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三、行使斩龙使之责,将皇上贬为庶人!(一更,元旦快乐!)(第2/3页)病娇毒妃狠绝色
p;lt;r />
<r />
永寿宫里,皇上的呼吸急促如老牛喘气,那些埋在心底二十多年的伤疤,突然被人掀开,依然如当年那般血淋淋。<r />
<r />
卫老夫人从震惊中回过神后,立马明白大护法强行将她请来的目的了。<r />
<r />
她看了眼大护法,大护法神色平常,看来早知此事。<r />
<r />
收回眼的瞬间,她与同样看着大护法的三护法目光相撞。<r />
<r />
两人对视一眼后,看到双方眼中的震惊与了然后,迅速收回眼。<r />
<r />
卫老夫人不知当年往事,她暗中观察了赵国公宁国公以及皇后宁贵妃的神情,见他们均是一脸面无表情。<r />
<r />
看来不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她和三护法了。<r />
<r />
卫老夫人的眸光不自觉移到那个红衣女子身上,透过那层红色的薄轻纱,她隐约觉得那女子有些眼熟。<r />
<r />
还有那身形,也是熟悉得很。<r />
<r />
卫老夫人正要深思,耳边传来太后平静的声音。<r />
<r />
“当年皇上杀死先帝这件事,哀家亲眼所见。”<r />
<r />
卫老夫人倒抽口气,她以为是赵国公或者宁国公等人拿出证据来,没想到却是太后亲口承认。<r />
<r />
那可是她的亲儿子啊!<r />
<r />
卫老夫人只觉身上汗毛根根竖起。<r />
<r />
皇室中人,果然凉薄得可怕。<r />
<r />
“皇上,你将先帝杀死后,心慌之下准备逃走的时候,是哀家拦住了你。”<r />
<r />
太后道“哀家不只拦住了你,还将当时在外面的太监宫女部抓起来处死,不让此事走漏半点风声。对外宣称先帝暴毙,千方百计将此事瞒了下来。”<r />
<r />
“若不是哀家,皇上你早在当年,便会以谋杀先帝的罪名被处死。”<r />
<r />
说到最后,太后语气明显有几分激动。<r />
<r />
当年想方设法要瞒下的事情,要保住的人,没想到二十多年后,她会做为唯一的证人,亲口说出来。<r />
<r />
将她要保的人,亲手推入深渊。<r />
<r />
“这些年来,哀家内心备受煎熬,可哀家从来没有后悔过。”<r />
<r />
太后看着皇上,神情悲愤,字字如泣血,“因为皇上你是哀家的儿子,是从哀家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r />
<r />
“大哥曾多次让哀家以此事来要挟你,让你将皇位传给大皇子,可哀家舍不得,因为你是哀家的儿子!”<r />
<r />
“如今,皇上冥顽不灵,哀家不得不说出实情。”<r />
<r />
最后太后心有不忍,移开双眼,声音带着两分颤抖,“皇上,你别怨哀家。”<r />
<r />
这时大护法突然神色一正,双手拱起高举过头,气沉丹田,大喝一声。<r />
<r />
“有请,斩龙使!”<r />
<r />
卫老夫人心头一惊,叶渺来了吗?<r />
<r />
四处张望之际,只见红衣女子缓缓走上前,揭下帽帷,“本使在。”<r />
<r />
卫老夫人瞪大眼,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叶渺”。<r />
<r />
“叶渺”露出真容不过片刻,又将红色帽帷戴上。<r />
<r />
皇上亦是惊了一惊,“叶三小姐?斩龙使?”<r />
<r />
“正是!”大护法道“正使大人的母亲方婉柔,正是东方家族的后人。”<r />
<r />
“这里另外两位护法可以证明正使大人的身份。”<r />
<r />
他看了一眼卫老夫人和三护法,卫老夫人犹豫了一下上前,“大护法所言不错。”<r />
<r />
那“叶渺”瞧着有些奇怪,但大护法的话没错。<r />
<r />
三护法亦道“方家正是东方家族的化名。”<r />
<r />
大护法往中间一站,气势凛然,“南宫衍听令!”<r />
<r />
南宫衍是皇上的名字。<r />
<r />
大护法一字一字,拉长语调<r />
<r />
“南宫皇室南宫衍,杀害先帝,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罔顾国法,不配为帝。”<r />
<r />
“现请正使大人行使太祖赐下之权利,除下南宫衍身上之龙袍,贬为庶人~!”<r />
<r />
“叶渺”缓步上前,直至皇上面前,“请除衣,皇上。”<r />
<r />
太祖祖令,无人敢违。<r />
<r />
皇上将手放在腰带上,似要解下,下一刻,他突然看着“叶渺”道“如果朕说,朕没有杀害先帝呢?”<r />
<r />
“叶渺”楞了楞,下意识往大护法的方向看了一眼。<r />
<r />
“太后娘娘已经亲口说出当年实情,如果不是皇上,那是谁杀的先帝?”<r />
<r />
皇上微微扭头,目光深远地看向太后。<r />
<r />
“先帝不是朕杀的。”<r />
<r />
“杀死先帝的人,正是太后娘娘,朕的母后。”<r />
<r />
所有人大吃一惊。<r />
<r />
“皇上,请慎言!”赵国公大声道。<r />
<r />
“母后,”皇上幽幽道“当年儿臣失手将父皇打伤,心神大乱想要逃离之际,母后带人赶到,抓了知情的宫女太监,并安抚儿臣,表示一切有母后在,绝不会让儿臣死。”<r />
<r />
“随后母后派人将儿臣送回东宫,儿臣第一次杀人,还是杀的自己的父皇,心情始终无法平静,于是又悄悄去了太和殿。”<r />
<r />
“哪知在外面的时候,儿臣听到里面传来父皇微弱的求救声,他在求母后召太医过来。”<r />
<r />
“儿臣当时害怕不已,不敢进去,悄悄的从门缝里往里面看,结果看到母后拔下头上的金钗,狠狠地刺入了父皇的脖子,直到父皇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r />
<r />
“儿臣吓得差点尖叫出声,怕被母后知晓,死死捂着嘴回到了东宫。”<r />
<r />
“母后说,因为儿臣是母后您的儿子,所以母后您将此事瞒下了。”<r />
<r />
皇上看着太后惊恐的神情道“儿臣想告诉母后,当年的事情,儿臣都知道了。”<r />
<r />
“是母后您在后面出谋划策,让父皇毁了阿甄的一生,也毁了儿臣的一生。”<r />
<r />
“可您是儿臣的母亲,儿臣想为阿甄报仇,可儿臣怎么能大逆不道,亲手杀了一心为自己谋划的生母呢?”<r />
<r />
“自小到大,母后对儿臣的好,儿臣一直记在心里,儿臣软弱,下不了手。”<r />
<r />
“所以儿臣只能疏远母后。”<r />
<r />
“可现在,母后既对儿臣不仁,儿臣也无须对母后慈悲了。”<r />
<r />
“先帝,是太后娘娘杀的,朕亲眼所见。”皇上道。<r />
<r />
万寿宫里,再次静可闻针。<r />
<r />
这次不只有卫老夫人和三护法大吃一惊,所有人都惊了。<r />
<r />
宁国公也好,赵国公也罢,甚至皇后和宁贵妃,都只知道当年先帝之死,是皇上为了裴甄报仇,激愤之下,失手杀了先帝。<r />
<r />
可万万没料到,他们会从皇上口中,听到另一个版本。<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