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第2/2页)我爹是王羲之

这件事,他叹了口气,愁着脸言道:“彼时朝廷接遗民渡江,仅依靠朝廷的能力,无法救助百万遗民。故而我用尽各种办法,筹金筹粮救助遗民。”

    见王献之将那些钱都花在了救助遗民方面,褚裒便不再与王献之计较这些赎金的去向。

    王献之临走前,褚裒忽然说道:“褚某不想再看到那个阿三!”

    王献之点头,一脸乖巧地回应道:“献之知晓!”

    褚裒挥手,让王献之离开。

    等王献之离开后,褚裒仔细回想今夜的事情。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王七那小子莫非在坑他?

    这几年,每逢入冬时节,司马道生就会在贵族圈里推销暖身包暖手宝。司马道生与王献之关系交好,没道理不送点暖身包暖手宝给王献之!

    褚裒怀疑王献之是故意亲近他的!以此令他掉以轻心!

    思及此,褚裒心里暗骂一声:无耻小子!

    王献之进宫拜访小皇帝,三个月不见,小皇帝长高了。比王献之高出了一截。

    “王七郎!你归来了!”司马聃欢喜地抱住王献之,发现王献之下巴处多了个伤疤,他吃惊地问道:“王七郎,你破相了!发生了何事?”

    提起这件事,王献之拉着司马聃坐下,将谢玄这小子干得事情告诉司马聃。

    听完,司马聃摇头说道:“谢七郎也太顽劣了。怎能伤害王右军的爱鹅!”

    想到谢玄与司马道生、王献之义结金兰的事情。司马聃露出羡慕的目光,缓缓说道:“朕也想与王七郎结交金兰……”

    王献之拉着司马聃的手,笑着言道:“陛下可是谢七与我义结金兰后,跑到谢安石面前说了什么?”

    司马聃摇头,好奇地问道:“他说了什么?”

    王献之将谢安当时的回答,告诉了司马聃。

    司马聃听完,满意地说道:“是也。士为知己者死,自然是知己之交比金兰之交更重要!”

    司马聃与王献之认识这么久,早已是知己好友。如今知道自己比司马道生与谢玄更重要,他心里感到很开心。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可想出宫走走?”

    司马聃惊讶地看着王献之,回想起上一次出宫,他低眉思索。

    “陛下不想看看李大与李二如今变成何样?”王献之轻声问道。

    司马聃抬头看向王献之,出声问道:“他二人如今可好?”

    王献之点头:“李大在学医方面有天赋,我师父说再过几载,他便能出师。李二已经识字三千,能背诵百篇文章。”

    听说李大与李二如今生活得不错,司马聃点头:“朕随你出宫看看!”

    王献之问道:“陛下可思念琅琊王?”

    司马聃点头:“自然思念。上回朕被阿娘关起来,阿娘让琅琊王与东海王离开了建康。朕心里一直觉得愧对他二人。”

    “那不如这一回我带你去琅琊国?”

    司马聃诧异:“可以?”

    “陛下不信献之?”王献之笑着看司马聃。

    司马聃笑起来,他高兴地点头:“朕相信王七郎!王七郎所言一切,朕皆相信!”

    离开皇宫,王献之特地到蔡家拜访蔡谟。

    “王七郎总算来了。”蔡谟笑容慈祥地望着王献之。

    王献之向蔡谟行礼:“未曾想足下一直在思念献之,献之来迟,失礼了。”

    蔡谟对王献之招手,王献之看到有个小竹竿,他走过去,坐在蔡谟的身边,拿起竹竿与蔡谟一起钓鱼。

    蔡谟眉眼慈祥地盯着王献之脸上的那块疤痕,笑着问道:“王七郎被打了?”

    王献之望着水面,语气淡然地回应道:“意外罢了。”

    “意外?”蔡谟笑意深深地盯着王献之。

    王献之出声问道:“不知足下寻献之,有何贵干?”

    蔡谟摇头,笑着言道:“王七郎寻蔡某又有何贵干?”

    王献之转头,眉眼平静地看着蔡谟,开口言道:“献之有意带陛下前往琅琊国。”

    如今会稽王身染时疫,留在会稽没有回建康。褚裒即将离京,前往北上。谢尚留在会稽,还没回建康。桓温远在北上,不愿回来。司马道生昨夜没有留下书信,突然离开建康,前往会稽。如今在朝堂上能说话的人除了太后之外,就只有蔡谟、王彪之、顾和等人。

    褚裒与谢尚不在褚太后的身边,无人支持褚太后,她不敢随意发表意见。王彪之与顾和等人,均是王献之这边的人,不必花心思说服。王献之想带小皇帝离京,只需要经过蔡谟的同意,便能启程。

    作者有话要说:  司马聃:开森!王七郎要带朕去琅琊国!

    谢玄:王七这是要带陛下去经历社会的毒打!

    王献之:闭嘴!

    听说晋江的贵妇都是默默订阅,懒得发表评论,心情一好就会丢个深水,或者灌溉三五百瓶营养液。有生之年,我有没有那个福气能得到晋江贵妇的疼爱?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