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篇 太极少侠拜偈武当四(第1/1页)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

    道教多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日,道观和民间多举办“玉皇会”。

    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被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汉代则专指天上文昌宫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为道教与民间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与蜀中的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恶子或张垩子)有关。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入蜀,曾梦见张亚子显灵,并追封他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入蜀,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张亚子遂由地方神成为天下通祀的大神。

    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并因预卜科举功名甚验而甚得读书人信向。元延祐三年(公元一三一六年),元仁宗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神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

    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等,人们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日举行“文昌会”。

    以上仅是道教所崇神灵中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道教崇拜的神灵成千上万,他们多在举行斋醮法会时被恭请莅临,如唐宋时的《道门科范大全集》《道门定制》等道教科仪经典中即收录有大量的道教神名。

    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如汉代的《列仙传》、晋代的《神仙传》以及元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俱记有历代神仙得道之事。

    道教的神仙来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自然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河流等都作为信仰对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山神、河神等。传统神学影响,是认识与研究道教神仙谱系的首要因素,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逐渐向人为宗教(即神学宗教)的过渡,大致在殷周时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辞。

    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礼·大宗伯》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师,雨师,地有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则祭祖先也。

    中国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充实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统,这是道教神灵崇拜的主要来源。

    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例如龙、凤、熊、虎、玄鸟,花、槐等,成为龙神、花仙等。

    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雅亚”,意为祖父,称母熊为“太帖”,意为祖母。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母熊为“恶我”(祖母)。苗族、瑶族、畲族的盘瓠传说。

    鬼魂崇拜:例如阎王、黑白无常、鬼王等。据说为黎族宗教的一种主要内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内容。在道教信仰的影响下,云南瑶族的鬼魂崇拜不论是个体的祈神驱鬼,还是集体的驱鬼除邪,其宗教仪式、仪式主持者、祈祷的神祗、助其驱鬼除邪者等都已明显道教化,说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为瑶传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殖、祖先崇拜:例如皇帝、三皇五帝等。彝族、瑶族、基诺族、汉族等许多民族都有。

    对圣贤崇拜的承袭:孔子、孟子、关公、岳飞等。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有“圣人”、“贤人”崇拜。

    以及《上清众仙真记》、《真灵位业图》、《无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尧舜禹三王,殷汤、周武、齐桓公、汉高祖、刘备等帝王,和诸子圣贤孔丘、颜回、墨翟等。

    教派因素对道教神仙谱系的构建也有重要影响:道教教派众多,从创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斗米道创教时,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供奉“三官”,从而魏晋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的天师道,由于其享“天师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云中者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为必然的了。

    太平道开始创教时,后者则崇拜黄老,供奉“中黄太乙”。东晋中後期,上清派、灵宝派相继出现,新出现的《上清》《灵宝》经中,不再尊太上老君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为最尊,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显,有的经书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后来在各派协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识,正是在这种师徒关系下,使他们成为三位一体的“三清尊神”,为历代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最高神。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创派真人、主祭神灵等。

    道教在吸收各种原始宗教、民间宗教、神话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谱系,并与原来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总支形式。道教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时常与其它宗教、人们的倾向愿望相互影响。

    几千年间,中国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个教派间虽然也时常有矛盾,但没有爆发过大的宗教战争,这是值得庆幸的。

    道术一词,源出《庄子.天下篇》见《庄子·天下篇》,与“方术”、“方技”是一个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称为“仙术”的。

    道教所从事的道术很多,如占卜、符篆、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行□、房中、仙药、服气等等。

    宋马端临《文献参考》曾对道术扼要介绍,说:“盖清静一说也;炼养一说;服食又一说也;符篆又一说也;经典科教又一说也。”他说黄老列庄之书,所讲是清净无为,而略及炼养;赤松子、魏伯阳只言炼养而不言清净;卢生、桃少君、栾大言服食而不言炼养;张道陵、冠谦之言符篆而不言炼养、服食;毒光庭以下只讲经典科教。道教之术繁多,共分五大类,道教五术大概解释如下:

    山—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

    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医—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