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对味 甩折子(第2/2页)麻二娘的锦绣田园

自己的日子好过,也给朝庭减轻压力。”

    卫仁立身边,拱手行礼,“这正是我这段时间考虑的事情,没想到夫人短短几句就已经说出实质,在下佩服。”

    “我也是听王爷说起过。”麻敏儿面上笑,心里道,这些话都是场面的大话,应当没什么吧。

    唉,麻小姐,你是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穿越过来的,况且你又是社会精英阶层,在你认为简单的几句话,对于大魏朝的古人来说,那就是难题。

    卫仁请教:“夫人,边境线上分多少个小镇,驻守多少人,怎么驻守,我已经考虑好了,还请你详细说说如何解决造屋、娶媳妇之事。”

    “要造屋,先得造势。”

    “造势?”

    麻敏儿说:“对,卫先生,有家口的,你可以跟王爷商量,让家属于跟过来,在边境造屋安家,按人口多寡给银子,然后同样按人口分土地,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过来骗银子走人,安家银可以分三年发。”

    “三年……”卫仁暗暗吸口冷气,这得要王爷多少银子,夫人,办法虽好,可也太轻飘飘了吧,不知道王爷会不会同意。

    “对,有三年时间,这些家属基本也在这里落脚,能逃回去的也不多了。”

    “那倒是,可那些光棍怎么娶新媳妇呢,新媳妇又从那里来呢?”

    麻敏儿龇牙一笑,“还是银子当头。”

    卫仁咽咽喉,“夫人请讲——”

    “这就要用鼓励制,第一,在军中说,找到媳妇成婚的,军中补给银子,补的银子,军卒拿七层,新媳妇拿三层,七层是给他造屋、办酒席用。”

    “那新媳妇的三层呢?”

    麻敏儿笑道:“小两口结婚后慢慢用呗,至于怎么用,银子在媳妇手里,媳妇说了算。”

    呃……

    卫仁和章年美相视一眼,那些糙军汉子岂不是都得听妻子的?

    仿佛知道他们想说什,麻敏儿哼道:“没银子傍身,谁敢嫁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夫人说得是,夫人说得是!”

    军中主账,夏臻连打几个喷嚏,穆呈钰连忙递上手巾,“王爷,天气冷,是不是着凉了?”

    “没有,大概是你进来,带了冷气,有些不适应。”

    “对不住了,王爷。”

    “无防!”夏臻把布巾扔给了晓文,接到后,他退了出去,马上清空营账周围的人,这已经是惯例,只要穆先生来,他就得清场。

    夏臻感觉自己还想打喷嚏,生生忍住了,暗想道,难道有人说我坏话?呃……不是坏话,而是你的金子……哈哈……

    “王爷——”穆呈钰拱手。

    夏臻直接问:“怎么样了?”

    穆呈钰回道:“我们在襄州府试挖的金矿已经被皇上盯上了。”

    “那就好。”

    穆呈钰道:“现在,我们可以挖北山深处的金矿了。”

    “嗯,动手时小心,辽金等国人不时出现在大魏,小心被他们盯上。”

    “是,王爷,小的明白。”

    夏臻抬眼:“现在还有多少存金?”

    “回王爷,一百万两有的。”

    “嗯。”

    穆呈钰问:“王爷,要换成银子或是其他之物吗?”

    “我想想。”

    “是,王爷,要是没有别的事,小的下去了。”穆呈钰行礼退了出去。

    ——

    小木院客厅,卫仁说:“凉州城一直以来都是脚力活多,所以本地的男子多,小娘子少,原本就不够城内之人需求的,就更不要说给军卒们娶媳妇了。”

    麻敏儿道:“那就把消息散到北方五府,实在不行,就再朝南扩,看在银子的份上总有人愿意来的。”

    “可如何把消息传出去呢?”

    麻敏儿笑道:“东丘啊!”

    “东丘?”

