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人人都爱男主角04(第1/2页)女配一心脱贫

    看着村里的小姑娘一溜烟融入到夜色中跑远, 知青老大哥嘴巴张了张, 拒绝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最后,他叹息一声,提着竹篮子进去了。

    大门关上, 刚才被打断迎新活动的众人在篝火旁再次齐齐转头看来, 目光聚焦在老大哥手提的篮子上。

    “有人来送东西吗?”

    “谁送的?”

    “不知道送的啥?”

    与老大哥相熟的几个老知青见此, 忍不住七嘴八舌地开口议论, 一时间询问个不停, 瞧着十分好奇, 看向竹篮的目光更是有几分垂涎。

    新知青们也对此好奇了一下, 但他们刚下放过来,大都还没经历过生活的磨砺, 对于一点乡下人送来的东西并不是很在意,完全没有看在眼中。

    知青老大哥手提着竹篮,距离最近, 能闻到些许从篮中溢散出来的食物香味, 晚上没吃饱的肚子立马被诱的隐隐作响,饿意上头。

    篮里肯定装有吃的, 闻着还挺香。

    想吃。

    可惜这不是给他的, 想吃也吃不了。

    知青老大哥心里蓦然失落又遗憾, 面上却是一一将大家的疑问含糊过去,最终在新来的一位知青旁边停住脚,把竹篮递了过去。

    “卫同志,这是村里姑娘给你送来的礼物。”

    简单的一句话说出, 场面不知为何霎时一静,只有篝火中木柴燃烧的噼啪声,惊醒众人。

    卫斯年一下子成了中心人物,十几双目光随着知青老大哥的动作而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含义不明。

    老知青大部分都是特别羡慕的眼神。

    像这种刚来就有村里人来上赶着讨好的,不管之后如何,起码刚来这段时间有人照顾着,融入不会太困难,甚至不会吃太多的苦。

    羡慕死个人。

    不过瞧瞧卫知青的样貌气质和风范,还有白天这群人来时引起的轰动,他们也差不多能明白为什么。

    人天生长的好,老天爷都赏饭吃,没办法,羡慕不来。

    与此同时,新知青们的反应则复杂难辨多了。

    有和老知青一样羡慕嫉妒的,有冷眼旁观没当回事儿的,还有戏谑看着等瞧热闹的。

    最后,更多的人却是因此而莫名地警惕起来,忐忑不安的望向被递篮子的那人,像是唯恐他当真收下了这份礼。

    身在人群焦点,卫斯年顾自岿然不动。

    他瞥了眼竹篮子,态度稍显冷漠,动都没动一下。

    不接。

    知青老大哥顺手给他放在脚边,笑着说,“小姑娘特地送来的,拿着吧,闻着挺香,肯定是做了好吃的,当夜宵填肚子正合适。”

    他们晚饭做的是苞谷碴子粥,搭着秋天的野菜团子,稍稍可以填饱肚子,就是味道差强人意。

    他记得新知青里好多人都没动半口,卫知青也只吃了一点点,现在想必已经肚内空空了吧。

    不得不说,这饭食送的真及时。

    知青老大哥都羡慕了。

    可惜当事人卫斯年看了连眉梢都没动上一下,明显不为这份不知从何处来的好意所动。

    “卫知青咋不用?是不想吃吗,如果不吃的话,咱们倒是能帮忙……”解决一下。

    老知青中有人按耐不住,咽着口水这般讲道,只是还没说出后面的意思,话语就被知青老大哥打断。

    “这是人家小姑娘专门来送给小卫的,你们别乱掺和,那小姑娘我记得是钱二叔家的,虽说刚没爹没妈了,但那也是村里的本地人,有大队长在,她过后知道了想找你们的茬还不简单……”

    老大哥一番警告外加提醒的话瞬间叫馋虫上脑的家伙闭了嘴,同时也让卫斯年有了反应。

    “什么样的小姑娘?”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男人轻声问。

    很突然的一句问话,老知青却在愣了一下后听明白了,反应过来立马回道,“就是一个瘦瘦小小十五六的小女孩子,穿着朴素,扎着俩麻花辫,哦,辫子上戴着小白花,应该是为她爹妈守孝。”

    说到最后,老大哥皱了下眉头,没再讲下去。

    说来那姑娘还在热孝中,竟然就想着给男人送东西讨人欢心了,刚才没察觉到这点,现在想想,这也太、太着急了点吧。

    总感觉不是太好,显得太过薄情,甚至不孝了。

    然而卫斯年不置可否,或许是没发现这个问题,反而在知青老大哥描述过后眼眸一闪,动手将竹篮的盖子一下挑开。

    腊肉、馒头和红薯稀饭等饭食的香气当即一涌而出,扑鼻而来。

    在座不少人都是饥肠辘辘,衬的这食物香气更为诱人。

    咕咚。

    是有人悄悄咽口水的声音。

    下一刻,竹篮盖子重新被打开它的那双手盖上,并将其拉到了两脚之间放着,以一种所有物的姿态。

    这是接受了的意思,与刚才视如无物的态度全然不同。

    知青老大哥和一部分新知青看的目瞪口呆。

    前者深吸一口气,提点道,“小卫同志,村里姑娘的礼可不好收,它代表的含义…你真的要收下它?”

