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乌孙国归顺(第1/1页)奋斗在汉末乱世
草原上的雪首先全都融化掉,鲜嫩牧草从枯叶间冒出来,零星小花点缀其间,一眼望去赏心悦目。
张昀安排杨雄率领所部前往尉头一带,控制住那一带的多座城邑。让牛明留守疏勒城,让挺着大肚子的香玉在城中主持工作。亲率吴忠部、警卫队和斥侯队前往大宛国。大婉小婉也带上,张昀的生活由她们照料。
贵山城大宛国王宫,张昀受到大宛国国王最高礼遇,国王让出宝座,由张昀坐。
张昀赠送国王和大宛国主要官员们玻璃制品,闪瞎了国王和主要官员们的眼睛。在张昀这里不值钱的东西,在那些人眼中却珍贵远超珠宝。
张昀在大宛国巡视了十多天,接见了主要官员,看望了大宛国黎民百姓。
接着率领大宛国五千步骑,向东前往乌孙。大宛国步骑由大宛国骑都尉直接掌控。
乌孙王国大小昆弥皆受大汉册封,东汉末时,由于遭受强大北匈奴的连续打击,国力非常衰弱。
大昆弥王治在赤谷城,国王听说张昀亲率大军前往,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亲率官员带着厚礼,前出一百里迎接。
张昀让队伍扎营,在大帐中接见乌孙国大昆弥。
张昀首先训斥大昆弥没有主动到疏勒城参见之罪,其次表扬了大昆弥远道迎接之诚恳态度。
大昆弥胆战心惊,拜伏在地,不敢说话。
张昀命令大昆弥在前带路,一行前往赤谷城。
赤谷城竟然没有城郭,防卫能力极差,难怪会屡遭匈奴打击,国力越来越弱。
不过不筑城很正常,因为该国风俗和匈奴差不多,生产方式是游牧,百姓没有固定居所,穹庐为室旃为墙。游牧部落不断迁移,疆界时刻发生着变化。
来到赤谷城后,张昀发现没有合适房子入住,就仍然住大帐中。
张昀召见该国相大禄,听取其对国情汇报。
该国有户件的起草工作。
张昀与张弘达成统一意见后,张昀在大帐召开全体军侯以上将官会议,宣布在这一带成立邦联决定,请大家一起讨论。
接着张昀在大帐召见大小两昆弥,向他们宣布成立邦联决定,由张弘向其解释邦联性质及成立的意义,听取其意见。
大小两昆弥听后,完全同意。
乌孙国原来是大汉属国,地位相当于郡,隶属西域都护府管辖。现在参加邦联,地位非但没降,还有所上升,一旦参加了邦联,乌孙国就有了依靠,不再担心外族入侵。现在乌孙国式微,处境艰难得很,当张昀提出邦联制后,他们看到了国家兴盛希望,自然爽快同意了。
张昀写了封信,派大宛国嫡长子携带书信回国,通报赤谷城会议精神,请大宛国国王在约定时间前往疏勒参加邦联仪式。
巡察乌孙国结束后,张昀转往北匈奴原王治务涂谷。
到了务涂谷后,受到所有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张昀在大帐接见所有部落首领,建议成立务涂谷郡,首领中推出一位任郡守,代表北匈奴参加邦联。其他首领当县令,要求他们管理好各部落,假如冬季牧场需要南迁,必须向邦联提出来,在规定区域放牧活动。
北匈奴各部落首领听后,欣喜若狂,他们感到归顺大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反叛,不仅生存问题解决了,而且冬季牧场还能解决。
北匈奴所有部落首领都跪拜在地,连连叩头,对张昀感恩戴德。
一切顺利,使张昀的信心大增,至于还有几个小国,张昀就不准备过去巡察了,只要派人过去,传去书信,这些小国国王就一定会屁颠屁颠赶到疏勒去参加邦联成立大会。
张昀在返回疏勒的路上,商量车师后国人处理问题,疏勒在被匈奴人占领前属于车师后国都,现在车师后国人分散在疏勒以东地区,没有归属的话会导致地区的不稳定。张昀的意见是,成立第二车师国,把车师人一分为二,一部分归二师国管,一部分归疏勒国管。
张昀决定回到疏勒后,就立即筹备成立疏勒国,在成立邦联时,先成立疏勒国和二师国,好处是可以请参加邦联国王见证仪式。疏勒国和二师国成立后,就立即成立邦联,名称为大汉西域国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