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街面上的人多了(第1/1页)农家娇女有点泉

    开元十一年,中秋夜

    自打庆王妃成了质子之后,庆王府就再也没有办过喜事。

    过年过节的喜气都没了。

    十五岁的怀礼,带着十三岁的环礼,出现在院子里。

    两人刚从外祖家吃团圆饭回来,见父王在院子里,看着月亮独自伤神。

    “爹在想娘吗?”环礼问。

    “嗯。”

    “我不记得娘长什么样的了。”

    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年多。

    他与弟弟一天天长大,接触的事多了,也就知道为什么娘不在。

    接触的事多了,见的人多了,也就忘记了娘的模样。

    “你跟我来。”怀礼带着弟弟走。

    两人来到书房,跟守卫说:“我进去拿本书。”

    “书房是重地,世子莫要乱翻。”

    “放心。”

    怀礼进入书房,用油灯点亮蜡烛。

    两人走进内侧,怀礼在一处案桌下,抽出几幅画。

    “这是什么?”

    “娘。”

    怀礼打开画卷,“这是爹这些年画的。”

    “这些都是吗?好多啊!”

    “这里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被爹藏起来了。”

    他是世子,经常被带到书房听政事,或是参与政事商讨。

    偶然间得知这处案桌,知道缸里放着的画是娘的画像。

    自打那件事后,娘亲就像是石头入大海,毫无踪迹。

    无论怎么打听,都打听不到娘亲与妹妹的消息。

    “父亲无法排解心中的悲痛,只能寄情于书画。日日描摹娘亲的肖像,这丹青技艺增加了好些。”

    环礼看着画中人,“真美!”

    “我还能再见到娘亲吗?”

    怀礼不敢应答。

    娘亲被当质子,寄居在魏国,但谁也不知她身在何处,也不曾听到她的消息。

    即便是小姑,也没有娘亲的消息。

    有的人说娘亲死了,被魏国人害死了。

    还有的人说娘亲改嫁了,进入魏国皇宫,成了魏帝的妃子。

    众说纷纭,没人知道娘亲在哪。

    长寿妹妹是否还活着。

    “哥哥,我想娘亲了。”

    怀礼拿过环礼手中的画卷好,“我们拿着画去捏泥人,把娘亲捏出来,这般就能日日与娘亲见面了。”

    “好。”

    …………

    中秋节后第二天,大臣们像往常一样上朝。

    大家都在说说昨夜过得怎么样,看了多少新鲜事物。

    或是说说家中孩子们的孝心。

    这些人里,有一个是特别的。

    那就是庆王。

    自打从隆州回来,庆王就挂着一张冷脸。

    这一挂就是几年,世人都忘记了庆王的笑脸,是怎么样的。

    有人会问:庆王怎么都不笑?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庆王笑过吗?

    将自己娘子当质子送出去的男人,还值得笑吗?

    上朝的鼓声、鞭声响起。

    萧景行率先踏入永安殿,走在前头。

    开元六年的国战,令皇上身受重伤。

    韩佑的反叛,更是伤到了皇上的心神。

    皇上体弱多病,经常卧床不起。

    太子年幼无知,不懂世事。

    只能让庆王成为摄政王,掌管朝中大小事。

    皇上不上朝,庆王代为上朝。

    庆王在皇位下站着,掌印公公大喊:“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小事都是奏给摄政王,在朝堂上奏对也是对,在私下奏对也是对。

    不是特别大的事,朝臣们不想在朝会上启奏。

    坐着说话不好吗?

    非要找罪受,站着说话。

    下朝后,萧景行在永安殿偏殿处理政务。

    如若皇上精神好,还能给皇上说说这些日,朝堂内外的大事。

    没有朋友,没有邀约,没有什么在意的,萧景行在偏殿一坐就是一天。

    无论政事有多忙,他都会按时回家,陪孩子们用晚膳。

    …………

    环礼拿着面人,走出铺面。

    瞧见几个女子,骑马走过。

    当中有少女,有妇人,一个个的穿着劲装。

    稳健地骑马,走过热闹的京都街面。

    “这些是哪家的女眷?女子都能骑马出门了吗?”

    掌柜的躬身说话,“这些可不是哪家的女眷,听说是随商队过来的,来了好几天了。”

    “常常见到她们骑马出行,也不顾众人说什么,我行我素,脸皮厚胆子大得很。”

    环礼笑了笑,“听说我娘也胆大,如若我娘在,必定也是骑马出门。”

    “可不是,若是王妃在,必定也是骑马出门的。”

    环礼不乐了,“我只是说说罢了。若是娘亲在,怎么会骑马出门,自有马车任由差遣。”

    掌柜的说:“王妃年幼的时候,骑的是毛驴。一头听懂人话的毛驴,可神气了。后来骑的是青牛,再后面就是马。”

    “王妃最是爱自由,骑马出门也是会的。”

    “你多说点,我爱听。”环礼笑说。

    掌柜的惆怅叹息,“要说王妃的事,可就多了。今日天色不早,您也该回去了。改日再跟您说说。”

    “行吧。有赏。”

    “谢谢小公子赏赐。”

    这里掌柜的,是当年随着庆王妃,一同进京的东泉村村民,这些年靠着恩露,在京都街头,开了家小铺面。

    想起记忆中的苏三小姐,又是一阵唏嘘。

    只叹造化弄人。

    环礼坐着马车,伸头看街面上的人和事儿。

    “小公子回来了!”

    “嗯,我爹回来了没有?”

    “回了,今日回早了些,怕是在书房考究大公子的学业。”

    “行吧,我去看看。”

    环礼捏着面人,往书房跑。

    进了书房,见哥哥在写字,爹跟一些人商议事。

    那些人见他进去了,都停下不说,纷纷告辞离去。

    “你们都说完了吗?”环礼问。

    “回小公子,都说完了。”

    哪是说完了,只是见小公子回来了,该识趣让些时间给王爷父子谈话。

    手头的事不急,等晚膳过后再来找王爷详谈。

    “爹。”

    “跑到街面上去了?”

    “嗯,放学后去的,没有逃学。”环礼走过去,“街面上多了好些人。”

    “都有什么人?”

    “穿麻裤的,穿花衣的,北方来的,南方来的都有。见有好些女子,她们骑马出门,说话有理有节。奇怪的是买了东西,还跟主家说声谢谢。”

    “卖东西的多谢顾客光顾,说声谢谢也就罢了。她一个买的东西,也说谢谢,这不是主顾倒置了吗?”

    萧景行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