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科举制度!(第1/1页)大魏帝国之纵横天下

    如此说明,人才不分子男国,伯爵国,公候国,凡是诸国,都有贤才,只是还未得到能够施展才能的平台罢了。

    “太子所言极是!”孟歌也非常赞同这个提议。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大魏帝国那么大,不缺人才。

    “不,寡人不从已灭诸侯国文武选,寡人要在民间选!”魏琊铿锵有力的说道,神情颇为肃穆。

    魏辛和孟歌眉头微微皱起,魏辛更是忍不住开口道:“父皇,民间或许有人才,但从中寻找,未免像是海底捞针啊!”

    魏辛和孟歌都明白魏琊的意思,从民间选出的官吏,对大魏帝国都较为忠诚,能放心用,但帝国那么大,人口三千余万,怎么找?

    “是啊陛下,朝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无臣啊,从民间选才能,实属海底捞针,既费时又费力!”孟歌也附和道。

    朝廷就是一个国家机器,皇帝就是能源,百官则是零件,少了一个两个零件,这个机器还有运转,但零件少多了,机器机会瘫痪。

    “你们先听寡人说完!”魏琊面无表情的说道。

    “诺!”魏辛和孟歌不敢忤逆,不再言语,静心聆听接下来的话。

    “呼!”魏琊深呼一口气,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随而开口道:“寡人要在民间选,非海底捞针,而是科举!”

    “科举?”魏辛和孟歌都一阵疑惑,同时也有些新奇。

    “这几日,寡人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了这个科举,科举,又称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己报名参加,科举分为四个等级,一,院试,参加考试的学士,务必在指定时间达到本地郡府的学堂参与考试,考官为本郡学堂士大夫,中者学士封生员,第一名为案首!”

    “二,乡试,考场为各州州府学堂,参与考试者为生员,考官由朝廷派大臣监考,中者封举人,第一名为解元,2—10名为亚元!”

    “三,会试,考场为天京城学堂,参与考试者为举人,考官也是由朝廷派大臣监考,中者封贡士,只取三百人,第一名为会元!”

    “四,殿试,考场为皇宫太正殿,参与考试者为贡士,考官则是寡人亲自监考,中者封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级考试,一层层筛选,凡是靠上生员以上者,可在官府当差,无品级,案首品级从九品,举人品级正九品,亚元从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为掌管全国钱财的部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州钱粮!”

    “礼部掌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堂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战时负责辎重后勤,刑部掌管帝国司法,与现今延尉一般!”

    “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下有民司,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田司掌屯田,又有起司掌工程,水司掌航政及水利,司的最高官员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食、令史、书令史!”

    “六部最高官员皆为尚书,属有左右侍郎辅佐尚书,六部皆为丞相掌管!”

    孟歌听完这些,不禁感叹一声:“陛下不愧为千古一帝,竟想出如此良制!”

    孟歌和魏辛已经对魏琊五服投地,太牛逼了,简直是制度老祖啊,先有二十等军功爵制、五等农爵制、州郡县制,后有六部制,品级制,还有什么制度是陛下想不出来的。

    “哈哈!”魏琊轻笑一声。

    你想要多少制度,我没有?

    内阁制,三省六部制,政府制,多的去,只要合适,前世的五角大楼都给你搞出来。

    “父皇这是将典客、常奉合二为一啊!”魏辛面露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