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1章 晕乎乎(第1/1页)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锦绣农女种田忙)

    “娘,这里风大,我扶你去那边站着。”

    杨若晴贴在孙氏耳边大声说。

    孙氏点点头,任凭杨若晴扶着往塔的另一边去,而杨华忠和杨华洲兄弟也在后面对这大好的江景指点观赏,边不紧不慢的跟在孙氏母女的身后往另一边去。

    塔的另一边景色也不错,俯瞰处将偌大的庆安郡尽收眼底,就好像骆风棠他们行军布阵时,将一整副城池的布防图摊开在眼前,那种气吞山河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怪不得人家都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啧啧,这塔上面哪里都能看到,我都能看到眠牛山了。”

    这里的风相对先前那边要小许多,孙氏终于敢站直了,身体也不打摆子。

    杨若晴和杨华洲都是笑,杨华忠则打趣道:“哦?你的眼睛还这么厉害能看那么远?这是千里给我指下哪里是眠牛山?”

    孙氏当真抬起手朝一个有连绵群山的方向指去:“你瞧,那边成片的山呢,不是咱眠牛山是哪啊!”

    杨华忠眯起眼往那个方向打量了一番后,摸着后脑勺乐了。

    “晴儿娘啊,你这认家的本事真是让我佩服,佩服到害怕。”

    孙氏狐疑的打量着杨华忠,“这话咋听着不像是夸,倒像是损我呢?”

    杨华洲和杨若晴都哈哈笑起来。

    这一笑,孙氏也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赶紧追问道:“那里不是眠牛山吗?那是哪呀?咋也那么多山呢?”

    看到杨华忠还是笑,孙氏有点羞恼,忍不住抬手轻轻拧了他手臂一下。

    这一拧,又是一阵风吹来,孙氏身子一歪惊呼一声。

    杨华忠宽厚的大手紧紧扶住孙氏的腰:“我的天,你倒是站稳了啊,你当自个是织女要飞到天上去嘛?”

    杨若晴也笑着打趣:“爹,我娘要是织女,那咱家可得养头老牛,回头你骑着牛,牛背两边放几只箩筐装着我们姐弟去天上找娘。”

    杨华忠故意‘嫌弃’的看了杨若晴一眼,“你们姐弟都太沉了,箩筐装不下,我一个不带就自个骑着老牛去找你们娘去。”

    杨若晴也故意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完了,爹眼里只有我娘,我们姐弟是多余的啦。”

    杨华洲笑眯眯拍了拍杨若晴的肩膀:“没事儿,你们还有五叔呢,五叔疼你们!”

    杨若晴趁机抱住杨华洲的手臂将脑袋靠到他肩膀上,像小时候那样撒娇:“五叔真好。”

    孙氏看到这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演出了这么多戏,也是笑着摇头:“咱这是站在塔上吗?这是站在村口戏台子上唱戏吧?”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又在振风塔上逗留了一会儿,几人下来循着江边散步游玩。

    不管是哪个时空,男人女人们逛街的模式基本是相同的。

    杨若晴挽着孙氏的手臂走在前面,路边的小摊上各种新奇玩意儿都逃不了母女俩的眼,边走边看边走边讨论,兴致是越逛越高涨。

    而跟在后面几步远的杨华忠杨华洲兄弟则苦逼了。

    两人的手里,拎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东西,这些都是前面两人的‘战利品。’

    “老五啊,你有没有陪五弟妹和绵绵这样逛过街啊?”杨华忠忍不住问杨华洲。

    杨华洲苦笑着点头,“次数有限,可印象深刻啊!”

    不是印象深刻,是阴影深厚,挥之不去哦!

    杨华忠看了眼前面那两个脚步如飞的身影,又跟杨华洲这道:“看这架势,这条街不逛到底是不罢休了。”

    杨华洲嘿嘿的笑,心道三哥你这方面还是太‘年轻’啊,既然跟着女人踏进了这条繁华的江边街道,就要做好一条街逛到底的准备。

    我仅有的那两回,不仅逛到了底,还陪着她们来来回回货比三家,那种奔溃的感觉……嘿嘿,今天也让你尝尝。

    老实人弟弟心里坏坏的想着,说出口的话却换了种方式:“三哥,三嫂难得出来玩玩,女人嘛,喜欢逛街是天性,你就耐着性子多陪陪,这种机会不多。”

    杨华忠点点头,咬着牙继续跟在后面,当前面的母女俩又身影一拐进了路边某家店铺的时候,他赶紧拉着杨华洲,老哥俩一腚儿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掏出旱烟杆子来抓紧功夫抽两口,望着面前川流不息的行人暗暗摇头。

    城里真他娘、的闲人多啊,吃饱了饭没事儿就成群结队出来逛街,在家里睡会大觉不香吗?

    “爹,我看着日头到了头当顶,也该吃晌午饭了,要不咱先找个地儿把晌午饭吃了?”又逛了好一阵之后,杨若晴跑过来跟杨华忠这商量。

    杨华忠往杨若晴身后的孙氏脸上看了一眼,好家伙,红光满面,跟先前振风塔顶上那个吓得脸苍白腿打颤的压根就不是一个人似的。

    “好啊,那就先吃饭吧,你五叔先前就跟我说他饿了。”杨华忠一脸认真的道。

    杨华洲愕了下,指着自己的鼻子有些不敢置信老实人三哥竟然也有睁眼说瞎话的时候!

    三哥,你变坏了!

    再往前面走就靠近江边码头,南来北往的货船在这里中转,伴随着的也是一排排的大小排档,上一些档次的酒楼。

    不管是排档还是酒楼,都很默契的打出了当地的特色——鱼鲜。

    尤其是庆安郡当地的口音很好听,婉转轻盈,就跟当地戏台子上唱戏的调调儿有些相似。

    每家都安排了人在外面招徕客人,有的是年轻的伙计,有的是精明干练的老板娘身份的人物,还有的是一家人开的店,老汉老太太端着板凳在门口揽客。

    大家操着当地口音热情四溢的朝杨华忠他们这边喊:“客官,进来吃饭呀,我们家的鱼是江鱼,虾子又大又壮,螃蟹膏肥肉美……”

    “爹,娘,五叔,咱去哪家吃呢?”

    面对着这一拨拨热情似火的招揽,杨若晴眼花缭乱,于是扭头问三位长辈。

    杨华忠和孙氏好像也有些晕晕乎乎了。

    做酒楼掌柜的杨华洲却依旧保持清醒,“这几家都差不多,咱随便进哪一家都成。”

    杨若晴点点头,于是挑了一家从外面看起来环境比较干净的酒楼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