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第 186 章(第2/3页)我是女炮灰[快穿]

都怪你叫我拿嫁妆,明明糊弄那个小贱人随便拿点金银就够了,你偏要叫我拿价格贵重的!那小贱人从小被仍在老宅长大,哪里见过什么好东西!”

    郑老爷子自诩一辈子英明,不想临老被萧遥这么敲一笔,简直痛彻心扉,再听到老太婆不住埋怨自己,也怒了,“你给我闭嘴,你以为我想的吗?当初她拿何司令出来说事,我敢用金银打发何司令吗?”

    “你早该查清楚的!”郑老太太想到自己白白给出去的贵重珠宝,连郑老爷子的权威也忘了,止不住地埋怨。

    郑老爷子脸皮实在挂不住了,对着郑老太太就是一巴掌,“你给我闭嘴!要不是你这个妒妇非要把人赶走,压根没有今日的祸事。”

    郑老太太正心疼自己那些珠宝,一通埋怨不仅没得到安慰,还被打了一巴掌,顿时也炸了,挥舞着爪子扑向郑老爷子。

    夫妻俩打成一团,气得郑老爷子直嚷嚷着休妻,才终于让郑老太太住了手。

    可是老夫妻实实在在被打击到了,之后接连一个月,心情都极其恶劣。

    萧芳前夫家知道被骗了,本待说出去败坏萧遥和萧芳的名声的,可思来想去觉得丢脸,到底没敢提。

    又过了几天,行商领着伙计和佣人来萧家打扫卫生,并请人进行装修。

    这番举动惊动了萧家族人,萧家族人过来打听,才知道这无主的房子被政府收归处理,直接卖出去了。

    萧家族人不信,终于怀疑其萧遥来,怀疑是萧遥几个把老宅买了,要看行商的房契等项,等见上头没有萧遥的名字,都有些失望,问行商,“那你知道原先住这里的几个女子去哪里了吗?”

    行商不想有什么波折,一口咬定自己不知,就把萧家人给赶出去了。

    没多久,当地就暗中在传,说萧遥几个弱女子因容色好,又无人看顾,叫萧家族人悄悄地卖了。

    萧家族人听到这个传言,顿时都气得吐血,脸红脖子粗地跟人争辩,不仅没能扭转别人的看法,反而使得名声越发坏了下去,一个月内,就有不少人上门退亲,可谓元气大伤。

    萧遥跟侯太太和裴太太学识字,每天也努力练字,进步很快。

    萧芳却没有心思学习,也舍不得把钱花在用纸用笔上面。

    还有四凤三个,每日也是忧心忡忡,眉头紧锁。

    当晚,萧遥召集大家开短会,问四凤几个为什么每日忧思良多。

    四凤是萧遥亲妈,说话就没那么顾忌,道,“单是住这里,一个月就花掉130个银圆,再加上吃饭,又要20银圆,我们卖房子只那么点钱,怕是住不了多久。我看,我们不如到郊区住,自己种些菜,能省一些就省一些。”

    萧芳点头,“我也不想读书了,如今我年纪大了,识字也识不了几个,白花了纸笔和墨的钱。”

    萧遥看向大姨太和三姨太,见两人也是忧心忡忡,当下回房,将兑出来的银圆并珠宝首饰全都拿了出来,“老宅卖了800银圆,的确不算多。可我去郑家要了11000银圆以及这一箱珠宝首饰,还去了王家给大姐要了100银圆和两个金手镯,料想能够支撑一段日子的。”

    当然,还是要尽快找一门谋生的手段的。

    四凤几个目瞪口呆,“郑家怎么舍得给你那么多钱?”

    萧遥道,“他们怕我被何司令纳入府中回去找他们算账,所以给了我这些,希望彼此两清。王家也是一般意思。”

    说着把100银圆及那对金镯子给萧芳,“大姐,这是你的私己钱,你自己放着罢。”

    “不用,不用。由你放着,你管着就是。”萧芳从来没有摸过这么多钱,哪里敢要?

    萧遥硬是把钱给她,“王家对不起你,我只能帮你讨回这么点公道,你一定要拿着,这是你应得的。”

    大姨太用全新的眼光看萧遥,“七小姐,你大姐手上从来没拿过钱,拿了也不知道怎么办,反而担心弄丢了,这钱还是你拿着吧。将来你大姐如果还能嫁,你再拿出来给她做嫁妆就是。”

    萧芳也泪光闪闪地点头附和。

    萧遥见她们坚持,只得把钱拿回去,又看向三姨太,“三姨太是怎么想的?想分了把钱拿在手里,还是放在公中里?”

    “放公中就罢,需要钱了,七小姐给我们发就是。”三姨太忙道。她无儿无女,年纪也大了,这辈子只能依靠萧遥,哪里敢多话?

