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让钱谦益出丑(第1/1页)医国高手
九月的广州,天气还是很热的,王夫之赤膊上阵并不奇怪。
尤其国子监如今的情况,没有学生,没有其他官员,王夫之光杆司令一个,随意一些还是可以理解的。
朱由榔来自后世,对此并不感觉多么无礼,也不感觉有失官箴。
“而农,天气炎热,而国子监又只有你一人,况且你又不知朕来,何罪之有?平身。”朱由榔坐到椅子上,说道。
“谢陛下不罪之恩。”王夫之磕了个头站起身来,慌忙去穿官衣。
“行了,就这样吧,又不是上朝,随意一些好。”朱由榔制止住他。
“是。”王夫之放下官衣,恭敬地立在一旁。
“看了国子监的情况,朕才明白,人才之缺竟然到了国子监空空如也的地步。朕之过失啊。”朱由榔道。
“陛下,不能这么说。您君临天下以来,一直战事不断,哪有功夫理会文事?”王夫之道。
“战争是个借口,但不是最好的理由。朕登基以来,虽战事频仍,但广州还是非常安稳的嘛。还是朕的侧重点有所失误,没有及时发现和弥补。,而农,时间紧迫,看来当初制定的计划得变一变了。这样吧,明天三月初四、初五两天举行国子监入学考试,遴选五百名监生,选完之后,这五百名监生随即参加会试、殿试,之后,每三年开考一次,让科学走上正轨。”
“是,陛下。”
“遴选监生之事,你为主考,拟题、考官选定、阅卷都是你来主持。”
“遵旨。”
“还有,你这国子监下属官员不全,怎么做事?你拟个名单,去跟瞿式耜要人,就说是朕的旨意。”
“遵旨。”
“而农,别光遵旨啊,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臣有个想法,您刚才进来的时候,臣正在拟写一份奏折。”
“哦,那你说说看。”
“陛下,天下学子云集广州,因为战事发生,考试一拖再拖,学子们长期羁旅广州也不是事。一来穷苦学子盘费就不一定带得足,生计怕是难以为继;二来学业荒废;三来人心不稳,说什么的都有。故,臣奏请皇上,将这些人全部招进国子监,无论学问高低。一来解决穷苦学子的食宿,二来可以给他们讲讲课,避免学业荒废。”
“而农,你还是可怜穷苦人家的孩子吧?”
“是,陛下,有些富人家的子弟,自是不用担心,有些穷苦人家的子弟,确实已经将盘缠花光了,很多人为了谋生,都去了归尔礼那里当记者去了。”
“一千多人,你这国子监也容不下,仅授课学士你就解决不了。总不能一千人挤在一处听一人讲授吧?”
“陛下,臣也在为此事发愁呢。除去富家子弟和广州本地人,外地学子大概还有望,谁也比不上牧斋公,自是需要他多来传授学问。只是……。”
“只是什么?”
“陛下,臣担心会有激进学子质问他的气节,若是那样,怕是钱顾问不好下台啊。”
“嗯,这是个问题。你好好想一想吧,回宫!”
朱由榔看了王夫之一眼,没有明确表态,拔腿就走。
“这……。陛下,等一等,臣送你。”王夫之一愣,还没想明白皇上到底是几个意思,再看皇上,已经出了门。
“免!”朱由榔挥了挥手,快步离去。
王夫之跑到门口,对着朱由榔的背影磕了个头,站起来思忖:“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那眼神意味无穷啊。皇上既然没有收回前旨,说明心意已决不容更改。那么,若是真的出现有人拿钱谦益降清之事给他难堪,皇上是乐见其出丑了?或者,他是想用钱谦益的事当反面教材么?”
“对,指定是这个意思。钱谦益气节有亏,学子们年轻气盛,那种质疑局面十有八九会出现。用他当反面教材,不正好可以激励民心士气,作养正气吗?”
继而又想:“如此说起来,钱谦益在皇上心中并不那么重要嘛,或者说,皇上因为钱谦益的文名太盛,不得不用,然而内心是十分瞧不起他的。”
“看来,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皇上会让钱谦益出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