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霸道村姑成壕路09(第1/2页)女配一心脱贫
钱宝芳给二老整理妥当, 先去办好了出院手续, 顺便结算完住院费用,然后花点小钱请人将钱爸搬过去。
钱妈自己能走,实际上她早就可以动弹了。
虽然胳膊还没好, 但腿好好的, 后面几天里钱爸都是她在尽力照顾, 让钱宝芳得以专心去做生意赚钱。
小平房里还简陋的很, 好在他们有从家里带的两床被子, 铺在床板上暂且让行动不便的钱爸躺上去休养不成问题。
至于钱妈, 她的胳膊打着石膏吊着, 只要不做动作太大的活计,平时注意点也能操持一下。
钱宝芳当时搭床铺时特地将父母房间里的床搭宽了不少, 让二老住着舒服,不用两人挤在一张小床上捉襟见肘。
她自己那屋则只是一张小小的单人床板,一个人住足够了, 暂时讲究不了那么多。
但即便有了住的地方, 缺的东西还有很多,起码她盖的棉被就没有, 总不能再去借医院的被子使, 人家也不让拿出医院用不是。
除此之外, 还有水瓶、脸盆、痰盂、暖壶、做饭的煤炉子以及锅碗瓢盆等等,生活上的东西缺的不是一点半点,基本上需要一整套置办回来,估计又要花去一笔钱。
为此, 钱宝芳刚把钱爸钱妈安顿好,就蹲在房门口拿着之前买来的草纸和铅笔写写画画起来。
她打算列个单子,把必需的物资列好再去买,那些不必要的就先不管了。
毕竟手头的钱已经不到一百了,在没有开新的收入来源之前,他们得尽量节流才行。
钱母闲不下来,这时候也不说租的房子死贵死贵了,来到摸清底盘后就开始忙活着里里外外地擦洗清扫,即使只有一只手能动,她也将空荡荡的两间小屋再次清理的干净明亮,好歹比之前多了人气。
看到闺女坐在门口在写着什么,路过的时候她瞄了一眼。
“被子脸盆不用再买了吧,咱家房子是塌了,可东西还压在下面呢,最近这段日子没下过雨,有些扒拉出来说不定还能用,还有粮食……”钱妈趁机絮叨出心里一直以来的惦念。
她想让闺女回去一趟,看看家里咋样了,顺便还可以将家里能用的物件带过来,怎么也能省下一些花销。
在县城待了这么久,钱妈是看出来了,这里不比乡下,干什么都得要钱。
她还听闺女说,庆幸这不是早些年那会儿,不然还得要票要证的,那样他们只会更作难,好在上头领导政策好,如今比以前宽松多了。
钱妈为此双手合十在心里感谢一番领导,然后问闺女她刚才的提议咋样。
“既然这样,那我回去一趟瞧瞧。”钱宝芳听到家里塌了的废墟下还压着粮食,没有多想就点头应下了。
被子旧衣裳什么的可能已经不能用了。
但粮食扒拉一下拖过来的话,不管是自家人吃还是之后做生意用,都是极好的。
钱爸得知闺女准备回家看看,嘱咐她回去后找人帮忙料理一下塌房子废墟上的砖瓦木料,等他们好了以后肯定还要重新盖房子的,那些东西都还有用,不能叫人以为他们不要了,给随便取了搬了去。
钱妈关心的是家里的粮食、菜和家伙什,哦,还有鸡。
“咱家养了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嘞,这么长时间没管,不知道还在不在,唉。”
“我回去找找看吧。”钱宝芳应着说道,觉得在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瞧着刚来那会儿某些人的极品程度,老母鸡说不得早就成为别人家的腹中餐了,估计连根鸡毛都没留下。
即便有哪只逃得了魔爪幸存,被她带过来也养不了。
有没有东西喂养是一个问题,关键这是人家医院的家属院,养鸡弄脏了地方肯定会被房东撵人的。
说是要回去,钱宝芳立马就准备启程了。
从县城到他们村旁边的小镇上有公车来往,她打算花点钱坐车,等到了小镇就瞅着看能不能搭个本村或邻村的驴车骡车行个方便,不然靠11路走回去也成。
临走前,她给了钱妈十块钱家用,让她看缺了什么就去买,饭时可以到前头医院食堂买饭吃。
先这么将就着,等她从村里回来,看看能拉回什么东西,到时再添添补补将生活的家伙什都弄齐备了。
家里那边肯定是暂时回不去了,他们在这里起码得生活半年,一些东西该买的还得买着。
而且现在都秋天了,天气眼看着已经开始变凉,冬天需要的物件也得准备起来。
这些基本都需要花钱,钱宝芳坐上公车回去的路上都在思考着她下一步养家糊口的法子。
到达小镇时,天色还没到晌午。
镇上没什么回钱宝芳那村的便车,她只能走路回村了。
好在他们村就在小镇边上,距离上很近,走着也就近半个小时的路程,不算多远。
因为秋季的关系,再加上这时候的庄稼都早已收获了,新种下的冬小麦刚发芽出苗,浅浅的一层绿几乎看不见,所以路上两旁的风景基本看上去都挺荒凉萧瑟的,使得钱宝芳也没什么磨蹭的兴致,加快脚步一路紧赶慢赶地回了村子。
