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临海小岛(第1/1页)大魔悲赋
那位筑基大修给魏书安排的住所是一座临海小灵山。
这里的灵气浓郁并不高,可以说是有可有无。就算是杂役区的灵气浓郁都要比这高,这座小灵山,只有魏书一人居住。
其实这样安排也不能怪那位筑基修士,毕竟宗门里的住所都是有人预定了,要找出一处并不容易,而且这座小灵山本来就是为魏书这样杂役准备的,即使在十八岁突破练气三层,但身为杂役灵髓能好到那里去?说白不过是浪费资源,所以宗门特别为这些人准备好地方养老。
不过近五十年来,像魏书这样拥有下品灵髓的杂役,靠自身努力成为仙门弟子的人几乎没有,所以这座小灵山,目前只有魏书一人。
虽说半个人都没有,有点孤独,但魏书却感到欣喜,这和在百草阁看守药田一样,虽然枯燥乏味,但如今这里有如此多的荒田,够他种灵物的,再者,灵气能灌输草药这件事他不想让人知道。
魏书找到一座独立宅院,待他将生铁令牌插入阵法盘上后,一座微型的防御阵法光罩冉冉而生,唯有宅院主才能进出。
身份令牌在阵法盘上留下一个印记,这阵法光罩只能凭借令牌进出。
若被人强行闯入,肯定会被破坏阵法,从而引起警觉,由于光罩的缘故,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这就能让魏书安心种植灵药了。
虽说这座临海小灵山一个人都没有,但魏书还是打算谨慎点。
阵法所需灵石并不高,每月一枚下品灵石便可,这只是初级防御性灵阵,虽说抵挡不住修士攻伐,但谁又能在宗门地域放肆呢?
在院宅的防御光罩上一按,波光粼粼的光罩露出一道一丈多的入口。
魏书进入后,很快又被合上。
这是一座由木林制成的独栋大宅院,里面早已杂草横生,魏书轻轻打开窗户,只见面朝的是水波摇篮的东海,缓缓清风徐来。
想到这座宅院,以后是长久之所,所以魏书第一件事便是将宅院内外全都彻底清扫一遍,虽说各色用具一应俱全。塌卧、书房、修炼室更是齐备。
这座宅院是灵山中最偏僻的小院,即使以后灵山会有其他人来,也不会有人打扰。
将所有事物打扫完毕后,魏书坐在木塌上,盘膝而坐。
取出之前在百草阁搜刮来的灵药和草药,灵草还剩三株,草药有八株,若不近日炼化,恐怕日后药效会大打折扣。
不过看到外面的荒地,魏书有了新打算,他打算重新救活这些灵药和草药,虽然不确定能不能这么做,但他打算试一试,在‘药理通解’中说,灵药有移植之说,虽然成活率不高,但他可以用自己灵气试一试。
在这包袱中还有不少贪墨的种子,这些草药种子得到魏书灵气灌输,相信不用几个月便能蜕化为灵药,他根本就没有损耗,想清楚这一点后,他赶忙下地,拿好锄具,开始翻新灵土。
辛亏魏书已经是练气三层的修士,不然如此劳作若是凡人,早就身疲力竭。
很快,魏书就将灵土翻新,取出灵药,深呼一口气,感觉整个肺部都是一阵幽香,光是闻这气味,便能知道这些灵药的年份久远。
所幸魏书在摘取这些灵药和草药时,并未损伤他们的根部,所以在移植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困难。
将灵药和草药种植好后,魏书有从别处找来一些木棍,打算将它们的身躯加固,由于多天失水的缘故,这几株灵药和草药的叶片发黄发蔫,似乎生机在一点点逝去。
魏书缓缓注入灵气,他知道到了这一步不能着急,目前灵药和草药太过虚弱,若一下吸收太多灵气,反而会让它们虚不胜补,所以只能一点点来。
打理好这些灵药后,魏书又将那些搜刮而来的种子实行播种,少量注入灵气后,魏书就打算不管理,毕竟他之前也是这样,自己的灵气比起那些肥料效果不知好多少倍。
魏书在阁楼木塌上盘膝端坐,沉吟许久。
寻思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这一步很关键,因为选错路,就代表浪费大量时间,修仙之路贵在时间,寿元、气血,这些都能影响仙途。
像他这样在门中并无靠山的人,要想能立足,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既然是木系灵髓,那就可以学习炼丹术,加上之前对药理的了解这条路很适合他。
而且,炼丹术乃是修仙者立足于修仙界的一技之长,和种植术,炼器术,驭兽术,制符术等并列,不过于这些术,不同的是炼丹术主要是投入,前期投入大,但一旦有所斩获,那必将是最挣钱的技艺。
从长远上看,他也不能将如此有前途的技艺丢下。若日后能炼制一些极品丹药,价格足以让魏书富足,出名一些的丹师甚至可以漫天要价。
而且,自己还有用灵气浇灌草药的方法,可以极大减少成本,这是一个巨大优势,也是让他做这个决定的关键。
门中所有灵药都是提名登册,各大药店都是隶属百草阁分下,他若拿出灵药去卖,第二日就能身首异处,仙门水深不可不防。
丹药就不同,修仙界任何人都不愿得罪一名丹师,而且是一位有名的丹师,别人修为弱,你可以欺负,但丹师不同,每一个丹师都有很广的人脉。
谁家不用丹药?得罪一名丹师,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不少人不敢越雷霆半步。
不过要修炼炼丹术之前,先得将‘药理通解’中的灵药、药理、药性背熟,做到举轻若重的地步,此外还得去一趟藏书峰,去借阅一些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前魏书走得急,是因为时间逼迫,他不想仅仅只成为一名管事,如今他已拜入仙门,可以运筹帷幄,一步步掌握自己命运。
天道无情,但魏书始终相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