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执念(第1/1页)李逵的逆袭之路

    堂堂副相,竟然在慰问为国征战的将士们的时候,抱着车轮吐了个稀里哗啦。

    苏辙把这份罪责都怪到了李云的头上。

    没办法,谁让他多嘴的?

    可李云也委屈,天地良心,他也是好心提醒不是?战场上残肢断臂,自然少不了。尤其按照军中的赏罚制度,是需要首级来记录功勋的。

    那种血腥的场面,估计苏辙这位文豪见了,也就是早吐和晚吐的区别。

    清点俘虏容易,活人要指定口粮,总不能饿死吧?总数章较劲的大文豪,让他去数首级,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于是,李逵开口建议道:“师叔祖,党项人自从李元昊登基后颁布《秃头令》,党项士兵的首级就尤其好认。要不然让程将军和郝公公去确认,之后再由师叔祖核对如何?”

    苏辙迟疑道:“会不会出错?”

    李逵淡然道:“官从军的先例。算了,老夫给你写一份秘折,发给秘书省和都事堂。你就放心好了。”

    这样的苏辙哪里还看得出对李逵不待见的样子,亲孙子也就这么爱护了。

    等到苏辙走了,李云拉着李逵的衣袂,心头一个劲的泛酸道:“二哥,什么情况,师叔祖怎么转性子了,他不是最厌恶我们的吗?”

    作为很可能砸苏门招牌的俩兄弟,李云之前总觉得自己在苏门正经子弟面前抬不起头来,好在还有个李逵做伴,一起被苏辙鄙夷。

    可突然间,李逵竟然获得苏辙的青睐,顿时有种被好兄弟出卖的愤懑。

    李逵摸着下巴玩味道:“我们这个师叔祖很容易摆平,以前真没想到这一层关系。突然间说起来,他老人家就有种滔滔不绝之感。”

    “什么关系?”李云也想被师叔祖宠爱,双眼期许道。

    “经营之道。”李逵比划道;“咱们这个师叔祖不简单啊!在许州置办了个散官而已,朝廷不会吝啬。可是你也知道,李逵得罪了太后,去了西北。这没有功绩,想要封赏您老也没有理由啊!”

    “我家人杰这辈子就命犯小人,这次命犯女人。他冒犯谁不好,去冒犯太后,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关键是,没有诰书,老夫何年马月才能衣锦还乡?”没错,三叔公在京城苦等诰书,可是等来的却是失望。要是他老人家成官员了,甭管有没有差遣,他都是沂水县最耀眼的老头子。

    如今三叔公在京城一等再等,等到耐心快没了。

    赵煦暗暗叫苦道:“要不老前辈,再等等。”

    “再等呐!我跑把我老头子给等没了!”三叔公猛然想起一个关节,瞪眼问赵煦:“对了,你办事花钱了吗?”

    “没啊!”赵煦心说:“给三爷一份诰书而已,赐封的还是散官。自己盖戳,让秘书省出一份诰命文书,简单的很。需要花钱吗?”要是三叔公是李逵的亲爷爷,李逵即便贬谪去了西北,也能得一份诰书。这是进士的优待。可问题是他老人不是李逵的亲爷爷,本家堂爷爷,就难办了。

    三叔公闻听,顿时觉察到了症结所在,坐直了对赵煦道:“花钱吧,用钱砸,我就不信了,手拿把攥的事,怎么就会如此费劲。原来你小子就是个愣头青,这事不上下打点些个,能办妥帖了?”

    “放心,三爷有钱,先给你三千贯,走通礼部的路子,就好办了。”

    赵煦傻眼了,他可能是大宋唯一一个贿赂官员,官员会吓得下跪磕头的主。

    正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大将军韩德勤走到他跟前,低声道:“公子,西北捷报,程知节、李逵在鄜延路大败西夏五万大军。”

    赵煦猛然回头笑着对三叔公道:“老前辈,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