她家的院子就在村落后边角,沿着村子旁的小路绕过去走到底就看到了。
离得老远,钱宝芳就瞧见院子的木门大开着,不高的土墙上满是胡刻乱画的痕迹,甚至还被抹了泥浆之类的东西,想必是村里熊孩子们的杰作。
外面看来都这样了,里边的情况差不多可想而知。
待她进院一瞧,果然不出所料,不大的小院子像是遭受过台风过境一般混乱不堪。
钱爸在意的砖瓦木料被搬弄的到处都是,一看就是从塌房子废墟那儿弄过来的,也不知道当时是干什么了。
其中少没少,钱宝芳不清楚,反正看起来当时塌下的碎块和横梁都在。
除了这个,钱妈跟她惦念过的老母鸡也没见着,小院里别说鸡了,连鸡毛都没有瞧见一根,不晓得是自个儿跑了,还是被村里谁趁他们家人不在逮走炖吃了。
还有院里之前种的冬菜,瞧着被糟蹋的不成,整片没一个囫囵的。
这些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弄成这样的,现在她回来了再计较也没意思,不然追究起来全是一地鸡毛,索性转身出门径直去找村长王叔。
她去村长家的路上,有村里人看到了,立马通知了其他邻里。
因此等钱宝芳到了王叔家的时候,那些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同村乡亲们也一起到达,双方在大门口碰上。
“宝芳丫头,回来了啊。”
“老钱两口子咋样了,伤治好了不?”
“你看马上要过冬了,大家都不宽裕,添冬衣费钱……”
大家伙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内容不一样,但话里的宗旨只有一个。
那就是过来探探她准备啥时候还钱,担心他们家拖欠着不给,或者没有能力再还,所以得先下手为强,不然还了别人岂不是还不上他/她家的了。
钱宝芳不用多想也知道这些大爷大叔大婶们这么积极地过来的目的,正好她也有马上把欠账还了的意思,只不过之前是打算先顺便把村长家的给了,稍后再还其他人的,不过既然对方如此着急,那就一起好了。
毕竟是之前在紧要关头搭把手帮过忙的人,她也无意多拖延着赖账。
“那就请叔伯婶子们一起进去吧。”钱宝芳说着抬手敲开了眼前的大门。
聚集的众人得到确切的话音,不禁都止住探问的话头安静下来。
下一刻,村长家的门开了,出来的却不是王叔,而是他儿子王中华,对方见到钱宝芳愣了下,先问了问钱爸钱妈的情况,而后得知她的来意后说道他爸不在家,去镇上办事了。
有点不巧,但钱宝芳不一定非要找村长,有王中华在也是一样。
“中华大哥,小妹我要把当日借的钱还给大家伙,还请你替王叔来给做个见证。”钱宝芳请求道。
其实她原本过来的目的不是这个,然而事到头上了,先解决了它才好再说另外的。
王中华那天也是在场的,对于作见证没意见,而且他记性好,还记得当时借钱宝芳家钱的都有哪些,瞧见在场的人没来齐,还额外叫人去叫了一下,等所有人来全了才示意可以开始了。
钱宝芳别的记不太清楚,但村长王叔第一个借她的钱却是记忆犹新,所以首先还的当然是他家。
“这是十块钱,谢谢王叔那日出手帮忙。”她郑重地把钱交给王中华。
王中华知道这个时候不适合推辞,不然叫其他人怎么做,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欠账还钱本就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借一还二有点趁火打劫了,他不能多收。
但钱宝芳坚持给,说是双倍还,那就双倍还,做人贵在言而有信,她不能说话不算话,否则往后要是再有个艰难捉急的时候,谁还会愿意帮把手呢。
当然这话是说给王中华和众人听的,她不会让自己再沦落到那种境地去。
王中华最后只得接下,其他人也松了口气,接下来依次上去自然地领了钱宝芳还回来的钱,态度上比之刚才好了不少。
因为有村长儿子作见证,大家伙也没弄虚作假意图多贪之类的,都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本借的数目报上。
毕竟在那种时候还肯借钱出来的,即使是为了双倍的还账,人品也基本上都过得去。
钱宝芳在县城特地换了零钞,本就准备好了的,这会儿还账没有一点压力,顺顺利利地把事情办成。
众人拿到钱心情不错,现场气氛十分和谐。
钱宝芳在此时提出想借用一次队里的拖拉机,表示她爸妈惦念着家里的东西,让她回来还钱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就是打算把那摊子收拾收拾,能用的都拉到县城去,所以她需要用拖拉机帮忙拉一趟。