    萧遥又看向四凤。

    四凤笑道,“你如今有出息了,也懂事,我们都不懂,就听你的。”

    萧遥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这些钱我们就一起花罢。不过每个人,还是每个月拿一个银圆作为月例吧,不然两手空空,去哪里都不方便。”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萧遥又劝大姐要念书,尽量补救一下,省得将来没有一技之长傍身。

    萧芳还没说什么,大姨太就道,“这是自然要学的,我回头说服大小姐。”

    萧遥见了,就没再提,让大姨太母女俩回去说。

    不过两日功夫,萧芳就被大姨太说服了,每日跟着萧遥一起识字。

    她自知远不如萧遥,学习进度慢上许多也不气馁,每日都学得很认真。

    四凤几个知道手上有钱,暂时不用担心,但是也明白,那些钱越用越少的,因此三个女人一商量,决定尝试着做些酱菜来吃。

    萧遥和萧芳每日在家学识字时,总能闻到各种酱料的味道,只是并不大好闻,过了十来天,还开始吃上酱菜了。

    萧遥嘴刁,一吃上酱腌菜和酱黄瓜,就毫不留情地说了一连串缺点,说得四凤三个一愣一愣的,信心大受打击。

    萧遥自己却愣了,反应过来之后,将自己之前说的写出来,又问了四凤三个制作的配料和工序之后,按照品尝的味道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让四凤三个再试试。

    四凤三个回神,都不觉得从小没接触过酱菜的萧遥晓得制作酱菜,但想着她这个一家之主既然提出意见了,好歹得尊重一下,于是就按她说的配方做。

    时间在四凤几个制作酱菜的过程中过得飞快,萧遥带着萧芳学了约莫半个月,就决定进学堂。由于她们年纪都比较大,就去了比较普通可以随时跳级的小学就读,跟着那些年幼的小孩子一起。

    因为同学都是小孩子,萧遥和萧芳两个大人极力想尽快毕业,所以学得很刻苦。

    过了些天,家里酱制的第二批酱菜可以吃了。

    萧遥和萧芳回到家没多久,四凤三个做好饭菜端上桌,又去拿酱菜,甫一打开,一股鲜香就扑鼻而来。

    四凤、大姨太和三姨太惊呆了,用力吸了吸鼻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不敢相信,忙将酱瓜盛了些出来,放在餐桌上。

    一大家子开始吃饭,第一筷子都不约而同地夹向那酱瓜。

    四凤吃得最快,刚把酱瓜放进嘴里,眼睛就是一亮,咀嚼几下,就连脸也亮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看向萧遥,“这酱瓜又香又脆又鲜,很好吃!”

    第二个发表意见的是三姨太,她一边咀嚼一边品尝着,目光中带着狂喜,“鲜香爽脆,比我年轻时在堂子里吃的还要好吃,咱们要是拿出去卖,必定很多人买。”

    萧芳和大姨太吃过,也纷纷点头附和,目光中都带上了喜色,“这是个好营生!”

    手上有个小生意,好歹不用像原先那样发愁,担心坐吃山空了。

    萧遥试了试,觉得酱瓜味道还不错,但还是有意见,“下次再少放一点肉桂,现在味道还是有点大,另外,不够脆,试着弄脆一些。”

    四双眼睛同时看向她,然后四个人异口同声,“已经很好吃了!”

    萧遥笑道,“好吃是好吃,但还不是最好吃的。你们听我的,做出来的菜定会越来越好吃。”

    四凤几个听了这话想起如今这酱制的调料和流程,就是萧遥改进的,当下点头,记下她的话,打算下次再试。

    萧遥相貌出色,在学堂里学了没几天,就有阔少开着车来学校接她,说带她去玩,对此,萧遥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所幸她现在是做旧式打扮,叫很多追求新式的男子听了就打消了念头,所以来学校诱惑她的男子还不算多。

    过了阵子,又一批酱菜做好了,萧遥尝了尝,满意地点点头,“以后就这么酱制。”

    四凤马上喜滋滋的,“那我们明天就拿出去卖。”

    萧遥笑道,“这一批暂时别卖,装出来,给侯太太家和裴太太家,还有我和大姐的几个老师送一些,下一批再买。”

    四凤几个对老师很敬畏,对热情帮助她们的侯太太和裴太太也一直想报答,闻言都没有反对,马上利落地开始装酱菜准备送人。

    萧遥拿了酱菜送人,叮嘱四凤三个赶紧制作下一批,尽量多制作一些。

    四凤几个想着要到街上卖,也是动力十足,很快就酱制上了。

    然而还是有些慢了,一个星期后,吃完酱瓜的侯太太率先上门,“你们家那个酱瓜,是哪里买的?我昨天先后去了好几家,都没找着这味道的。”

    四凤愕然,“你已经吃完了?”

