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百零四章(第2/3页)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来要多久之类的情况,现在谁来说她都兴致缺缺,没有交谈的**,儿子这样,她这当妈的心疼啊,哪里还有兴致说这些。

    跟张锦华的心情差不多,周小晴周身萦绕着低气压,脸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笑容。

    她的两个弟弟都考上大学去念书了,就她还留在这里,她也想过考上了之后要怎么处理家庭,但是事实是之前想的是无用功,她根本就没考上。

    在知道温静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都有点怀疑,是不是录取通知书上写错了?上面是她的名字?

    不过在看到学校的时候,她才确定,那不是自己的,她没有填写那个学校。

    怎么会呢,一个几乎想不起来的隐形人,居然也考上了?

    周小晴很不想承认别人比自己强,事实却是打脸了一次又一次。

    她其实并没有她认为的那么了不起,她是哪里有欠缺?

    她看着自己的女儿,是因为她有孩子耽误了她的精力吗?

    肯定是的,她不能放弃,她还有时间,她要继续努力,再考一次,如果再考不过,……再考不过那再说吧,现在就这样让她放弃,她不甘心。

    然后就是李满芬的气势汹汹,叉腰大骂:“你还不下地干活,在家里看书,看什么书?你也不看看你是谁呀?你是两个孩子的妈,是别人的媳妇!不干活,你们吃的粮食从哪里来?从天上飞出来,还是从土里蹦出来!以为喝口水就能饱啊?你是有多自私,只顾着你自己,不顾虑你的家庭吗?距离下次高考得要一年了,一年,你就打算一年都这样,靠我儿子一个人下地干活养四张嘴吗?你还有力气看书?饿的动都动不了了,我是瞎了眼了,当初才会同意你嫁进来……”

    张贵沉默得站在门外,以往妈和媳妇闹矛盾了,他都会立刻站出去调解,让他妈消气,也维护媳妇,在两人之间和稀泥,但是现在,他就跟脚下生了根似的一动不动,听着他妈说的话,他用一只手撑住自己的额头,另一只手掌盖在自己的眼睛上,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吴楚楚原先还想着跟张锦华一起离开去别的地方,跟着他去上大学,现在没考上,自然也就乖乖的再也不出声了,而且因为这次落榜,赵来娣对这个孙女有些嫌弃,觉得是她带来了霉运,生了她没多久就高考,然后儿子就倒霉的落榜了,这孙女估计有些霉气。

    她没有直接这样说,但是对这孙女的态度越来越不上心了,基本上就是撒手不管,吴楚楚听到了几句:“倒霉催的,带坏了霉运……”她听了之后也有些怀疑了,她的女儿不会这样吧?

    不过,她们母女两个的处境变差倒是很明显,这让她有了几分怀疑,如果她们现在这样是因为这个女儿带来的话……

    看来还是赶紧要给她断奶,然后再生一个,再生一个儿子。有了儿子,她的地位肯定不会这样了。

    周小晴那边也妥协了,家里四张嘴确实不轻松,不过她下地干活,抽空也会看书,她就不信了,她再看一年书,还会考不上。

    双胞胎兄弟开学了,张根跟他们住在一起,一日三餐都是跟他爷爷在那边吃,因为他们在学校,中午回来折腾,是早上提前做好带过去当午饭,这也不麻烦,因为张锦华张凤华都是这样的,就是多了两个人。

    在爷爷奶奶这边吃的一日三餐很淡,没有肉正常,但是盐都很少放,吃惯了适量口味的兄弟两个很不适应。

    他们回去了就开小灶,他们家有喂养的鸡,鸡会生蛋,那蛋就进了他们兄弟的肚子,柜子里还有腊肠腊肉,鱼缸里还养着几条鱼,还有一些别的,他们想吃就吃,平时就放在柜子里锁起来,钥匙只有他们知道。

    对于他们两个在那边吃,李满芬和赵来娣都没有意见,给了粮食的,那点柴火他们还不放在眼里。

    唯一有意见的就是大威,大威这条狗吃的一点也不比人少。

    不过大威很少在那边吃,只吃过一次,早上的时候双胞胎会提前准备好它的食物,然后多放一些准备中午的,晚上回来再做。

    现在这时候也只能让它受点点委屈。

    李满芬见识过它的食量之后觉得不应该养,太能吃了。

    双胞胎不答应。

    养了这么久了,都是他们的家人了。

    而且有它在,很多心有歹意的都不敢靠近他们家,是个很可靠的家人,哪里会舍得。

    他们坚持,李满芬说了两次就不说了。

    吃的也不是她家里的粮食。

    李满芬也不愿意跟他们两个唱反调,因为他们两个的成绩摆在那里,眼看着就是两个大学生了,之前张卫国的风光还在眼前。

    考上大学,那就是出息了,到时候她还要靠他们给她长脸。

    另一头,把首都出名的景点逛了一遍,开学了,张保国那边他就带个小包袱过去就成,不允许带太多的私人物品,也没什么需要带的,里面都准备好了。

    而且军校他们外人不允许进入,就送到学校门口,他摆摆手,跟妈妈弟弟他们道别。

    张保国不舍,这几天跟他们一起很开心,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下一次再见妈妈和舅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只有二弟他还能常见见。

