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第1/1页)清穿之皇长子

    胤禔出宫跑马不假, 到处溜达也不假, 这在康熙跟前也是过了明路的。可太子却直接点出了渌水亭,胤禔笑了一下:“我就过去溜达过两回, 倒没遇见过什么人。”

    “不过,偶尔见到几个表哥的西席,都是南方士人, 觉得他们还挺好说话的。”胤禔道:“太子也不必担心,能到汗阿玛跟前的,应该不会出篓子。”

    胤礽没再说什么,胤禔的回答和格尔芬说的不一样。格尔芬入宫请安, 告诉他说,大阿哥常常在宫外见那些南方士人。可胤禔说的也有道理,明珠家西席先生的确是南人, 这……

    兄弟俩如今有点各怀鬼胎, 但又不希望对方知道自己憋着异样心思, 最后俩人一起开口。

    “我出去看看小五他们。”

    “我也出去骑骑马罢。”

    胤禔、胤礽相视有点尴尬, 毕竟两个人都没有明珠和索额图那种厚脸皮, 最后尴尬一笑, 这事算是翻篇。各自心中到底什么想法, 就知道他们自己知道了。

    三四五这三个孩子,三个人弄出个三种派别,老三摇头晃脑的听小太监给他读书、老四自己嘀嘀咕咕不知道在默背什么,老五就吵着要出去骑马。

    胤禔和胤礽骑马经过他们的马车,就听着三种不同的声音叽哩哇啦, 尤其老五一着急扯着嗓子说蒙语,给太监听的两眼一抹黑。

    “好了,你们去备马,小五出来透透气!”胤禔在围观了一刻钟之后,终于良心发现吩咐人预备东西,让胤祺出来透透气。

    “大哥!”胤祺听见声音就从马车里钻出来,一眼又看见了太子,这下就六很规矩,站在车辕上作揖:“给太子问安。”

    “嗯。”胤礽颔首,他和底下的弟弟真不熟,哪怕胤祺常在两宫太后跟前见着。

    可胤礽和胤祺对比一下:皇太子已经到准备出阁读书、面见群臣的年纪,五阿哥连四书还没读完。兄弟俩就算常见面,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

    一时无话,康熙却派人来召见太子,沿途地方官拜见皇上,康熙就叫太子过去一起见见。留下胤祺露出笑容,伸着手让胤禔抱起来放在了马上。

    要说他们家,弟弟们不太怕大哥,都怵二哥。对着皇太子没人敢造次,可规矩是显着规矩了,弟兄之间的关系也远了。胤禔就觉得吧,康熙自己挺会和人交流的,偏偏这个他没有教给胤礽。

    康熙对曹寅有些不拘小节的亲密、对容若是兄长主君对弟弟、臣下的欣赏爱重,对明珠和索额图大约是用他们,但是也限制他们,绝不聊什么特别亲近知心的话;

    而对待如朱彝尊、高士奇等人,胤禔结合各方面消息,发现康熙对高士奇欣赏亲近不假,甚至夸他亦师亦友。康熙喜欢他这种机敏狡黠的人,但对于太机灵了的人,康熙也心存保留。

    明显的,在人品上康熙更信朱彝尊。这玩意是个特别玄妙的东西,一种感觉,如果高、朱二人对皇帝说同样一件事,康熙会倾向于相信朱彝尊。

    朝廷除了法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组成的,这其中不止包括“谈正事”,也包括了琐事,甚至是日常闲聊。

    这个东西康熙没法写本书教导皇太子,而每天大部分时间跟在皇帝身边的太子,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他觉得闲聊什么的,有什么用处,他都是太子了,就该好好操心学问和国家大事。

    胤礽站在康熙身侧,听着地方官絮絮叨叨和他汗阿玛说什么,本地粮价如何、菜肉价如何,本地赈济仓有多少存粮,还有本地下辖多少学校,每次科举中几个举子云云。

    这些东西明明都能上折子,六部也有留存档案,好不容易见驾,为什么不说些更有价值的东西。说点军政大事啊,比如近来地方上是否安稳、再比如官员风气如何。

    太子一门心思想见见他汗阿玛处理大事的本领,不成想,康熙兴致勃勃的同地方官聊着地方上的琐事,琐碎的让人咂舌,皇帝却丝毫不觉得烦躁。

    胤礽有点失望,听见外头小孩子的笑声,他的心思难免飘了一下。也不知道大哥和那几个小的有什么好说的,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说什么他们都听不懂,和他们说什么呢?奇怪。

    “你腿上要使劲,但是不要绷紧,是夹着马腹,将力气用在马上。”

    胤禔正在外头指导小五骑马,旁边老三摆弄弓箭,虽然他射距不长,但箭箭都在靶心上。胤禛就比较郁闷,他射箭总和红心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老四你也别和弓较劲,这玩意又不是一天能练成的。”

