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第2/2页)梦穿康熙换乾坤
什克腾旗达来若尔)。林丹汗不意敌军突至,渡上都河西奔,部众沿途散走十之七八。林丹汗逃至喀喇莽乃(今内蒙古商都)。闻追军将至,仓猝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又西渡黄河而南。后金军在追击中飞骑散发布告,瓦解察哈尔部众。皇太极进归化城后,兵骑四出,俘获甚众,土默特余部亦降于后金。1634年(明崇祯七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次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玺归降。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漠南蒙古降顺后,向建州进“九白之贡”(白马八匹、白骆驼一头),表示臣服。清统一蒙古后,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
[3]漠北蒙古,或称喀尔喀蒙古,即大漠(戈壁沙漠)以北的今称外蒙古的部分,是现在蒙古国、中国新疆东部、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唐努乌梁海大部地区)等地中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在理藩院则例中,此名一直在官书中使用,与漠南相对。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十六世纪才正式有喀尔喀之名【这个喀尔喀部因为蒙古族才能成为一个部,在没有加入蒙古族之前他还是一个在喀尔喀河半渔猎半游牧的部落,喀尔喀蒙古是由世代居住在蒙古本部的蒙古人演变而来。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蒙古部落,比如成吉思汗家族的乞颜部、札木合的部众、蔑儿乞人、乃蛮部,也有通古斯人与突厥人】。清朝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朝政府建立了联系。天聪九年(1635)致书与后金通好﹔崇德三年(1638)﹐喀尔喀三部“遣使来朝”﹐以后﹐每年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4]漠西蒙古,明代末年,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清代厄鲁特蒙古,主要分布在东起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其具体分布的地区为:准噶尔部,分布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杜尔伯特,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两岸;土尔扈特分布在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一带(天命元年前后,土尔扈特部迁往伏尔加河下游地方);和硕特,游牧在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后又迁至青海、**一带。漠西各自为政,不相统属,只有一个松散的联盟,和硕特部首领担任盟长。至17世纪20—30年代,准噶尔部强盛起来取而代之。引起其它厄鲁特部的领袖和部众不满,出现外迁内逃的形势。(。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o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