    姑娘们送来的礼物不是白收的,收着收着说不定就把自己赔上了,最后只能在这里生根落户,回城无望。

    以前这种事,知青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知青老大哥以为卫斯年不懂里面的道道,只是贪图一点吃食才接了,所以特地隐晦的提醒上一声。

    等他刚提醒完,没等卫斯年有所反映,新知青里也有人赶忙劝说道,“卫、卫同志,这东西看着不是什么好物,乡下村姑的手艺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咱…”

    试探的话讲到这里,只见卫斯年轻飘飘一道凉凉的视线过去,那人下意识闭嘴了。

    得,还跟来时的火车上一样,一点都不好接近。

    目标像个莫得感情的冰块,攻略毛线啊。

    没看就说了句话而已,好感度就叮叮叮地接连往下掉,一直从负几掉到负十几!

    凸^凸

    特么的,劳资先躲为敬。

    出头鸟败退,剩下那几个俊男美女顿时不敢再有动作,各自若有所思着,余光一直不忘朝卫斯年那里瞟。

    卫斯年像是毫无所觉,或者说不在意,半点没有搭理那群显得格格不入的人的意思。

    竹篮在他脚下放着,因为距离篝火不远,倒是一直保持着热乎,直到迎新晚会活动结束,搁在里面的食物仍然是可以入口的温度。

    新老知青眼睁睁看着人起身离开,顺便也将一篮子吃食带回了屋,羡慕嫉妒者有之,失望遗憾者有之,幸灾乐祸的也有之。

    不管其中某些人是如何的震惊警惕,夜里又是怎样的辗转反侧,翌日早起时,竹篮子已经空了。

    卫斯年与昨日没甚区别,就是新知青中出现了几个黑眼圈,还基本都是面貌姣好、身姿俊秀的那些人。

    老知青们没看出什么异样,只以为是新来的不习惯这贫苦的生活,还没适应下来。

    事实上,这只是原因之一。

    那几个没睡好的人辗转难眠了一夜,早上瞧见卫斯年提着篮子出门,想跟上又不敢跟的样子,踟蹰不前,眨眼间人就没影了。

    卫斯年没管他们如何,反正也只是一群莫名其妙、心思不纯的陌生人,漠视即可。

    他提着篮子来到村头,再往外走一段路就看见一条小河正缓缓流淌,有纤毫小鱼和虾米在期间隐约游动,岸边长着一丛丛水草,间或夹杂着番荷菜。

    如今已是秋季,田里的庄稼都收了,新的播种还没开始,田野里基本是荒凉一片,除了后山上郁葱葱的墨色外,其余满目皆是土黄色,也就村外的小河边能见着点嫩绿。

    新知青入村时,大队长领着他们从这边走过。

    卫斯年当时扫过一眼,心中有数,此时过来也是直奔主题,选了个位置就下篮子了。

    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但水里的小鱼小虾不好抓,被村里的孩子们磨练的贼精。

    想拿它们当回礼的年轻人耐着性子忙活了小半天,捞上来的鱼虾也只是刚刚铺满小小的一篮底。

    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然而卫斯年看着这点劳动成果,皱了下眉,像是有些不满意。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惊喜的女声。

    “知青同志,你也在啊,好巧。”钱宝宝一脸愉悦地走过来说道。

    全然没提她刚才去过知青院,又根据村里小孩告知的消息,一路追过来的事情。

    卫斯年抬眼看她,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马上该做午饭了,我来采些新鲜的番荷菜,你是想捞些小鱼小虾吗?这个可不好使。”钱宝宝没话找话地说着,一边指了指对方手里自家的小竹篮,一边走到小河边当真采起了嫩绿的野薄荷。

    卫斯年没再继续下篮,瞧了眼钱宝宝麻花辫上戴的白布花,最终开口道,“昨晚的饭菜,谢谢。”

    话落,竹篮子被物归原主。

    “没什么,你喜欢吃就好。”钱宝宝故作羞涩地回答,手上继续捋下一大把肥嫩的薄荷叶子。

    等她接过竹篮,看见里面铺了浅浅一层的小鱼小虾,忍不住勾唇一笑。

    “呀,原来是送我的,你有心了。”

