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鉴赏(第2/2页)独臂游侠传
的涵养中只是“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当中的无奈与苦涩欲言又止,意蕴悠长。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爱情的细腻与涵养。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此处二人虽未见到,但是将来不忘此情,二人总会相见,给这段相思画上一个着落,最后说道此情之寄托与心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总结
《长恨歌》以通篇叙事(用赋)的方式来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祖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产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因此有开元治世;晚年荒淫无道,因此有天宝乱世。诗人面对这种具体现实,对这位天然尊长形成了矛盾而复杂的感情,有时颂美怀念,有时批评斥责,《长恨歌》则兼而有之。这是由诗人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所决定的。在创作中,作者打破了他写讽喻诗所坚持的“其事核而实”、“不为文而作”的规则,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并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其中严密自然的叙事方式,起承转合模式是具有极高功力和艺术成就的,在描摹铺陈方面继承了南北朝以来华丽艳美的辞藻风格,具有典型的宫词意义特征,由于描摹铺陈生动形象,印象华美是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的;然而《长恨歌》作品本身辞藻过于华丽,虽然以其蕴含的丰富感情为内涵所以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但是其文风浮艳后世晚唐诸家所写诗词中没有《长恨歌》一般的真挚情感和时代价值,逐渐沦为追求文字浮艳,内容空洞的辞藻;但是也令诗歌风格转型为更加细腻纤。但就白居易本人而言其诗赋功底绝属一流。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诗大序,诗经,长恨歌,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