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下(2)讲工序老人神闲 慢生活少年开悟(第2/2页)老马的晚年生活
两家自己做,已经很难得了!把织的布合成浆布床单、把废布料做成鞋底一针一针地纳成鞋、把馒头晒成甜面酱黄豆做成黄豆酱……不容易啊!那书里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就是这个事儿!”
“爷爷你还懂诗啊!你大大超出了我对一个村长和一个农民的定义!”仔仔在黑暗中轻快地拍手称赞。
“嘿嘿!时候先生让背的,我那时候不知道啥意思,前几年看报纸的时候见着了才明白——中间隔了五十年才知道先生教的这句话是啥意思!”老马羞涩。
“在农村生活,时间很慢!”致远语中带着向往。
“爸,我爷爷的那些,跟日的慢生活是不是有点像!”仔仔提问。
“是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日的慢生活是很多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在城市生活好多年以后才做出的人生决定——辞城归乡,过一种田园生活。你爷爷的那种自给自足的慢生活,是原先农村落后时物流不畅,农民没有办法,所以既要当裁缝又要当鞋匠。其实现在农村也变了,现在中国的农村更像美国一点,种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也不是慢生活了!”致远为儿子解惑。
“嗯对,现在农村跟城里没什么大区别,买卖西能邮寄能上,结婚找对象也谈房子要车子,吃的穿的玩的也是流行的热门的,跟原先的农村完不一样了。人的心态不像农民更像城里人。”兴邦分析又总结。
“哎是。现在正儿八经把心思放在地里的,不多了。马家屯人气旺点儿是因为地多地好,县里大多数村子耕地比咱屯里少多了,夫妻两基上在市里打工生活。”老马完吁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