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争议性的题材(求订阅,票票)(第1/1页)好莱坞传奇导演
福克斯探照灯举行的例会,一份院线报表让在座的高层表情微妙。
既有欢喜,又有恼怒,复杂得难以言表。
欢喜的是他们在1月9号推出的传记电影《匪帮说唱传奇》首周末就拿下2150万,为后续放映开了个好头,单馆入账9772美金,恼怒的是如此成绩虽说场馆会从2200家升至2450家,但排班反而“边缘”化,实在另人不舒服。
要知道,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有些激进的媒体人直接把剧组冠以“吃人血”的名头,又因为放映期间多家影院发生枪击案,探照灯顶了不少压力。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该片讲述的是克里斯托弗-华莱士(就是那位24岁东海岸说唱领军人)的生平,而且当年的那场引发东西海岸争斗的枪击案,至今都被某些歌迷钉在心里,再加影片相比《8英里》、《要钱不要命》等说唱题材的作品,颇有些不那么客观的色彩。
在Notorious B.I.G.宛如“内心舞台”一般的自述和令人心潮澎湃的人山人海演唱场面之间,看去就像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穷小子在命运洪流中宛若华彩的努力,整部影片的影调低迷沉重,把Notorious B.I.G.乃至Hip-Hop音乐根植的社会环境烘托的刻骨铭心。
但问题是,你这样拍,考虑过彼岸死敌Tupac歌迷的感受吗(这货先被枪杀,且最大矛盾来源于利益,没过半年,B.L.G.也被枪杀,至今没有公论)。
于是乎,影片一映,几乎就是在挑逗双方怀旧歌迷渐渐遗忘的过去,声势虽然打响,但被骂也不是没有道理。
更尴尬的是,哪怕就是奔着类似的效果去,一条鲨鱼却窜进了1月档期,顿时吸引了大部分影迷的视线。
也就是说,探照灯搞了这么多,还顺应潮流亲近黑人,捞取的好处可能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再看院线商们的态度,更悬了。
这个萤火虫......
探照灯的高层讨论来讨论去,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没法竞争了啊。
......
2009年1月16日,就在昨天美国还发生了一场坠机事故,但向来热闹的好莱坞电影市场却迎来了《博物馆惊奇夜》第二部的映。
同档期的新片里,狮门也发行了一部《血腥情人节》,算是合作之外又有竞争,虽说莱曼不觉得有什么威胁就是了,因为乔恩-费勒梅专门打电话说起过,何况影片对准的市场还是恐怖侧,《博物馆》走得是全民喜剧,双方没啥重合。
不过据利亚姆分析,该片除了是狮门一贯的低成本恐怖制作,但用来实验的3D效果可能会是一项比较突出的市场竞争手段。
当然了,就算如此,两者也不再一个量级,《博物馆》在院线那里争取到了3300家开画影院,排片份额高达百分之38,而《血腥情人节》才不到2100家影院,百分之16的排片,想以低成本超过投资接近2亿的大热续作(包括前期宣传花销),根本就是一种奢望。
在这样的前提下,信心满满的利亚姆对《博物馆2》的目标当然是以碾压的方式夺得冠军,最好直接延续个2、3周。
去年的时候,曼恩传媒仅项目产出这一项比拼业绩总量的话,连狮门都没打过,虽然公司的利润回报率高,但奈何顶不住有了海外渠道后,狮门出品、发行的电影08年一年就有19部,是萤火虫的三倍。
从这方面来讲,狮门隐隐又有那种五大之下第六人的感觉——赚得没萤火虫多,可业绩总量去了,公司运营成本肯定会下降。
所以两家虽然是盟友,但不意味着莱曼不想超过狮门,反正去年萤火虫也只比狮门差了3.2亿的项目业绩。
估算一下,也就是少一部《钢铁侠》——只计算票房。
3.2亿这个数字吗,说多真不多,三个小目标而已,如果萤火虫能稳住势头,拼一拼,迈过去,也不是不可能,而《博物馆2》,正是开年的王牌项目之一,只许胜,不许败。
热热闹闹的宣传之下,本-斯蒂勒带着主创在各州奔波于电台之际,影片的首映礼,媒体、影评人、影迷观众、捧场嘉宾齐聚一堂。
本作导演杰伊-罗奇自是心情美妙,他是真没想过自己的导演生涯已经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接连遇到《拜见岳父大人》和《博物馆》两部受观众喜爱的系列。
更是让他自己对于“萤火虫出品,必属佳品”的厂牌呼声对于影迷的信心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别的不说,有了稳定的观众簇拥,对制片厂那可真是幸事,就好比“家庭团圆”之于迪斯尼,如果家长要带孩子看电影,迪斯尼的作品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最合适的选择,这就是厂牌文化。
不过,萤火虫的票房号召力有没有同期的迪斯尼强,那可没到那种程度,好歹人家都经营了2、30年,才把这一理念深深的印在观众心里,当然,也多亏了皮克斯被他们收购了。否则,九十年代之后的20年皮克斯才会成为家庭向题材的王者。
“华纳那边怎么样了?”
莱曼坐在前排靠角落的位置,与邻座的诺兰、乔纳森闲聊着。
“还没理清,什么都想往里掺和。”诺兰皱着眉头道:“他们想让蝙蝠侠带动其他角色IP的价值,从容变现,但我觉得,没有作为合适切入点的背景,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要不了。”乔纳森补充道。
“是吗,那可就有得拖了。”莱曼笑笑。
原时空,第三部完结篇的筹备就是非常拖沓,华纳高层当然不是蠢,只是他们看到了布鲁斯-韦恩的带动效果,才会如此纠结角色的搭配。
这么说吧,漫威的抱团策略,真不是第一个实施者,早就《范海辛》中,环球就搞出过大杂烩式的角色乱炖。
狼人、科学怪人、吸血鬼......这可都是环球过往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其结果大家也知道了,因为没有很好的剧情串联,显得乱糟糟的,直接就让主演休-杰克曼的转型之路变得曲折。
换句话说,有序的巨头发力,角色介入,缓步抱团,才是漫威领先于其他制片厂的制作理念,只不过在没点透之前,就连坐拥DC的华纳都只是觉得漫威的套路很普遍,无非就是开发足够有价值的角色——DC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超人、蝙蝠侠,超人、蝙蝠侠......仿佛不断的轮回。
“不管他们了,我们最近在完善另一个灵感。”诺兰看看乔纳森,“等剧本出来了,我们在谈。”
这一年里,诺兰也不是完全闲着。
《黑暗骑士》的登顶,除了让他更有压力——指拍出更优秀的作品,不让支持的影迷失望,他也在找寻下一个拍摄题材,正好,他对《记忆碎片》里所呈现的感官错乱有了更好的注解......
听到这话,莱曼若有所思,但很快又把注意力投向大银幕。
诺兰现在跟萤火虫处得不错,有了新的创意当然第一选择是萤火虫,莱曼并不担心。
蓝蝶光点的厂牌动画一过,本-斯蒂勒那副平凡中带点诙谐的银幕气质又开始引动着观影群众的心。
欢声、笑语,此间气氛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