    侯太太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些日子吃饭没什么胃口,得了你们的酱瓜胃口大开,早午晚餐都要吃,因此便吃得快了些。”说完又问四凤要买酱瓜的地址。

    四凤得意道,“这是我们自个儿腌制的,你若要,再等些时候,我们下一批酱菜出来,保准叫你吃上。”

    侯太太大为惊愕,“竟是自制的么?原不知你们经有这样的手艺。前些日子你们还没安定,我们不好说什么,却是一直担心,你们租这房子坐吃山空的。如今有了这手艺,以后必不用担心的了。”

    因着这酱菜的确不错,吃过的都还想吃,又不免推荐给自己认识的人,没多久,萧遥家的酱菜就正经做了起来,生意还不错。

    一年后,萧遥修完了小学的所有课程,也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为了等进度慢一些的萧芳,她还开始加快学英语的进度,常常找英文教师求教。不知是曾经学过还是如何,她学英文和学识字写字一般,速度都很快。

    读完小学,萧遥和萧芳又去读女子中学。

    一年后,萧遥顺利拿到中学毕业证,郑重把家托付给萧芳,自己去了美国留学。

    彼时华国国弱,留学生在外得到的待遇并不好,萧遥除了认真读书,结交朋友以及和同是留美的学生交际,其余空出来的时间以便一边学法语一边开始琢磨着写些东西。

    原主在听郑贤说那些山盟海誓的甜言蜜语时,多是听不懂的,听郑贤解释之后,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时常听郑家二老常赞郑贤文曲星下凡,写的东西多好多好,也曾萌生过学东西的念头。

    萧遥亲眼看见国内留学生受到歧视,再从留学生口中听说当初巴黎和会时华国外交失败的沉痛,心中像是憋了一把火,再联系自身实际,有满腔的东西想发泄,想写下来。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小到个人,还是大到国家,当你弱小时,无人看得起你,你那些疾呼那些痛苦那些眼泪,都不曾进入当权者眼中。那么该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强大,让自己依靠的家强大,才能得到该有的尊重!

    她写了一个故事,前一小段的主角是一个悲苦的母亲,这位母亲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因服侍少爷,自小有些情分被收了房,生下孩子齐福之后,因没有文化,日渐与少爷离心,在少爷娶了有学问、志同道合的娇妻之后,更是被忘到后脑勺去,终日以泪洗面。

    然而眼泪、哀求以及种种做小伏低,都没能挽回男人的心,她得到的待遇也越来越差,最后心死,被困在后院中形容枯槁地过这漫长的一生。

    齐福因这位丫鬟生母之故,从小就不受重视,即使他本人天生聪慧,学什么都快,却还是没法像正妻所生的两个弟弟那样受到重视,不管什么东西,都是两个弟弟先挑,而他只能拿到剩下的。

    面对这种情况,齐福怨恨自己的姨娘生母,怨恨她是个丫鬟出身,没办法给自己带来荣耀,让自己受到重视。为了改变命运,他刻苦用功,终于考取了庚款留美学生。

    这个消息一传出,他马上就被家族看重起来,从来对他漠视的父亲,对他从未有过的重视,就是向来眼界高于顶的族老们,对他也特别和蔼可亲起来。齐福觉得,这是他一声最扬眉吐气的时候。

    他也悟出了一个真理,出身不代表什么,只要能力足够强,出身差是可以弥补的。

    可是到了美国,他重新沉寂下来,因为这里高手如云,因为这里是白人的世界,他们面对他以及其他庚款留美学生时,总免不了带着股高高在上。嘲讽、捉弄、欺负,种种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行为,在留美生涯中如影随形。

    齐福相信自己悟出来的真理,所以他再次疯狂用功,最终以特别优异的成绩让很多人对他改观,他以为,自己的日子会好过起来。可是经过仔细观察,他绝望地发现,那些人对他,的确是改观的,但是刻在骨子里的歧视,只是收敛起来,并不曾真正剔除——那是他们血肉、骨髓里的东西,如何能完全剔除呢?

    齐福怨起了自己的祖国母亲,它为什么不强大一点,给予他支持,给予他荣耀呢?樱花国的留学生也是亚洲人,可是他们得到的待遇,可比华国好多了。

    齐福发现,自己这一生,都是困苦的,所以他拿到学士学位证之后带着痛苦和不甘回国——他虽然怨恨祖国母亲不够强大,一如怨恨他的生母,可是他知道,那是他的根,他是离不了她们的!

    回国之后,齐福惊愕地发现,自己的母亲住进了府中仅次于太太的大院子里,仆人成群,人人提前她,都赞上一句,语气十分真挚。

    齐福很是不解,他的母亲却惊喜地握住他的手,热泪盈眶,“我儿,这都是因为你啊。你变得强大起来了,你能给我撑腰了。”

    齐福仔细观察自己生母的生活,的确是受惠于他的出色,这让他重新春风得意起来,努力投入工作。

    时间的车轮碾过,齐福发现,随着自己职位的升高,自己生母的待遇也跟着升高。

    他悟透的真理没有错,只有自己强大了,自己和亲人都能得到尊重。

    至于美国,那是个怪异的地方,那里让一切真理成为谬论!

    为了让自己的母亲不再孤单,齐福叫她认字,让她多与外界接触,看报接受新思想。

    而他自己,则陷入了深深地忙碌之中,每次去见生母的时间都很短。

    到19年,齐福陪同顾先生去参加巴黎和会。

    他深深地相信顾先生,相信他能外交成功的,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