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 种蘑菇(第2/2页)天兵在1917

减炸弹核心内氘、氚的数量,就可以控制爆炸的当量。

    简而言之,增强型原子弹威力没有氢弹那么强,算是一次技术革新的尝试。像五大流氓这个级别的大Boss,都有过搞增强型原子弹的想法,只不过有些大流氓是不断地试验之后现这个路子并不对,爆炸威力提升有限,从而走上了“三相弹”之路。而另一些大流氓则是在理论研究阶段就现增强型原子弹是鸡肋,直接开挂开脑洞搞出了“三相弹”或者说氢弹的正确模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因为美国人此时才刚刚搞定原子弹,离氢弹还差一截。真正在“增强型原子弹”还是“氢弹”上先做选择的是苏联,因为李晓峰介入,苏联在新式核武器的进度上大大加快了,其中的重点自然是氚和氘的利用。

    我们这些后来人自然知道氚、氘对聚变反应的意义,但是在当时并不是谁都有氚和氘,谁都能去研氢弹的。在所有关于热核武器的文章里都会告诉你,氚、氘是一种关键性的材料。不过在地球上,氘和氚这两种氢的同位素却极为稀少。要想用它们来制造核弹,就得想办法人工制取这种物质。

    目前,最常见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高富集锂-6的合金或陶瓷做成靶件,放到反应堆中去辐照,可以产生氚。另一种办法则是从反应堆里经过中子照射的重水中提取氚。

    但不管是哪一种办法,生产效率都是低得可怜。所以哪怕是某仙人开了挂,在原理上为苏联开了挂,但是没有氚,也是搞不出氢弹和增强型原子弹的。

    也就是1945年3月,忙活了几年,苏联才生产出了足够多的氚。因为氢弹的构型还没有完全搞利索,相关的数据模型还在用计算机紧张测算。所以苏联暂时只能先进行一次增强型原子弹试验摸摸底。

    如果增强型原子弹能够满足需求,那就没必要搞氢弹了,反之,则氢弹工程将获得最高优先级。

    对此李晓峰是不置可否的,有些时候失败比成功还要宝贵,不失败你就不知道走错了路。让那些支持搞增强型原子弹的家伙看看实际结果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