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初见章北海(第2/2页)学霸的科幻世界

挑,心中暗道。

    章北海站起来,保持着极佳的军人仪态,说道:“首长,您的问题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毕竟,信念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在这里首先想指出的是目前部队中的错误思潮。大家知道,在三体危机之前,我们一直主张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审视未来战争,这种思维方式以其强大的惯性延续到现在,特别是目前的太空军,有大批学者和科学家加入,更加剧了这种思潮。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四个世纪后的星际战争,我们永远无法建立起胜利的信念。”

    “章北海同志的话很奇怪。”一名上校出声反对,“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的吗?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建立的信念是不可能牢固的。”

    还没等章北海反驳,庞学林出声道:“我倒觉得章北海同志的话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科学和理性,未必是真正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看到事物在发展变化中,不能用技术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把未来一步看死!”

    章北海诧异地看了庞学林一眼。

    面壁者在抢他的台词。

    常伟思若有所思地看了庞学林一眼,说道:“庞教授,那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庞学林道:“对军队而言,胜利的信念是必须建立的,这种信念,军队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建立这种信念!”

    这时,又一名军官开口道:“庞教授,我们明白您的意思。只是现在太空军的成分很复杂,有来自海空军各单位的,有来自军方以及地方研究机构的,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地方院校的学者。所以如何建立胜利信念,我们的工作并不好做。”

    章北海道:“我认为,目前至少应该从部队精神面貌开始做起,比如军人的着装,内务,以及如何建立使命感等等。不可否认,我们太空军目前正在承担一个军事科学院的使命,但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军队,而且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军队!”

    常伟思道:“关于如何建立使命感,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具体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专门开会讨论。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会议的另一项议题,那就是如何建立太空战争理论。”

    “目前,随着各国对太空战争理论的研究全面展开,但很快遇到了问题:星际战争研究无疑是要以技术发展水平为基准的,但现在,各项基础研究都刚刚开始,技术突破还遥遥无期,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失去了依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总部修改了研究规划,把原来单一的太空战争理论研究分成独立的三部分,以适应未来人类世界可能达到的各种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低技术战略、中技术战略和高技术战略。”

    “目前,对三个技术层次的界定工作正在进行,将在各主要学科内确定大量的指标参数,但其核心的参数是万吨级宇宙飞船的速度和航行范围。”

    “低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倍左右,即800公里/秒左右,飞船不具备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限制在太阳系内部,即海王星轨道以内,距太阳3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范围里。”

    “中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左右,即4800公里/秒,飞船具有部分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扩展至柯伊伯带以外,距太阳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空间。”

    “高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倍左右,即16000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飞船具有完全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航行范围将扩展至奥尔特星云,初步具备恒星际航行能力。”

    “今天到会的同志,都将成为太空战争理论课题组的成员。三个理论分支的研究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研究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这三个机构名称暂定为低技术战略研究室、中技术战略研究室和高技术战略研究室,今天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各位自己的选择意向,作为军种政治部下一步工作岗位安排的参考。下面大家都谈谈自己的选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