    张保国暗下决心,一定要督促一下两个小的,让他们也考到首都来,然后妈妈也过来,一家人还是在一块。

    至于妈妈的工作……

    他跟自己教官敲敲边鼓,看看有没有什么介绍。

    张保国的学校不给进,张卫国的学校没问题,来报到的有很多家长陪同。

    谢睿帮着他办理报到事宜,一路上非常通顺,拿了自己的东西就去自己分配的宿舍,他们分配的宿舍都是6人间,上下铺。

    他去到的时候还剩下三个位置没有人,他挑中了里面的上铺,他不喜欢有人坐他的床,在下铺的话这种情况是没办法避免的。

    他也不觉得爬上爬下麻烦,还是上铺适合他。

    一开始他以为苏茴和舅舅来了就会帮着他一起收拾的。

    然而事实是他妈妈看了一圈,就找了唯一的一张凳子坐下了,看着他爬上爬下铺床铺,他舅舅帮着把东西拿出来规整,他妈还劝舅舅:“你别动手,让他自己来,他自己收拾才顺手,你放着他一个回头就找不到了,不知道放哪里。”

    这话听起来也有些道理,但是一共就这么点地方,他怎么可能会找不到?

    “他以后一个人住宿,是要习惯的,这点事他自己来。”

    张卫国:“……”

    行吧,反正他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收拾好了。

    他们去的时候还剩下三张空床,也就是已经有三个人来了,不过他们过来的时候那三个人都不在,他把床铺好下去收拾的时候,他们三个一起回来了,看到有新人还有长辈在打招呼:“你就是我们的舍友了吧,同学你好。”

    “你们好。”

    苏茴站起来:“同学你们好,以后我儿子跟你们就是舍友了,你们好好相处,这是我们家乡那边的果干,没事可以吃几颗,醒脑。”这种当家长给小辈派发礼物的感觉,哎呀,新鲜,好玩。

    “我们有缘分住在一起,肯定是互相照应的,不过……你儿子……你们不是同学的哥哥姐姐吗?”

    苏茴哎了一声:“我是他妈妈,这是孩子舅舅。”

    “看不出来,您长得真年轻。”

    这是会说话的。

    虽然她看上去是比较年轻。

    一阵寒暄,有两个人的床是在下铺,直接坐在床上,另一个是上铺,不过他也坐在别人的床上,很自然,没有说不可以坐,也没有说不给坐。

    “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晚一些才到吧,我昨天就到了,没办法,家里离这里远。”

    “我就比你晚一点,也是因为家里远,怕出什么意外,提前买了火车票过来的。”

    这三个人年纪看上去都是二十来岁

    年纪最大的那个估计二十七八了,最年轻的那个可能是二十出头,一身的活泼劲,不过他再年轻也是没有张卫国那么年轻的,一说到岁数他们就惊讶了。

    “你才十五岁啊,你上学很早吧。”

    至于说到成绩,能来这个学校的人都不差,状元榜眼什么的一抓一大把。

    让张卫国感觉到了压力。

    是啊,不出色的人根本就不在这里,也就是说身边的所有人都是相当出色的人才,他还想着修双学位。

    他要加倍努力才行,不然就会被他们落下了。

    他现在有点懂文学倾听到他说想要修双学位时脸上的那个表情了,什么年轻人就是要拼搏,张卫国脸上的笑容有点点的僵硬,年轻的时候不拼搏,什么时候才拼搏呢?话都说出去了,干了!

    他开学了也就意味着林荆南谢睿他们也开学了,文学倾也忙碌了起来,苏茴带着苏仲到处逛了两天,这期间苏仲瞪大了眼睛,看着买了那么多的东西的妹妹,他不懂了。

    “妹妹,你帮别人买的东西不是已经买好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钱哪来的?”

    苏茴给了他一个眼神:“有个赚钱的机会,你干不干?”

    看到她这样,苏仲眉头微微皱起,他有些不好的预感。

    然后这不好的预感就成真了。

    他们买的是卧铺票,是苏茴特意请谢睿帮忙买的。

    那个价格苏仲知道,他一直就说这个太贵了。

    如果不是站票站那么多天他怕身体熬不住,他都愿意为了省钱买站票,结果这居然升级到了卧铺票!