    虽然大哥这么说,可胤禛还是扁扁嘴,三哥胤祉就比他大一岁,箭术却比他厉害多了。老四完全忽略了胤祉生在年初,而自己生在次年年尾,严格来说他们俩差了将近两岁。

    “爱卿是说祭孔吗?”康熙饶有兴致的问山东巡抚,“爱卿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现任山东巡抚是苏州进士,正经的士子,自然看重祭孔这种典礼。此刻肃然道:“回禀皇上,臣以为,当在皇上您从江南归来后,沿途正好路过曲阜。要论典礼,正可叫衍圣公现在开始从容布置。”

    这个想法康熙早有,不过大臣说出来,是他们为国效力、为君分忧。旁边的太子眼睛一亮“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才是正经大事。

    晚上用膳的时候,皇帝帐篷中还没谈完,太子也得继续作陪。梁九功奉命过来传话,叫几个阿哥该睡下就睡下,不必等着皇上和太子。

    胤禔干脆带着几个小的先吃了晚膳,梁九功方才提了一嘴山东巡抚来了,胤祉就道:“到了山东,汗阿玛会不会祭孔?我记得前朝皇帝都在祭祖的时候顺路祭孔,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

    “学士们都在那边的帐篷里,有空你可以去问问。”胤禔道:“现在好好吃饭,小五你慢点!你看看胤禛多规整,瞧瞧你。”

    在外头没那么多讲究,活动量又大,胤祺饿的简直想上手抓,旁边的胤禛一脸嫌弃,往胤祉那边挪。胤禔看着深觉养孩子费劲,各有各的性格。

    小孩子真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谁也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有人变成了两面人、有人还是性格暴烈,还有人照例装糊涂。

    为了皇子们学业着想,负责教导阿哥读书的学士也有随行的,比如阿拉木,比如顾八代。他们还有旁的事要做,比如顾八代和阿拉木协同高士奇,朱彝尊等人商量康熙祭陵事宜的一切礼仪。

    胤禔带着胤祉来到了学士们住的地方,大阿哥示意太监上去通报一声,然后两个人才进去。

    “这么晚了,阿哥们过来是?”阿拉木很奇怪,这么晚了不睡觉,这帮孩子也不嫌累?

    胤禔笑道:“三弟有件事不懂,想来请教学士。”他退一步,胤祉上前问道:“我想请教学士,前朝皇帝祭过孔子吗?”

    “两位阿哥请坐。”

    阿拉木道:“前朝皇帝当然祭孔,如嘉靖、万历皇帝,都在回南祭祖的时候祭孔。只是前朝从嘉靖开始,认为孔子只是学子之师,皇帝不必跪他。后来就变成了皇帝参与祭祀,并不行礼,或者作揖而已。”

    “不是说,嘉靖、万历不出宫吗?”胤禔突然插嘴问:“还说明朝皇帝自武宗朱厚照以后,都不出京城的。”

    “这是哪个对阿哥说的!”

    阿拉木大惊失色,“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一个帝王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哪怕不祭孔,也得祭祖啊,只是有的皇帝在京城太庙祭祀,有些会回南祭祀。”

    “至于朱厚照,他实在太荒唐了,在膝下无子的情况下亲征就算了。还有强抢民女,笑纳官员百姓妻妾等行为,这实在过于轻佻。”

    胤禔眨眨眼,没敢说这是自己上辈子看的地摊文学,只好笑道:“之前听老太监提过一嘴,没想到不是这样的,果然他们的话信不得。”

    “前朝太监虽说能在宫中识字,可也不是各个读书都能读的多开窍。”阿拉木对他们讲道:“所以他们的话多有夸大其词的地方,这个,”阿拉木低声道,“连你们汗阿玛都被哄过。”

    胤祉捂着嘴“哇!”连汗阿玛都被哄骗,这可是个爆炸新闻。胤禔就笑,这事他听说过,因为太皇太后不准康熙学四书五经,最早皇帝启蒙是老太监教的,难免有点走形的地方。

    后来,可怜的失学儿童玄烨有了正经老师,才一点点将学问纠正回了正轨。

    “阿拉木,你干嘛呢!”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外头传过来,来人就大喇喇的掀开帐篷喊道:“外头侍卫们烤肉吃呢,可……哎哟,两位阿哥也在啊。”

    胤祉不太认识这个人,胤禔却慢吞吞的打了个招呼:“鄂伦岱侍卫,你好呀。”

    作者有话要说:  总能看见“清朝皇帝随意乱跑,明朝皇帝只能苦逼兮兮待在京城”哈哈哈,好扯淡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捏把小刀刀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aa、西瓜、小姐姐赛高 40瓶;窝是一株竹子 30瓶;啤酒栗子、少棠 20瓶;容与 10瓶;夏马哲爱吃锅包肉 8瓶;三月扬州 6瓶;littleyi1996、哥两好 5瓶;珺瑶、26567792 2瓶;懒哈哈、薇雨辰尘、月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