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中条整军(第2/2页)抗日保安团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chūn雷。
忍看图画移颜sè,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
又写了一副对联: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志誓死报国,抱定与中条山共存亡之决心。
试看**一百多名军长,有几个能像唐军长那样杀身报国!如果每一名将领都能像唐军长慷慨就义,何至于让rì寇猖狂到此?
只可惜唐淮源毕竟是军阀出身,历史上的局限xìng和视野限制了他的才能。而且郑卫国需要的并不是杀身报国之将,而是克敌制胜之将。换句话讲,光是不怕死是不够的,还得带领部下打胜仗。这一点上,相对年轻的寸xìng奇师长显然更为合适。
一个星期之后,中条山高层将领大换血。随后所有部队统一整编为第5集团军,下辖三个军,一个山地dú lì师,一个炮兵旅,一个骑兵团,另外还有单独的工程辎重部队。各军均以三三制整编,军级番号虽然大大减少,但部队反而扩充了。
第5集团军总司令由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张文白接任,副总司令郭寄峤(以前是卫立煌的参谋长,有民国三大参谋长之称),参谋长赵家骧,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盛文。
张文白是委员长的亲信,但跟延安方面也比较亲近,双方都能接受,有利于统一抗战。加上这段时间跟郑卫国相处得也比较愉快,所以让他独当一面。郭寄峤则是卫立煌的老部下,受卫长官牵连在chóng qìng坐冷板凳,郑卫国得知之后便要了过来。
赵家骧和盛文则是委员长硬塞进来的。其中赵家骧貌似是何应钦的人,盛文则是胡宗南的人。郑卫国考察了一下,发现这两个都是人才,便一口答应下来。只要能打仗,不挑事儿的,郑胡子向来都是来者不拒。其实后面这三个人在后世还有个说法,被称为民国三大参谋长,堪称**中少有的军事人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