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商人(第1/1页)天下风云之重生
“有笑容,说明对方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后华的秘书小李对何后华说道。
“那就好,希望我们能够说服他们来恒啊店投资。”何后华说道。
令他比较心慰的是,一路上,邹远航等人听着他们这边的介绍,虽然没有给出准信,也不时在皱眉,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高兴,反而一行人还是兴致勃勃的表情。
这个虽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却可以反映出邹远航一行人对于恒啊店这边的投资环境还是认可的嘛,不然的话,以平常投资商的脾气,早就不耐烦了,或者说早早的就寻个由头开溜了。
恒啊店,并不是没有投资商来过,也不是他们这些地主不热情,更不是他们没有主动招商引资,实在是恒啊店的投资环境太差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投资商来看过这边的环境后,都是转身就走啊,这让他们也无能无力啊,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邹远航的心里边可没何后华他们那么多想法,他来恒啊店,纯粹是好奇过来看看,半旅游的xìng质。至于投资,这还用说嘛,肯定是要投资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就算他不来恒啊店,也会安排人手过来cāo办投资的事情。
恒啊店,这在后世可是东方好莱坞,寸土寸金的地方。
娱乐、旅游、饮食、地产,哪一块不是大赚特赚?
这时投入进去,到2010年之后。数百倍的增值,最赚钱不过了,哪里会放弃。
“何书记,这恒啊店公司是乡镇企业吗?”邹远航听何后华说了一句 “恒啊店公司”,他忍不住问道。
因人成事这个成语,很有意思啊,不是没有其道理的,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哲理。
恒啊店公司,不。现在应该说是恒啊店集团了。虽然目前的企业规模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还处于比较弱小的阶段,但旗下也拥有了多家公司,发展方向也已经开始了多元化,正在逐步的发展壮大。可以这么说。恒啊店集团能有现在的资产规模都是靠他的领头人徐文容才得以成事的。
何后华在介绍中。除了大力的介绍了恒啊店集团之外。也着重点名表扬了徐文容这个企业的领头人。
当然,和李宗诚、邹远航等人说“集团”这样的字眼,多少有点吹牛皮的意思在立马。但为了好听些,也只能是厚着脸皮说着。
“徐文容?”果然是他啊。
“是的,徐文容先生是恒啊店集团的创始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啊。75年那个时候他就带领当时还是农民的村里人一起下海集资创业,创办了第一家巢丝厂。78年,恒啊店公司成立,他抓住机会,先后带领村民们办起了针织厂、印染厂、化学纺织厂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工厂。而到了80年的时候,恒啊店开始多元化发展,突破传统轻纺产业,开始发展高科技磁xìng材料,并在去年进入医药化工产业,改组成立了浙、江省首家集团公司。15年的发展,到现在,恒啊店集团已经横跨多个领域,是我们恒啊店民营企业的老大领头羊了,就是在华夏国内民营企业里也是占有一席之地啊。”
何后华给李宗诚、邹远航等人简单讲了讲,恒啊店集团的发展历程。
邹远航了解的点了点头,尽管对于这些他并不是太在意。
到了他现在这个地步,做任何生意,其实都是没有差别的,除了那些高jīng尖的工业、国防重工,否则只是一个套路的运营模式,都是拿钱砸。借着重生者的优势。知道了什么会赚钱,直接拿钱砸下去就成了。
“何书记,华夏不是在79年才改革开放的吗,怎么徐先生75年就办起了巢丝厂?”邹远航对此感到有些疑惑,就问道。
华夏zhengfu的控制力,邹远航怎么可能不了解。
政策不允许的,除非是偷偷摸摸的地下工厂,或者背景通天,否则结果都只有一个“死”字,抄家坐牢算是轻的了,搞不好就成了投机倒把。然后一枪毙了。
所以在八零后的邹远航看来,徐文容75年就带着乡亲们一起下海集资创办巢丝厂,真的是胆大包天,但是幸运的是它居然没被查封,这其中的意味就耐人寻味了。
何后华却是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立即就怔住了,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说徐文容和当时的zhèng fǔ是顶风作案,钻了法律的漏洞?
最后,他只好打了个马虎眼。含糊道:“哦,是这样,当时情况有些特殊,而且恒啊店集团是众人集资以及诸多乡镇企业合并而来,实际上它还是属于乡镇企业嘛。”
一听何后华这话,邹远航立即就笑了:“原来是这样,难怪连名字都直接叫恒啊店了呢。”
何后华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神sè,只好转换话题说些其它的事情。
背过身来,何后华朝自己的秘书使了个眼sè,然后低声说道:“快去催一催,徐文容怎么还不来?这都几点了,还想不想要投资了。”
商人,还是和商人有比较聊得来的共同话题,于是何后华想着将徐文容给拉来陪同。再者,这也是徐文容的意思,徐文容曾经跟他透露过,有一个大项目想要寻求投资,希望他给帮忙牵线搭桥。
邹远航并不知道这事,他趁着这会功夫,向恒啊店镇的镇长讨要了恒啊店公司的资料,包括徐文容这个创始人在内以及整个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构架、运营情况等等。当然,他也知道这些资料肯定是经过了一番jīng心修饰的,不可尽信,所以他也没打算全部当真,当了解就行了。至于具体详细的资料,邹远航很快就安排下面的人去查了。。)
ps: 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