    “是啊,东丘的商人来自五湖四海,只要你让人在酒楼、茶肆闲聊,我告诉你,这消息能比风还快。”

    卫仁失笑,“那倒是,可要是消息一下子失控不利于我们怎么办?”

    “娶个媳妇不至于吧?”麻敏儿道。

    “那不一定,京城都在传言王爷修渠用了一百万两银子,个个虎视耽耽想打王爷的主意呢?”

    听到这消息,麻敏儿瞬间皱眉:“这些不怕,就怕皇上知道子安有银子,那才不妙。”

    章年美马上明白卫子见这小子早上愁什么了,不过,这小子也太贼了吧,居然想让老妹帮他解决。

    “是啊,皇上知道了,肯定要跟郡王狮子大开口,这可怎么办?真是愁人?”卫仁边说边悄悄的看向沉思的夫人,心中既期待,又觉得她要是能解决,自己面子挂不住。

    “反其道而行之。”

    “何意,夫人——”

    “一百万两银子,那怕是假的,皇上也愿意相信。”

    这话卫仁懂。

    麻敏儿突然问:“最近,皇上有什么旨意过来吗?”

    卫仁摇头。

    “这不合常理。”麻敏儿眉头皱得更深了。

    卫仁轻轻吁了口气,夫人每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可不就是不合常理,听到‘一百万两’至少来探探郡王吧,可皇上愣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没动静才是最可怕的动静。

    “看来皇上是相信了。”麻敏儿道。

    卫仁想说,不仅相信了,已经盯上王爷的金矿了,不过,他不可能说出来,继续看向夫人。

    夏臻已经把家里有矿的事告诉了麻敏儿,她想,也许皇上盯上夏家的金矿也说不定,抬眼:“不管了,先把流言掐掉再说。”

    “夫人,如何掐掉?”卫仁一直在等这句话。

    麻敏儿回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反其道而行之。”

    “夫人——”卫仁还是不解,“请夫人指点一二!”

    “你上一本一百万两银子的修渠清单。”麻敏儿咧嘴笑道:“上面的石料写个十两八两一斤。”

    卫仁思索。

    “不过,修渠图一定要完整、精确、详细,并且清单项目要一丝不差。”

    卫仁马上懂了,“多谢夫人指点。”

    大冬天的,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过年了,对于平常人来说,能做什么呢?

    平民说,能找到活计干,一晃眼就过年了,赚到的银子能过个肥年,吃得满嘴流油,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对于商人来说,多做几单生意,多多发财,回家修祖屋、纳小妾,富家翁的日子不要太爽哟!

    对于官员来说,要过年了,不是升迁、就是敛财之时,上下走动,忙碌的连打盹的时间都没有!

    但这个冬天,对大魏朝来说,有些不一样,咱们先说京城,夏臻上呈的折子很快到了元泰的龙案上,整理折子的内侍说道:“皇上,北郡王折子一共有十本。”

    元泰眉毛动动,“他一个人就有十本?”

    “是,皇上!”

    元泰帝点点头。

    内侍打开了最上面的那本,他一目十行,一眼还没扫完,折子就被他甩到了地上,“荒诞、胡扯……”气得面色发青。

    内侍吓得连忙跪下来,悄悄朝被甩的折子看过去,上面赫然写着:……圆木料二两一根,石头三两一斤……

    娘呀,这修的什么渠,分明是金道啊……

    元泰帝再次打开了第二本折子,这是关于凉州府城北迁的折子,他在修府衙,上面写道,由于我横征工匠民工,那些人不肯干活,有叛乱的迹像,臣正在竭力制止……还请皇上治臣的罪……啪……又一本被元泰帝甩到了地上。

    “朕倒要看看你夏子安搞的什么明堂!”元泰帝又拿起第三本,上面写道,臣都是北郡王了,在凉州城又怎能没有王府呢,那岂不是要被辽、金、蒙族之人看不起,想我堂堂大魏,居然连个像样的府邸都没有,成什么体统,臣又横征……啪……又一本被元泰帝甩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