上。

    其中因由让人啼笑皆非,一则为孩子取了名字,老太后总觉得俩人有缘分,她是真觉得苏日格可爱;二来,之前太子那边的事情,老太太想疼爱那边的重孙子,她也得犹豫一下。

    这老太太在宫里混了那么多年,哪怕因为地位超然等闲牵连不到什么事情里,可她老人家毕竟不是纯粹的傻子,光看着这么多年宫里的是是非非,她多少也有点感悟。是以康熙没有明确表态,太后对毓庆宫的重孙们也只是平平,照例赏赐罢了。

    最后,胤祺那边孩子都小,苏日格毕竟是格格,又是这一辈的大姐姐,便是多偏爱些,也没人挑毛病不是。

    苏日格特别喜欢来宁寿宫,她高高兴兴的拉着弟弟弘晗过来,发现今天不止曾祖母在,季兰姑姑也在,出人意料的,太子妃带着毓庆宫阿哥们也在。

    对,阿哥们……不止弘晰来了,毓庆宫大阿哥、三阿哥弘晋,还有太子妃所出的毓庆宫四阿哥都在这里。小姐弟两个进来的时候,大人们正在说话,苏日格虽然同弘晰做了小一个月的“病友”,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院子,连弟弟弘晗都不能见面,何况是并不熟悉的堂弟呢。

    所以苏日格瞄了一眼毓庆宫的大阿哥,这位堂弟还是相对熟悉的,她看过去的时候,正好毓庆宫大阿哥也看过来。这位大堂弟已经是小小少年了,此刻感受到了这位相熟小姐姐的目光,毓庆宫大阿哥下意识流露出相当一言难尽的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宇内称尊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想长大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宇内称尊 20瓶;小鱼清越、路过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