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飞天神舟,初步告捷(第2/2页)大隋第三世

    “便称它为飞天神舟吧!”杨侗看了看那大灯笼,陷入了沉思,这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之灯,对于这个民族有着丰碑性的历史意义…热气球之名完全不符合华夏文明。

    “喏。”

    “这只飞天神舟固然是成功了,但它只是第一代,就仿佛是只小渔船一般,必须把它发展成在天飞行的五牙战船,才能搏击长空,所以我们不能满足现状,需要继续研制和改进。”杨侗望着众多工匠,朗声说道:“而朕没有太多精力来研究此物,日后还要诸位研制出重量更轻、飞行更快更安全、载人更多的二代、三代、四代……乃至第一万代飞天神舟。这种精良的飞天神舟一旦问世,足矣令诸位名留青史。”

    “圣放心,我等定然精益求精,研制出更好的飞天神舟。”一众工匠兴奋的行礼。

    从古至今,名留青史的工匠指掌可数,那都是传说听匠神,他们想都不敢想!

    可如今有了一个成功的飞天神舟,他们要是能它再次完善,说不定也能达到与那公输班、墨翟的高度。

    这等青史留名的好事,谁都不会拒绝。

    “另外,还要根据飞天神舟的特点,为它配一批重量更轻、射程更远的连弩。”杨侗又说道。

    “圣放心,我等必竭尽所能,不叫圣失望!”

    “大家好好干!”杨侗欣然点头道:“朕的奖赏不会少,但不能以次充好。”

    封建时代的最好工匠都被朝廷征召,官营手工业一直占了主导地位,代表了诸多工技的最高水平。这些能工巧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拿着朝廷的俸禄、使用朝廷的原料,设计出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和产品。而在场这些工匠,全是大隋王朝各领域最出色的存在。

    大隋现在的很多新式武器都是这些人研制出来的,只要他们做成绩,杨侗向来是不吝重赏。

    “我等遵命。”诸多能工巧匠凛然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