    礼轻情意重,这份心她喜欢。

    “对了,知青同志,我叫钱宝宝,大家都喊我宝妮,你大名叫什么啊?”钱宝宝顺杆爬着问。

    问话的空档,她顺手将新采的野薄荷放入篮中,脚下一转朝村里走去。

    卫斯年本也要回去了,索性同她一起。

    同时,他也回答了钱宝宝刚刚的问题,说自己名叫卫斯年。

    钱宝宝就势又问了几个问题,包括他的年龄、性格和爱好等等,因为同时也说了有关她自己的,像是彼此交换着信息,十分公平,所以倒是没有引起人反感的情绪。

    闲聊的功夫,两人已来到村口,该分道扬镳了。

    “卫知青,这鱼虾都是你捞的,肯定得有你一份,不如午饭在我家吃一顿?”钱宝宝顺势积极地邀请道。

    “不用了…”卫斯年刚想拒绝,他的肚子却不给力的轰鸣一声。

    早饭没吃又忙了一上午,他已是饥肠辘辘。

    钱宝宝耳尖,明显听到了,但她没点破,而是积极地拉着人胳膊,不容拒绝地把人拖走了。

    “哎,客气啥,你凑肉我凑菜,做着一起吃一顿正好,走走走。”

    说着话,拽啊扯啊的,人就这样半推半就地被她拉回了家。

    家中收拾的很干净,在来到这里的几天里,钱宝宝该添的该去的该准备的基本都已经弄好了,瞧这着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是个会过日子的。

    卫斯年在被请进门做客时,第一眼的印象就是这般。

    “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你随便坐。”钱宝宝招呼着迅速给上了茶水和糕饼。

    卫斯年没动糕饼,只喝了点茶水垫底,见钱宝宝当真开始忙活着做饭,立马也跟着打下手。

    钱宝宝没拒绝,安排他摘菜洗菜,外带把鱼虾处理干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不然待会儿饭做好真担心他不愿意动口。

    她则手脚麻利地舀了瓢面粉和面,打算做上一锅杂鱼鲜汤面吃。

    两人通力合作,速度很快,汤面不到片刻就出锅了。

    有卫斯年在,钱宝宝做的多,绝对管饱。

    为了防止他不好意思多吃,她还把库藏的大海碗翻了出来,专门给卫斯年用。

    一碗下去,面都下去小半锅,份量特别实在。

    像是默认了她之前所说的凑着吃的话,也或许是真的饿了,卫斯年在饭碗递过来时没有推辞,而是自然地接下,埋头吃起来。

    钱宝宝不怎么饿,只盛了一小碗慢慢吃着,看着卫斯年斯文又快速的将剩下的那些解决完。

    等两人都吃完,对方自动收拾碗筷去洗涮料理,没再让钱宝宝多费一点力气。

    填饱了肚子,事情开始进入正题。

    “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先开口的竟然是卫斯年。

    钱宝宝诧异于他的敏锐和洞察力,但也不是多意外。

    她眼瞳转了转,心头闪过之前的那个想法,顺势就开口道,“是有一件……”

    她将自己的现状大致讲上一遍,说道是需要在一个月内招赘一个男同志上门,不然就要失去安身之所寄人篱下了。

    但是她年纪还小,而乡下临时想找个肯入赘的好男人也不容易,所以她就有了点别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想让你先充当一下这个角色,期间管吃管住,不用再去知青院里挤……等过几年你找到机会回城或者有了心上人,咱再散伙。”

    “结婚证也不用领,至多办两桌席面,请大队长和村里的亲戚见证一下,你不用担心以后我会缠着你不放。”

    “家里还有些余粮,等你过来后,只要不偷懒耍滑,肯定饿不着,吃饱穿暖没问题。”

    “大致就是这样,你考虑一下。”

    钱宝宝一气说出这些话,然后观察卫斯年的反应。

    卫斯年暂时没给什么反应,只是低垂着眉眼仿佛是在思索其中的可行性。

    气氛静谧下来。

    秋日的暖阳从云层里透出,阳光照下来斑斓而美丽。

    沉默片刻,眼看着男人的眼睫毛颤了颤,钱宝宝看的心肝儿随着颤动,默默又加了句补充。

    “如果你同意的话,咱们就趁着三个月的热孝期内把事儿办了,也好让我爹妈走的安心。”这是进一步解释她辣么着急的原因所在。

    按照风俗规矩,热孝期间办喜事安长辈的心完全可以,不然就要等到一年后守孝过去才行。

    听了这话,卫斯年终于抬起眼看过来。

    “为什么找我?”他盯着人认真问道。

    钱宝宝摸了下鼻子,不好意思的解释说那么多知青里就他看着最顺眼,老知青就不说了,待了许久的老油条,没一个合适的,而新知青中除了花孔雀就是自傲狂,她可伺候不起。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应付之词,专门说给某人听的。

    卫斯年听后却不见丝毫怀疑,因为钱宝宝的态度够诚恳,话里的内容也打动了他。

    在正在考虑的时候,钱宝宝又添上一把火,艾艾请求道,“卫同志,帮帮忙吧,那些知青里还有村子里,再也找不到比你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