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燕山谷口(第1/1页)大唐封魔录
83、燕山谷口
叛军攻克洛阳后,安禄山派段子光为使者,带了东京留守李、御史中丞卢奕、御史蒋清三人的头颅,在河北诸郡示众以耀军威。
及至平原郡时,颜真卿担心守城将士看到三位大人的头颅时,会因为恐惧而动摇军心,便对诸将鼓气道:“吾素识等,其首皆非是。”《新唐书》。
意思就是:我与李等人是故交,怎么会不认识他们的样貌,这些头颅根不是他们的,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
暗中,颜真卿则派出人马杀了段子光,夺回了三位大人的首级,以草木编做人身,好生安葬了。
当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担任常山太守,颜真卿又与之暗中联络,商议除贼大计,最终颜杲卿暗中组织义军,设计杀了叛军将领李钦凑,生擒了高邈、何千岁,收复了常山郡。
河北先后有广平、巨鹿、赵郡、上谷、文安等十七郡响应归附,推举颜真卿为盟主,朝廷遂任命其为河北招讨采访使,组织起总计二十万兵马的抵抗力量,从中截断了叛军的交通联络,重创了叛军大后方。
颜真卿、颜杲卿兄弟组成的抵抗联军,成为了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力量。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为巩固后方局势,安禄山指派史思明掉头反击十七郡联军,大部分郡县再次失陷。
颜杲卿之子颜季明守城战死,颜杲卿,幼子颜诞、侄子颜诩,常山长史袁履谦,被俘后掠至洛阳。
安禄山假借昔日提调之恩,诘问颜杲卿“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旧唐书》。
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背叛与我?
颜杲卿破口大骂:“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旧唐书》
你安禄山本是营州一个放羊的羯族奴隶,骗取皇上的恩宠,才有了荣华富贵,天子又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你竟反叛朝廷?
颜杲卿一介儒生,面对群寇,毫无惧色,义正辞严,惹得安禄山恼羞成怒,命人将他绑到了皇城外洛水上的天津桥上,斩断了他的手脚,令人生吃其肉。
叛军见其依然骂不绝口,愤怒之下,残忍的用钩子钩断了他的舌头,颜杲卿依然不惧不畏,含含糊糊的骂不绝口,直至在叛军的凌迟之刑中死去。
颜诞、颜诩、袁履谦,同样先是被斩去了手脚,最后被叛军残忍的碎割至死。
忠君保民,死拒叛贼,颜氏一门忠烈。
此时,独孤欢已经来到了平原城前。
冬日的朝阳掠过高大的城墙,在大地上照出一片希望的暖光。
果然和传说中的不假,平原郡的城墙比起普通的郡县城墙,足足高出了丈余,沿着城墙修筑了许多马面(就是一段城墙上突出来的一段),十分利于坚守。
守城的兵士个个精神抖擞,毫无懈怠之意。
经过一系列的盘查之后,守城的将官这才下令放下吊桥,放独孤欢进了平原城。
当前固守平原郡的总计有一万五千余兵马。其中的朝廷正规军静塞兵原本只有三千人,颜真卿在招收的义军中挑选精兵良马,将原本的静塞兵扩充到六千五百人,并分成了浩然营、正气营两支精锐。
在独孤欢到达平原的第二天一早,颜真卿就在浩然、正气二营分别提调了五百精骑,各自由马相如、李护带领,颜真卿亲自统帅,随着独孤欢向着燕山的方向驰去。
安禄山叛乱之前,颜真卿曾经暗中派出斥候营在河北诸郡探查地形,在看过史思明描绘的黑龙逆脉路线后,颜真卿心下了然,绕开叛军所占州县,专走偏僻小径,一路上倒也十分顺畅。
独孤欢也曾与军队打过多次交道,但凡骁勇善战之劲旅,士卒往往狠勇外露,不乏跋扈之气,但观颜真卿所率之浩然正气,人自禁声马自奋蹄,一路上军纪严明,步履整齐,骁勇之上更多了几分巍巍正气。
军中传闻,说是颜真卿练兵,不仅训练士卒格斗军阵之法,更教育士兵孔孟儒学、忠君爱民的道理,如今看来这传闻应是不假。
颜真卿在长安做御史的时候,独孤欢已在大理寺任职,两人也属旧识,寒暄问询了一番后,又认真查验了郭子仪的书信和兵符,这才把酒畅谈。
“史思明要归降?”颜真卿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是的,这件事也是张继武兄弟促成的。”
“张氏一门本是世家大族,本官与他家老太爷也有几分交情,当初为了能够保住平原郡,本官曾四处游说河北一代的门阀望族,他家老太爷慷慨解囊,资助了不少钱粮。”
“竟有这样的事情?也没听张氏兄弟提起过。”独孤欢喜道。
原本以为张氏兄弟只是走投无路,这才归顺朝廷,没想到他的父亲竟是一位如此识大体知大义的爱国之士。
“恩,张老太爷崇信儒学,为人中正忠义,在乡里素有美名,我想他暗中援助朝廷的事情,也没对儿子们提起过。”
“这倒也说得通,他们长在安禄山麾下,万一有什么差池,便是灭族之灾。”
“是,所以张氏归顺,本官倒也不觉得惊讶,只是这史思明么”
颜真卿对史思明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的,但是大局当前,自己似乎也不该多做妄议,以免影响了朝廷的招抚大计。
“颜大人,是不是当年史思明重夺河北诸郡时,杀了杲卿公及子侄诸将的事,令大人心有余悸?”
