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论功行赏(8)(第1/1页)马谡别传

    刘备是汉朝的皇叔,顾忌大义名分,虽然因为曹操把持的朝政,他可以无视曹操发出的各项政令,但对汉献帝这个正统,还是必须承认的。

    刘备口袋里装着的衣带诏,还是汉献帝的亲笔所书,这才是他与曹操对抗的底气所在。

    所以,这次刘备封赏和擢用官员,不能像曹操那样为所欲为,要想让荆州和益州的一班官员都满意,难度可不小!

    刘备掌握的官位,无非是荆州牧和益州牧的下属州郡官员,这些位置,早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益州空出来的那几个位置,根本就不能满足需要。

    好在刘备还有汉献帝亲自册封的左将军职位,加上献帝的衣带诏,刘备也能算是出征在外的主帅,而且是牧守一方的皇亲国戚。

    按照汉朝的军制,作为一军主帅,长期在外镇守一方,有开府建衙的权利,刘备在益州正式建立左将军府。

    左将军府的职位都是有左将军说了算,并不需要朝廷任命,因此,有了左将军府的一些官位,刘备才勉强把手下一帮功臣、降将安置下来。

    刘备拿起了诸葛亮和法正拟定的任免名单,开始审批。

    为了安抚西川官员,刘备特意嘱咐诸葛亮把西川官员的任用放在前面。

    第一个任命的官员,自然是平定西川的首功获得者法正,别看法正并没有出谋划策,但能够给刘备制造一个进入西川的理由,就已经是首功了。

    法正是这次官员任免的主持人,他的职位是刘备亲自指定的蜀郡太守,放在第一位,只是为了彰显他的功绩。

    第二个任命的是董和,董和是忠于刘璋的,从建宁郡带兵前来相助刘璋,他能成为刘备的掌军中郎将,主要还是因为他过人的才华和耀眼的政绩,也是刘备对忠于刘璋的那些世家大族,释放善意的一个信号。

    第三个任命的是许靖,职位是左将军长史,品级和俸禄,大体相当于一郡太守,但权利相差甚大,如果调任郡的太守,也算是擢用。就如同现在省厅的处长,调任县高官一样,肯定是属于提升。

    对许靖的任用,刘备本来是持反对意见的。

    许靖的名声极大,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但他在刘璋准备献城之时,居然想要打开城门投降。

    虽然对刘备说起来也算是有功之人,但对刘备这种讲究仁义道德的人来说,从心里非常看不起许靖的人品,自然想把他晾起来再说。

    但法正亲自找到刘备,为许靖请功。

    因为许靖在那个时候要开门投降,而且还因为投降不成,被刘璋抓起来了,按道理讲,他并没有什么功劳可言。

    对许靖来说,这次叛投就是一个败招,几乎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名声受损,对他这样考名声吃饭的名人来说,最伤不起的就是名声!实在是得不偿失,以许靖的智商,还不至于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其实,这不是许靖的人品不好,也不是许靖一时糊涂,而是法正之计。

    因为马超的投降,成为压倒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刘璋性格软弱,做事瞻前顾后,难以决断,经常拖延日久,法正害怕夜长梦多,万一被人说动,又要坚守成都,事情就变得非常麻烦。

    于是,法正动用了他在城中的棋子,与许靖取得了联系,他定计让许靖在马超攻城之际,配合上演一场叛投刘备的大戏。

    以许靖观人、相人的本事,如此迫不及待都要叛投刘备,因此,这场大戏在成都等于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大小官员,无不对刘备心存敬畏,除了董和随便劝说了几句,再没有人敢出面劝说刘璋继续顽抗。

    法正之计环环紧扣,第二天,法正就建议刘备派使者进城,刘备自然遵从。

    简雍自告奋勇进城劝降,让刘璋没有时间思考,根本来不及改变主意,刘备就兵不刃血得到成都,也等于平定了整个西川。

    此等大功,刘备自然不得不赏,因此把许靖放在功臣的第三位,也是名副其实。

    第四个任命的是庞羲,职位是左将军府司马。

    庞羲是刘璋的亲家,是梓潼郡的实际掌控者。

    但在刘备与刘璋交战期间,他并没有出兵相助,也没有叛投刘备,而是保持中立,按兵不动,在刘璋宣布投降以后,他及时归顺刘备。虽然有墙头草之嫌,但功劳也不小。

    第四个是刘巴,这是刘备早就看上了的人才,但刘巴却看好曹操,一直躲着刘备走,从荆南逃到交战,又逃到益州,但他最终没有逃过刘备的掌心,被刘备任命为左将军府西曹掾,

    第五个是严颜,他虽然是与张飞力战后被擒,但他投降以后帮助张飞平定巴郡,夺得进军雒城的首功,他让张飞立功,让刘备倍有面子,因而深得刘备的喜爱,被任命为左将军府东曹掾。

    第六个任命的官员是黄权,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偏将军。

    黄权原来是牧刘璋的主簿。曾经多次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

    黄权其所以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就是因为他是说刘备坏话最多的人,刘备用他来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不会秋后算账。

    然后是吴懿任讨逆将军,彭羕任治中从事,李严任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其余费观、吴兰、雷铜、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祎、卓膺、费诗、孟达等,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余人,并皆擢用,官升一级。

    因为刘备手中官位奇缺,他又不肯胡乱任命,这些刘璋的旧部,所谓官升一级,都是虚职,实际上就是暂时留任,只是把俸禄加上去了。

    出征西川的功臣,也少不得封赏,排在第一位的是诸葛亮,还是军师中郎将。

    排在第二位的是留守荆州的关云长,被任命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这是刘备特意安排的,并没有按照功劳大小排列。

    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取得进军雒城首功的张飞,被任命征虏将军、新亭侯。

    排在第四位的,是进攻西川的先锋黄忠,他每战都是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屡建战功,倒也名副其实。

    排在第五位的,并不是战功卓著的赵云,而是功过参半的魏延,被任命为扬武将军。

    没有参加战斗的关羽,排在功臣的第一位,而战功卓著的赵云,曾经的刘备军中第三人,一下子排到了第六位,被任命为为镇远将军,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