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汉中之战(31)(第1/1页)马谡别传
张飞作为刘备攻取汉中的正印先锋,正是用人之际,就向马谡开口,想要把邢道荣要过来当实职副将。
邢道荣跟随马谡多年,一直以护卫自居,但他发挥的作用很大,给马谡培养了不小人才,现在已经被张飞提拔为副将的吴登,就是他训练出来的。
他自己也不是白身,有刘备亲口封的一个副将名位,按照邢道荣的能力和功劳,如果在军中效力,地位肯定还在糜芳、傅士仁等人之上。
马谡心中有些歉然,觉得是他耽搁了邢道荣的前途。
虽然邢道荣不答应,但马谡还是同意了张飞的意见,强令邢道荣进入张飞军中。
安排好邢道荣的职位,马谡就要与张飞告别,刚好刘备派人来了。
来人传达了刘备的命令:让严颜不日前来替换张飞镇守把西,让张飞早做交结准备,前往阳平关参战。
严颜镇守巴西郡数十年,除了张飞以外,确实是镇守巴西的最佳人选。
巴西郡的防守非常重要,刘备调走张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准备让他攻打拦路虎张郃。
张郃与张飞在巴西郡对阵数月,屡战屡败,可以说已经留下了心理阴影。
而刘备等人也认,张飞是张郃的克星,一见黄忠、魏延、赵云轮流出马,都难以撼动坚守不出奏的张郃,这才想着让张飞前来,或许能够逼得张郃不战而退。
一旦张郃退让,刘备占据广石以后,就算阳平关仍然在曹军手中,但他就切断了夏侯渊与阳平关和马鸣阁的联系。
夏侯渊在定军山驻守的军队虽多,粮草也非常充足,但已经成了一支孤军,这是兵家大忌。
刘备就可以专心收拾定军山的夏侯渊,打败夏侯渊,占住定军山一线,居高临下,阳平关就无险可守,就等于整个汉中已经想西川开放门户,随时可以进军。
马谡感觉刘备不愿意因为自己和张飞走的太近,并没有等待张飞,而是单独先到了阳平关前线大营,求见刘备。
刘备对马谡的到来,多少有些意外,但还是非常高兴地召见了他。
当他得知蛮王沙摩柯有意带领整个五溪蛮前来归顺的消息,也非常高兴,但对沙摩柯想要参加汉中之战,并没有答复,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为沙摩柯只能出动五千军马以后,对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的汉中大战,五千军马实在没有大用。
而且还远在荆南的沙摩柯军队,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到沙摩柯领军远道而来,说不定汉中之战的胜负已经揭晓,尘埃落定。
刘备和法正商量以后,认为荆州的安危也很重要,先让沙摩柯按兵不动,随时可以支援荆州,等汉中大战以后再做计较。
张飞随后来到葭萌关,刘备非常高兴,他们兄弟见面,自有一番亲热,但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曹操领四十万大军已经到了长安,如果不能在曹操进入汉中之前,击败夏侯渊,基本与汉中无缘了!
于是,刘备马上召开军议,准备派人前去攻打广石的张郃,拔掉这颗钉子。
黄忠、魏延和赵云,因为久攻张郃不下,心中自然不甘,纷纷站起来请战。
但刘备把张飞从瓦口关调来,自然是希望张飞前往,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不停的用眼光看向张飞。
谁知道,一向好战成性的张飞,这次却一反常态,眼目低垂,犹如老僧坐禅,根本就没有要出战的想法。
刘备一见张飞没有反应,没有办法,只好派魏延领三千军马,前去虚应故事,到张郃寨前邀战。
张飞和刘备的关系毕竟不一般,刘备对张飞不应战非常纳闷,就把张飞单独叫过来询问。
一向大大咧咧的张飞,听到刘备问这个问题,难得出现了忸怩不安你的样子,不停的用一只大手饶头,就是不开口说话。
在刘备的再三追问下,张飞才说出了自己和夏侯渊有约,不能向夏侯渊抢先动手的内情。
刘备猛然想起张飞和夏侯家的姻亲关系,嘴上哈哈大笑,心中却暗自嘀咕。
张飞和夏侯渊私下里竟然达成了如此一个默契,自己这个大哥毫不知情,他对张飞的信任度,又下降了一分。
本来,刘备打下汉中以后,还是想让张飞镇守,一看张飞和夏侯渊的这种关系,让他与夏侯渊相拒,显然有点冒险了!
刘备攻打张郃不下,又不想孤注一掷和夏侯渊展开决战,双方又相持了近一个月,诸葛亮的援兵到了。
诸葛亮接到刘备求援的书信,也是有些犹豫不决。
虽然汉中很重要,但现在有了西川立足,他也害怕汉中战败会动摇西川根本,就征求蜀郡太守杨洪的意见。
杨洪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汉中之地为益州咽喉,是西川存亡的要害,如果没有汉中,则没有西川,这是家门口的祸患;如今的形势,为了攻取汉中,所有男人,都应当参战,就算是女子,也应参加运输,发兵往汉中,军师还有什么疑虑的?”
诸葛亮本来就要发兵前往,听了杨洪的话以后,再无疑义,就集结五万精锐兵马,准备前往阳平关。
当时蜀郡太守法正随刘备北攻汉中,诸葛亮已经上表奏任杨洪兼任蜀郡太守,各项事情都办得很有条理,现在已经他正式任职。
诸葛亮要亲自前往支援刘备,对成都的事情不放心,就让杨洪转任为益州治中从事,主持成都的政务和粮草转运等事宜。
诸葛亮到达葭萌关以后,又出谋划策,和张郃、夏侯渊交战了几次,互有胜负,但也无法动摇张郃和夏侯渊的大军。
刘备的二十万大军,被牢牢拦在阳平关之前。
诸葛亮没有好办法,就叫法正、马谡一起商量,想要延缓曹操进入汉中的时间,马谡献计道:
“要想让曹操暂缓进入汉中,还是有办法的!”
诸葛亮和法正都束手无策,一听马谡说有办法,齐声问道:
“幼常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