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梅花诗(第1/1页)若修儒道

    杜若看了诗词的题目,现果然如萧瑞所说,县试的诗词并没有什么平仄方面的要求,而且只要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

    诗词的主题也很常见,花和春景两个主题可以任选其一。

    杜若想,由于古代和现代的教育理念不同,自己虽然是文学系的学生,诗词水平却不能跟同样来参加县试的其他考生相比。平时自己作打油诗什么的还行,但要是以自己作的诗来参加县试,很可能无法考中童生。如今太师梁瑾对杜若和欧阳惠虎视眈眈,一旦杜若考不中童生,她和欧阳惠就必死无疑。

    杜若叹了一口气,想着现在除了抄袭他人的作品之外别无他法。作为文学系学生,杜若深知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如果不是生死攸关,她也不愿意抄袭他人的作品,可是眼下为了活命,她却不得不这么做。

    杜若想,为了能顺利获得童生文位,还得抄袭一名诗才好。

    杜若是幸运的,她所穿越到的圣启大6正是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没有李白,没有杜甫,没有白居易,没有王昌龄,没有杜牧,没有李商隐,没有王维,没有孟浩然,没有韩愈,没有柳宗元,更没有苏轼,没有柳永,没有范仲淹,没有欧阳修,没有王安石,没有李清照……

    一诗而已,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宽裕的,而且时间也还早,杜若便闭上了眼睛,利用《书典》开始慢慢寻找。

    杜若想:“那个崔文杰不是认为女子只配吟风弄月么?我就遂了他的心愿,以‘花’为题,来选择一适合的作品。”

    考场外面,县令萧怀远、县文院院君程昱和县文院学政6欣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突然,程院君指着东方,说道:“开始了。”萧怀远和6欣赶忙掉头朝东方看去,只见某一间考房的上空出现了一道透明无色的才气,虽然不足一尺,但是因为是头一道出现的才气,也还是得到了三位大人的注意。

    紧着着,随着一名又一名的考生的诗词完成,考房上空也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才气。

    不一会儿,三位大人一同转身,看向崔文杰所在的考房,萧县令微笑着说道:“你们看,才气稳固,一尺有余,崔文杰诗成出县啊。”程院君点头道:“是啊,不愧是崔举人多年培养的孙子啊。”

    ……

    经过一番思量,杜若想到了眼下自己的处境,这时,一名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了杜若的脑海之中。

    杜若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落笔: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唐宋院,连屁股都没有坐热,就看到拥有水色才气的圣前童生诗成鸣州了,我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呢?所以我就赶着来了。”

    邓晗大学士拍拍萧怀远的肩膀,问道:“说说看,这位诗成鸣州的圣前童生到底是哪家的博学公子啊?”

    萧怀远答道:“她不是公子,她是西岭县县令杜琼之女啊。”

    邓晗听了萧怀远的话,稍稍一愣,随后问道:“就是只身逃出西岭县城,又被半圣亲自允许参加县试的那名女子?”

    “正是。”

    萧怀远想了想,问道:“邓大学士刚才说此女将来未必会走‘智’之圣道,言下之意是此女有五常兼修的可能性?”

    邓晗笑道:“一般过早拥有‘五常色’的天才很有可能做到兼修,甚至可以做到五常皆备。”

    6欣惊叹道:“这么说来,如果悉心培养,杜若将来有可能获得两颗以上的文心了?”

    邓晗笑道:“正是如此。邓某真想去看看那位与众不同的杜小姐啊,可是我还有公务,唉,看来只能改日再见了。”

    *****

    铃兰曰:

    各位读者朋友们注意啦!

    《若修儒道》中提到的“五常色”可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哦!随着情节的展,许多事情会围绕着五常和五常色而展开,请大家期待哦!

    另外,铃兰选了王安石老先生的《梅花》来帮助女主获得童生文位。以后《若修儒道》之中出现的诗词也会越来越多,但是铃兰不是无节操的抄袭者,只是因为小说情节需要,才在文中使用这些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

    对于古诗词的原作者,铃兰心里是很尊重的,要不也不会写《若修儒道》这样的作品了。

    铃兰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无法作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诗词,作两打油诗啥的,已经是铃兰真实水平的极限了……所以只好本着尊重原作者的前提之下,把前人的作品拿来使用。

    铃兰不是矫情的小白花,这是铃兰的真心话,希望喜欢《若修儒道》的朋友们不要因为铃兰使用古代文豪的佳作而介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