    卧铺票,贵不说,一般人根本就买不到,托人买还要欠人家人情。

    但是他说了不算,妹妹拉着他,准备了三大包的东西,他们来的时候三个人三个袋子,两个人回去的时候还是三个袋子,两人身上还有一个随身的小背包。

    虽然这大包小包的在这么多人中一点也不显眼,但是他的心一直都是紧绷的,因为这里面有不少的东西,都是妹妹后来买的,她还撺掇着他也买了不少,把他带来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他也不知道是什么鬼迷了心窍,听着她的一起买了。

    这能顺利的出手吗?

    会不会被抓?

    要是被抓了家里怎么办?

    想到那些精美小巧的物件,苏仲心就跟在火上烤一样,让他坐立难安。

    卧铺里的清静一点也不能让他感到舒适。

    卧铺的空间确实比在外面的要好的多,两张票一张是中铺,一张是下铺。

    上下连在一起。

    苏茴在苏仲谦让的时候选了中铺,她自己还拿了一张床单铺了上去。

    前几个站苏茴没有动,这里这离首都太近了,去远一些的地方出手才能更大的发挥它们的价值。

    然后苏仲就长见识了。

    火车会在一些站停留短短的时间让人匆匆上下车,然后时间一到就立刻出发,也会在一些站停留较长的时间,而在那些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的站,不少人会下车去透口气,不能走远,就在站台那里。

    他之前也出去透过气,但是他从来不知道,原来在去透气的人群中,有些人不是单纯为了透气的,之前他怎么没有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

    被苏茴带着跟人家换他们从首都带来的东西,彼此速度都很快,用手比划着谈定价格,成就拿钱,不成就转身走人,干脆利落的很。

    这些人有的是这里就是终点站了,特意在这里滞留,把握商机的。

    到时候转手卖出去就是一笔收入。

    他出发去首都的时候也出来透过气,怎么当时一点端倪都没发现?

    苏仲怀疑起了自己的眼睛。

    而他们从首都带来的东西确实也很受欢迎,尤其是一些带有标记性的东西,被印有“首都百货大楼”包装纸包着的稀罕玩意,比如说钢笔,一支至少大几块,价都不带回的,跟抢一样。

    他们也多少换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当地买的会比较便宜,苏茴的意思是带到了更远一些的地方再出,扩大它们的价值,还有些就自己留着,回去自己吃。

    就这样,一路上他们的行李从三个袋子变成了两个,慢慢又变回了三个,往复循环,最后到了他们的终点站的时候,跟上车的时候一样,还是三个袋子,不知情的人哪里知道里面的东西少了多了?

    苏仲一直贴身带着小背包,一开始的时候谁走近了都要紧张一下,苏茴只能劝他:“你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不对了。”

    听了这话有道理,苏仲把它放在胸前,随时都能看到摸到,这才好了不少。

    跟着妹妹出发来首都送卫国去上学,因为穷家富路,他身上是贴身带了不少钱的,后来就听了妹妹的话,买了那些东西,而现在,那些钱翻了三倍多躺在他的怀里。

    这些钱都能够起一间小一点的青砖瓦房了,能不紧着点吗?

    他带的本钱不多,而妹妹似乎是把全部身家都带在身上,所以现在赚的更多。

    投机倒把怪不得会被禁止,确实是暴利啊,但也确实太考验人了。

    直到下了车,听着熟悉的乡音,脚踏实地,才晃神。

    他们已经到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小背包,看向苏茴:“妹妹。”

    他欲言又止,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苏茴声音轻快:“有什么问题,有人发现了吗?没有啊?只要你保守好秘密,谁也不会知道。”

    是的,一定要保守秘密,但是——

    苏仲脸上有些哀怨,身上多了这么多钱肯定是瞒不过爸妈的,出发前还让他好好照顾妹妹,现在呢,他们还去做了这么危险的事,爸妈一再叮嘱不让他们做出格的事情的。

    知道了原委,爸妈肯定会把锅扣在他身上吧,怪他没有看好妹妹,然后他就要受苦了。

    苏茴当做没看见他的表情:“你不高兴吗?现在都过去了,没事了。”

    苏仲慢吞吞得回答:“倒也不是不高兴,就是感觉有些胆战心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就怕哪个步骤出了问题。”一出问题就要去牢房了。

    苏茴安慰他:“没关系,你不要说得太详细,就说我们买了一些东西,中途有人看见想要,忍不住高价出了,这样他们就不会那么担心了。你说的太仔细了,他们还会更担心,你只要保证没有下一次就好了。”

    “你也要为两个侄子想想,到时候长大了,你难道愿意一个儿子住青砖瓦房一个住泥砖房?现在你就不用烦恼这个问题了。”

    这说的是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