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气气她(第1/1页)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燕嫔一见苏幼仪就挤兑她,连淑芽跟在身后都看得清楚明白,她这是嫉妒苏幼仪。
若非嫉妒,何必处处踩她?
苏幼仪面带微笑,“燕嫔娘娘说的是。皇上勤政廉明从不耽于女色,宫中除了皇后娘娘身为正室独承天恩自然没话说,余下也只有贤妃娘娘才能担得起皇上的稀罕了。”
昨日皇上才回宫就在众人面前点了贤妃去乾清宫,燕嫔等本就不忿,苏幼仪又顺势添了把柴。看起来是恭维贤妃,实际上是把她推向众矢之的
她自然不会天真到以为靠燕嫔这种人就能扳倒贤妃,可有些东西是日积月累的,她才不想让贤妃这样的人占尽好名声。
燕嫔果然不说话了,若苏幼仪说的是旁人,她一定会大肆嘲讽一番,可唯独贤妃她不敢。
正说着,只见皇后宫里的翠摇出来了,“皇后娘娘请诸位主子进殿喝茶,诸位里面请。”
几乎是众人进殿的同时,惠妃也来了,待众人落座贤妃恰好进来。
苏幼仪心中感慨这时间掐得准,每个人来的时辰都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其中又有细微的差别。
比如惠妃和贤妃同是妃位,但宫女出身又无宠的惠妃就来得早,贤妃母家势大在宫中又得宠,便是最晚来的一个。
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惠妃膝下只有一位大公主,贤妃却育有皇子。
待众人坐定,皇后姗姗来迟,早有人把方才院中发生的对话转告了皇后,皇后坐下便看向燕嫔。
“是谁说本宫随便捡了个字,送给昭贵人做封号的?”
惠妃和贤妃来得晚,没听见方才院中那桩公案,苏幼仪眼观鼻鼻观心,好像皇后说的话与她无关似的。
燕嫔看了芳嫔一眼,忙起身福了福,“皇后娘娘,臣妾不是那个意思。臣妾只是觉得这个昭字生得很,平日很少听说,只想气气昭贵人才这么说的。”
她连忙撇清自己是和苏幼仪生气,绝非对皇后有所不满。
皇后看了苏幼仪一眼,听翠摇说她今日是头一个来的,侍寝之后不恃宠生娇来得这么早,是个知道礼数的人。
“哦?那昭贵人做了什么冒犯你的事,你要拿她的封号气她啊?”
燕嫔没想到皇后会这么问,她亲自给苏幼仪择了封号,今日又直接为苏幼仪抱不平,可见是要庇护苏幼仪的意思了。
白答应和福常在皆看了苏幼仪一眼,没想到她才刚刚册封就抱上了皇后的大腿。
手脚可够快的,不像看起来那么与世无争的样子。
燕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挑苏幼仪的毛病又委实挑不出,不挑的话平白挑衅又怕皇后惩罚她,一时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就在气氛陷入尴尬之时,苏幼仪缓缓起身。
“皇后娘娘,许是嫔妾无意中得罪了燕嫔娘娘,才惹得燕嫔娘娘心中不快。皇后娘娘位居中宫母仪天下,想来燕嫔娘娘拿嫔妾的封号说事,也绝非对皇后娘娘不敬。”
她看向燕嫔,微微一笑,“嫔妾说的对吗?”
燕嫔笑得尴尬,“对,当然,我怎么敢对皇后娘娘不敬?”
皇后到底是皇后,所有的嫔妃都有晋升也有降位的可能,唯独皇后的地位是最牢不可破的。
苏幼仪朝皇后福身一礼,“嫔妾初来乍到冒失,得罪了燕嫔娘娘。今日皇后与诸位娘娘在此请为嫔妾做个见证,嫔妾给燕嫔娘娘赔礼了。”
说着转身朝燕嫔一福。
燕嫔的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受这一礼也不是,不受这礼更不是。
半晌才道:“昭贵人,起,起身吧。”
众人见她窘迫模样不禁好笑,她一直看苏幼仪不顺眼是人尽皆知的事,今日苏幼仪不仅当众给她解了围,还主动给她赔礼道歉。
是个人都不好意思再为难苏幼仪。
皇后嘴角微翘,没想到苏幼仪这么厉害,轻轻松松就把这个尖酸刻薄的燕嫔弄得没话说。
“好了,你们都坐下吧。昭贵人刚刚册封,往后大家都是一宫姐妹,应该和睦相处才是。”
苏幼仪和燕嫔各自归座,惠妃先道:“是啊,昭贵人往后若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尽管和我们说不必外道才是。”
她说的是“我们”,其实指的是她自己。
惠妃的示好显然是出于大皇子的关系,认为苏幼仪曾经服侍过大皇子,理该和她这个曾经服侍过先皇后的结为同盟。
苏幼仪想到惠妃曾经救过大皇子的事,心中对她颇有好意,然而只是笑笑,并没有口头承诺惠妃什么。
惠妃再不受宠到底是妃位,皇上给她找了皇后这个靠山,她和那些答应、常在等小妃嫔混在一处玩玩倒无所谓,要是和惠妃结成一党难免惹得皇后猜疑。
惠妃没得到她的回答有些失望,皇后却满意地看了她一眼。
贤妃坐在惠妃对面,将眼前的一切尽收眼底,不由轻笑,“昭贵人这个封号好着呢,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燕嫔读书少不知道,这个字在后妃封号中少用,却常用在帝王谥号之中。史书上被追谥为昭帝的,可个个都是明君,昭贵人也是读过书的,自然知道这个字的好寓意。”
众人一听才明白,原来苏幼仪的封号这么好,要说起来比贤妃的贤字也不差什么。
贤妃说着,故意托腮纳罕道:“臣妾记得皇后娘娘读书也不多,这个昭字不知是谁提醒娘娘的?当真是好字呢。”
皇后心中一惊,贤妃这话一说,旁人就能想到这个字并非出自皇后,进而便会联想到这个字出于皇上。
她目光一凛,“本宫身边读书识字的宫女太监多了,随便叫人择一些好字出来选很难么?难道贤妃觉得本宫没读过什么书,就不配想出好字来?”
皇后和贤妃身为后宫中唯二有子的后妃,一个是中宫皇后一个是强势宠妃,双方势力均衡一向不对付。
两人身居高位又要体面,就算不对付也很少恶语相向,总要保持表面上的后妃和睦。
皇后难得对贤妃如此疾言厉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