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条件(第1/1页)水浒第一大官人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33章条件

    时迁让人给李庆带来的情报中说,晁盖、宋江等人此时已自江州回到了梁山,

    梁山本有五六千喽啰,此时算上劫法场、打无为军时聚集的七八百人,再加上黄门山收复的,总共新得了一千五百人,

    此外在这段时间里,又一直有人上梁山落草,故而那梁山的兵马现在已是多达七八千人,粮草金银无数。

    而此时梁山头领的人数,更是暴增了许多人。

    晁盖自是依旧坐了第一把交椅,宋江则坐了第二位,吴用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

    至于其他的人,宋江则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住上坐,新到的则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再另行定夺。”

    众人听了他这个提议后,一时血气上涌,都大声称好。

    于是左边一带坐的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

    右边一带坐的则是:

    花荣,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燕顺,吕方,王矮虎,薛永,穆春,李立,欧鹏,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

    如此一来,这梁山总共是三十三位头领坐下,其中不乏林冲、花荣、李俊、阮氏三雄这类厉害要紧的人物,可谓兵强马壮。

    只是他们刚在江州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而那蔡九知府朝中又是有参天大树靠着的,所以都知道接下来必然会行文朝廷,

    所以晁盖也并没有立即提议继续攻打新平寨或祝家庄,只是在山寨里再起造房舍,修理城垣,连日在山寨里杀牛宰马,为宋江等人作庆贺筵席。

    闲暇时,宋江做得最多的便是让喽啰搜集有关新平寨的情报,这才得知那李庆前阵子又打败过祝家庄的“上万大军”一次,顿时眉头直皱。

    宋江久在山东,对祝家庄的实力自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绝非泛泛之辈,

    新平寨第一次大败他们时,还可以说是凑巧而已,但接连两次都取得大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当初在郓城时,宋江与李庆也常一起喝酒聊天,但却完全没发觉他是个多有才能的人,如何到了新平寨后,便瞬间变了个人似的?

    “此子身边必有大才在辅佐!”

    宋江沉思半响,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于是他又让人搜集了李庆现在身边文武将领,都有那些人物,

    从事民政事物的有:蒋敬、萧让、金大坚、周阳等人,前者是举人出身,后三个都是秀才。

    武将有:縻貹、秦明、朱仝、焦挺、郭盛、时迁、张顺,各有各的才能,没一个是充数之辈。

    此外,还有负责赏功罚过的裴宣,负责造战场的孟康,负责修缮城墙、梳理河流道路、建造各种防御工事的陶宗旺,可谓人才济济。

    宋江仔细的看了这情报后,心里不由的升起了一股嫉妒之心,

    “这厮何德何能,竟蛊惑了这么条好汉为他效力?”

    宋江觉得,这都是因为自己不在山东的缘故,

    此时他已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定不会再让江湖上的好汉去投靠李庆!

    他平静了一下,在名单上了扫了几眼,最终落在了“神算子”蒋敬的名字上。

    此人既号“神算子”,又是个举人出身,想必是个才华横溢之辈,

    而且蒋敬如今主管新平寨的后勤事物,乃文官之首,还担任军师之职,可谓李庆左膀右臂,

    “一定便是有此人在,才让新平寨逐渐强大起来的!”

    既已找到目标,宋江自是要把这等人才请上山来“聚义”。

    于是他便找来了吴用,两人一拍即合,在那筹划了半天,商量着该如何赚得蒋敬上山……

    李庆自是不知那宋江刚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便开始算计起他来。

    此时的李庆,又在应付着自府衙而来的周押司。

    “李知寨,不知府尊的族侄儿、你们新平寨的武知寨为何不出来这里见我?”

    李庆漫不经心的道:“他领兵出城去了,也不知几时才回来。”

    周押司质问道:

    “上次我来时,你又说他感染了风寒……他到底有没有被你们害了性命!”

    原来,那武知寨陈永固到这里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虽也有写书信回府衙,但都是在说些不痛不痒的事,

    而且陈文昭派来这里的人,也完全跟他联络不上,故而起了疑心。

    李庆脸色平静的道:“周押司,你可别胡乱血口喷人,那陈知寨活得好好的,确实是出城打猎去了。”

    周押司脸色狐疑的盯着他看了几眼,见他说得如此信誓旦旦,心里猜测陈永固多半没有性命之忧,最多只是被人囚禁了而已。

    只要人没死就行了。

    周押司于是没再纠缠于这事,转而语气大变,甚至带着些许讨好的小心问道:

    “李知寨,府尊同意将你新平寨的青苗夏税降到三千两,并且允许你攻破中都县后,首先领兵进入县衙,不知你打算几时出兵?”

    原来,中都县被人占据了近一个月,到现在竟还没收复!

    一说到出兵,府城内的那些武将便个个互相推诿,理由一大堆,

    更夸张的是,守备府好不容易临时凑了三千人出击,刚立城二十多里,士兵便逃散了大半,最后一箭未发就灰溜溜的返回了城内。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陈文昭终于是坐不住了,

    他总算是认清了现实,府城内的兵根本不堪一战!

    而身为知府,守土有责,肯定是不能让辖境内的一个县被乱贼长久占去的。

    但一时之间,又上哪去找精兵来收复中都县?

    陈文昭的幕僚,这时都纷纷将目光落在了新平寨这边。

    原本陈文昭还打算让他那族侄控制新平寨兵权再做打算的,但这时也知是痴心妄想,只好再派人来新平寨商量。

    不过李庆却一直拿青苗夏税做文章,不肯出兵,

    经过反复的拉扯谈判后,直到今天,陈文昭这才终于答应了李庆开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