颜杲卿一家三口及部下诸将,被史思明掠至洛阳,终遭**凌迟之事,独孤欢自然知道。
听独孤欢这么说,颜真卿脸色一正:“呵呵,独孤大人这么说,就忒看轻了颜某了,兄长一门忠烈,乃是为国家大义而死,如今史思明若真心归顺朝廷,一来能早日恢复大唐一统,安定天下,二来,也能使得百姓免遭涂炭,少受战乱之苦,这也是国家大义,颜某岂是因私狭隘之人。”
“是独孤失言了,我只是想侧面了解一下,颜大人对史思明的了解,以及对他的归顺是否有什么顾虑,独孤不善言辞,还望颜大人包涵。”
颜真卿回首望了望,堂上靠墙,摆着的正是这些年来河北诸郡反抗安禄山叛军,而被杀害的文官武将的灵位,其中正有颜杲卿父子、李等人的灵位,随即摆了摆手。
“无妨,哈哈,怎么?这些年来独孤老弟还是老样子,不喜与人交游?”
“差不多,算是老样子吧。”
“多结交些朋友,不是什么坏事,虽然长安那种地方鱼目混杂,不过,总是不乏俊杰人物。”
“呃,颜兄所言甚是。”
“哎呀,史思明若能真心归顺,自然是一件好事,此人治军严苛,骁勇残忍,所袭郡县莫能之守,可以说是安禄山的左膀右臂,也是我军的一个劲敌,他归顺了总比跟着安禄山强。”
说完,颜真卿笑着用力点了点头,似乎已经说服了自己兄长和侄儿的仇,同国家大义和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
“颜兄胸怀令人钦佩。”
“独孤老弟说笑了,不过”
“不过什么?”
“听说你一直追随一位终南山的道人修炼?”
“是的,不过只是练些拳脚功夫,强身健体罢了。”
“噢那颜某就直说了,你知道颜某乃是一介儒生,子不语怪力乱神,对那些什么黑龙之梦龙脉什么的说法,实在不敢苟同,想不到就连郭子仪、李泌两位大人,竟还信这些东西。”
“……”
独孤欢笑了笑,没有言语,临行之前郭子仪就提醒过自己,颜真卿对佛道巫卜之类不以为然,不必太过强调龙脉之事,见机行事即可。
“你不说话?你们道家对于龙脉之类,可有什么说法?”
“呵呵,道门本起于老庄,然而后世流派驳杂,有人修心练气,有人追求炼丹成仙,也有人把五行八卦同道门玄术糅合,做一些占卜问命窥伺天机的事,至于龙脉之说应该是那些妄图窥伺天机的人,自作的说法。”
“天机依颜某看,所谓天机不过是民心向背罢了,安禄山之流起初的确靠着一些邪说,的确笼络了不少人心,及至后来他的贪婪令私欲愈发膨胀,残忍暴戾,涂炭生灵,这样的人就算给了他天时地利,终究会败在民心之上啊。”
……
一路疾驰,独孤欢紧紧随在颜真卿的马后,他的背影渐渐与这正气浩荡的军阵重叠在了一起。独孤欢不禁想起昨日的闲谈来,有这样心胸豁达的忠勇之士,实在是大唐和百姓的福气。
颜真卿率领的浩正两营,都是快马轻骑,每人只带了七日的干粮,军械也尽量从简,是以日落之前便来到了史思明所说燕山谷口二十里之外的地方。
斥候飞骑报告说,前方山谷之处修起了一座城寨,约莫有一千多人驻守在那里,要想进入山谷必须先要突破那座城寨。
“什么?当初史思明的情报里并未提到这一处城寨。”独孤欢谨慎的说道。
“按史思明在地图上的标注来看,就该是前方的山谷没错儿了,至于城寨之事,也可能是后来新修的,毕竟已经自立做了皇帝,很多事可以大张旗鼓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