当然她也不白白借用,如果需要花些钱的话,可以跟她说。
“不用不用,拉一趟东西罢了,费不了多少工夫。”王中华立即摆手回道。
有那十块钱打底,拖拉机费的一点油费就不算什么了,用不着再让钱宝芳掏腰包,不然他们都成啥了。
在场的其他人一听也连忙赞同道可以搭把手帮着收拾。
恰好农闲没事做,不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小院子么,大家挨个伸下手就能弄妥当。
钱宝芳没拒绝,有人积极帮忙更好,不然单凭她一个人,不知道还要忙到什么时候去。
实际上即便他们不提,她待会儿大概率也会说一说,只不过那时候可能就要破费一下出点血了。
一群人高高兴兴地马上转移阵地,到钱宝芳家的小院里忙活起来。
首先,废墟是要清理一遍的,泥砖横梁木料之类的捡出来分别堆到一边去,以后再盖新房的话,说不得都用得上,到时重复利用还能省点花费。
其次废墟底下压着的家具床铺以及衣裳被子锅碗瓢盆等等,全都需要清理出来,然后叫钱宝芳看一下,能用的挑着她打包带走,不怎么能的谁有兴趣的话可以拿去,不然留在那儿稍后再处理。
最后是最最关键的粮食,被大家伙从屯粮穴的那个屋子底下扒出来。
整个也就十来麻袋的样子,玉米大豆小麦红薯洋芋,多多少少都有,全是秋收后队里刚分下来的,差不多有一千多斤。
这些粮食是钱家夫妻俩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一年的收获,更是未来一年一家三口人的口粮,还有花销的出处。
也好在粮食埋的深,一两三个人轻易扒不出来。
而村民们大多数也没坏到扒人家生存根本的份上,老天爷又给力没在此期间下过雨,所以粮食才一直好好保存到现在。
等众人帮忙把它全部弄出来,瞧着没损失多少,不免都唏嘘着庆幸一番。
然而东西刚搬到一边堆好,某些烦人的苍蝇就闻着味儿找过来了。
钱宝芳看见七婶带着所谓的几个亲戚气势汹汹地闯进门,没给他们一点好脸色,只问对方来干嘛的,若是帮忙就跟着干活,不然赶紧的出去别碍事儿。
七婶不依,一拍大腿撒泼道,“我说你这妮子咋回事,好歹咱们也是你长辈,就这样跟咱说话的?”
“就是就是,都这么大岁数了,没一点晚辈的好闺女样儿,全被大哥大嫂惯坏了!”钱家二叔二婶帮腔怒斥道。
随着这两人开口,后面跟着的另外几个拐弯抹角的亲戚都开始争相出声。
其中有说教钱宝芳顶撞长辈的,有骂她不知羞厚脸皮的,有要东要西想占便宜的,还有看出她爸妈估计没出啥大事,探着口风想知道他们家住院看伤的钱是哪里来的。
对此,钱宝芳面无表情地听他们在那儿哔哔,然后脚下一挑,从一个犄角旮旯里找出之前她塞进去的菜刀。
菜刀质量不错,宝贝埋尘了十几天,上面仍旧亮闪闪的看上去十分锋利。
钱宝芳将其拿了起来,阳光照射之下,只见刀身上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照到某些瞎逼逼的人眼里顿时震慑力十足,让他们慢慢地不知不觉消了音。
“怎么不说了?”钱宝芳慢条斯理地弹了弹刀面,发出清亮的一声问道。
七婶还记得上次被这家伙砍中的疼,下意识哆嗦了下没再哔哔,后面那些‘亲戚’见此更是说不话来了,如同集体哑巴了一样。
这一幕叫钱宝芳身后帮忙收拾的人群看见了,差点忍不住都笑出声来。
果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钱大叔家闺女这么一厉害起来,以往那些因着钱家夫妻性子和善而欺负上来的家伙,看立马没声了都。
王中华瞧着钱宝芳有真动刀的意思,正想劝一下说因为这些人犯事不值当,他爹就来了。
“这是围着干啥呢?!”王叔一来就板着脸训斥了句。
当然他朝的是七婶一伙人那边,因为对方平时在村里就不是个安生的,不是跟这家闹就是同那家吵,还惯爱欺软怕硬窝里横,是伙棘手的赖头子。
在村长面前,七婶等人不敢造次,只嘟囔着说没干啥,过来看一眼等等。
钱宝芳毫无顾忌地拆台,“叔,他们还想搬空我家嘞,连点活路都不给留。”
村长立时怒颜厉色地跟七婶他们确认,最后不管对方承不承认,他都把人训了一通撵走。
七婶和二叔二婶在走前狠狠瞪了钱宝芳一眼,被她举着菜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吓得三人当即情不自禁地缩回脖子,一个个地溜的比兔子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