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2章 县城的风言风语(第1/1页)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锦绣农女种田忙)

    听到闺女这么一番分析,杨华忠的脑子里豁然开朗。

    是啊,天大的事儿,都没有陪孩子娘好好的过个生辰来得有意义,两个人都四十好几,快要奔五的年纪了,人生过掉了一大半,有些事再不去做,将来指不定就没机会了。

    有些事现在赶着去做,也是做一回少一回,至少将来回忆起来,遗憾也少一点。

    “闺女你说的对,是爹钻了牛角尖,好,这趟咱出都出来了,家里的事儿就不管啦,好好的陪你娘做个生辰!”

    ……

    到了县城,杨若晴自然是把一家人安顿在了天香楼的客房里。

    爹娘住进了天字号房,大安小花带着峰儿住一间。

    杨若晴和小朵带着骆宝宝住一间小套房,两张床的那种。

    杨永进和曹八妹带着绣绣姐妹俩正月十八就来了县城,这会子看到骆宝宝和峰儿也过来了,这小姐妹们开心的,下了马车就玩到一块儿去了。

    把孙氏她们交给了曹八妹,杨若晴来到后院的库房那里,杨永进领了一个伙计过来。

    “王小六,你不是天天吵着要给我们东家磕头么?喏,今个东家过来了,你快些来磕头吧!”

    杨永仙说笑着走了过来,身形一闪让到一旁。

    跟在他后面的伙计一抬头,就看到库房里站在一个亭亭玉立的身影。

    “东家,王小六给您磕头,拜个晚年!”

    王小六跪了下来,朝杨若晴这激动的磕头,一口气磕了三个。

    杨若晴看到他,一时间还有点错愕。

    “你是……”

    “东家,您难道不记得我了?”王小六站起身来,看到杨若晴的反应,也有些错愕。

    “年前腊月二十八的夜里,在县城夜市的馄饨摊位上,您和您家夫君还帮我结账……”

    听到这个提醒,杨若晴瞬间全想起来了。

    “我记起来了,王小六,很会说段子的那个!”杨若晴道。

    王小六连连点头,激动的道:“东家您可算是想起来了,吓我一跳,我还以为自己这差事又得丢呢!”

    年前他因为不想听从米粮铺掌柜的意思,把发霉的米往好米里兑换,于是年前被掌柜的辞退了,最后一个月的工钱给打了水漂。

    一家老小等着他的钱买年货,他不敢说自己失业的事儿,只能约上几个发小出来吃馄饨,目的是想要借几个钱好歹把这年给撑过去。

    结果自然是狠狠尝到了一把世态炎凉的滋味。

    在最绝望的时刻,是面前的这个女人拉了他一把。

    她不仅邀请他年后来天香楼做伙计,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回去买年货。

    因为那笔钱,这个年,他家的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裳,年夜饭有鱼有肉,还有鸡腿。

    老父亲也喝上了酒,老娘年后两个月的药钱也有了,自己照着当初她的吩咐,正月初六就来酒楼这里等。

    可是初六没有开门,初八也没有,正月十二的时候,县城里这条街上的大小店铺几乎都要开张了,天香楼还是没有开张。

    就在他心惶惶的当口,总算是打听到原来东家有喜,开张日期推迟到元宵之后。

    正月十八,他终于等到了这家酒楼的掌柜杨永进,把自己的情况跟杨掌柜一说,杨掌柜顿时就让他进了酒楼。

    “王小六,实在抱歉啊,当时回家我遇到我二哥,把你这事儿交给我二哥后,我就去忙别的了,这段时日一直都没往这方面去想。”

    杨若晴的声音,将王小六的思绪拽了回来。

    “幸好我二哥记性比我好,我说了一遍,他就记住了,不然,还真是要让你心惶惶,以为是我在故意逗你玩呢!”

    说到这儿,杨若晴忍不住朝杨永进那递去一个感激的笑容。

    杨永进也笑了笑,“晴儿你的事情那么多,大事小事都等着你拿主意,哪能记得那么多,倘若我是你,我肯定做不到你那样周全!”

    杨若晴莞尔。

    视线重回王小六身上:“咋样?这几天在酒楼里做得还习惯不?能上手不?”

    王小六挺起了胸膛:“必须能上手,大家伙儿对我都很好,不懂的地方都有人教我,杨掌柜对我就更好了,你们都是好人,我真是感激不尽,一定为东家做牛做马!”

    杨若晴捂嘴笑了:“我这可不缺牛马,就缺踏实肯干的伙计。”

    目光一转,杨若晴别有一番深意的道:“王小六啊,你好好干,先从最底层的伙计干起,只要你肯拼,将来定会有更好的机会,可懂?”

    王小六这个人会讲段子,脑子灵活,说话幽默风趣,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正义感,有自己的底限和原则。

    这样的人,在哪都需要。

    所以杨若晴不介意鼓励他几句,给他画个美好的蓝图,赐予他拼搏的动力。

    王小六的眼睛掠过一抹亮光,人也挺直了腰杆:“东家放心,我王小六做一行爱一行,必定不辜负东家的信任!”

    “拿出你的真本事来,别靠嘴皮子耍!”杨永进抬手拍了下王小六的肩膀,“好了,我还有事情要跟东家汇报,去做你自己的事吧!”

    “晴儿,这几日我在县城听到一些话,是关于风棠的。”杨永进沉声道,表情有些古怪。

    杨若晴挑眉:“是不是东海那边传来的?说风棠以军粮为由令地方官员给老百姓强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是这些么?”

    杨永进诧了下,“晴儿你咋晓得的?难不成,你今日刚到县城便听说了这事儿?”

    杨若晴嗤了声,“正月我和风棠从湖光县拜年回来,途径望海县城,在徐莽大哥家落脚的时候就听到徐大哥提了下。”

    “这也是为啥最近望海县城突然多了那么多乞丐的缘故,好多都是从东面那边逃难过来的,说是受不了苛捐杂税。”

    “若不是因为这口巨大的黑锅扣下来,棠伢子也不至于元宵节都不能在家里过,就急匆匆赶回东海去调查此事了!”

    杨若晴一脸平静的道。

    对于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她不在乎。

    这么多年,她和棠伢子不晓得多少回站在风口浪尖上,不是都挺过来了嘛。

    遇到事儿,首先自己不能慌,不能自乱阵脚,去调查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