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少年(第1/1页)重生之女将星
当年肖珏带着南府兵去往荆州,世人虽知肖二公子文武双绝,可到底年少,当不起重任。赵诺乃荆州节度使,好色贪财,不学无术。肖珏初至荆州,便不将肖珏放在眼里。时常轻慢玩笑,十分无礼。这也罢了,荆州一战中,肖珏带兵上战场,赵诺在后方贪生怕死,错误指挥,延误战机,使得众多兵士无辜阵亡。肖珏见他如此张狂,便令人将他捆绑起来拿下。
赵诺父亲乃兵部尚书,他自己又在荆州呆了多年,自然有无数人说情,来人不乏高官贵族,威逼利诱,不过是欺肖珏年少,在此举目无亲。
“他可是荆州节度使,他爹乃户部尚书,朝中多少人与赵家交好,你得罪了他,日后寸步难行!”
肖珏不为所动,只轻蔑一笑道:“不过尚书便如此猖狂,就算他官拜宰相,本帅也照斩不误。”
三日后,肖珏带兵包围了赵诺的府邸,将赵诺推到阵亡士兵的碑堂下斩首。
“赵家其实与肖家,与程家还是沾点亲带点故,”程鲤素回忆道:“那个赵诺,按理说,和我们当是有些亲戚关系的。我娘当时还亲自写信去求舅舅网开一面,做事留一线。”
“不过舅舅没听就是了。”他笑了笑,有点无奈,又有点骄傲的样子。
“肖都督如此行事,不怕有人在陛下面前挑拨吗?”禾晏想了想,“陛下也会心生不满的吧。”
“不愧是我大哥,问的问题同我一样。”程鲤素开怀道:“我也觉得我舅舅此举太轻率了些。”
后来很久以后,那少年已经收起风流佻达,变得内敛而沉稳,变成高高在上的右军都督,程鲤素问:“舅舅,你就不怕陛下因此对你生出隔阂?”
青年正在看书,闻言只是哂然一笑,淡道:“他不敢。”
皇帝不敢,而不是,臣子不怕。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纵然朝堂之上权臣说尽他的坏话,户部尚书上金銮殿一封一封折子请求治罪,最后也不了了之。实在是因为,肖珏带着南府兵,势如破竹,将南蛮打的节节败退。
正值用人之际,一个已经死了的节度使,一个万里挑一的将才,宣文帝又不是瞎子,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只是,文宣帝不敢治肖珏的罪,不代表朔京城里不传出流言蜚语。户部尚书赵通和肖珏的梁子就此结下,与赵通交好的人家自然见不得肖珏好。而本来和肖家关系不错的人家,也不约而同的疏远了肖珏。
一来是他性情冷漠严苛,对着自家亲戚都能下令斩首,不留情面。二来是他为人张狂,连陛下都不放在眼中,日后难免得罪旁人,指不定哪一日就连累了周围亲朋。
程家和肖家因着是比较近的亲戚关系,倒也不至于就此断了往来,只是,比起肖珏来,他们更喜欢和肖璟交往。
“我娘让我莫要和小舅舅走得太近,”程鲤素道:“说他不念亲情。”
禾晏想了想:“肖都督不是那样的人吧。”
“我知道啊。”程鲤素笑道,“我一直都知道。”
肖家两位公子,大公子清风朗月,谦逊温和,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更友善热心,光风霁月的不行,人人都爱。二公子容貌才气出色绝伦,不过大概是为了公平一点,性子便不怎么讨喜了。
何况经过怒斩赵诺一事后,肖珏“玉面都督,少年杀将”的名声传出去,旁人便更不敢仰视。这其中固然有赵通的推波助澜,但肖珏本身,也留下了不少让人传言的话柄,譬如说当年父母下葬时一滴眼泪都没流,忙着上金銮殿陈情争兵权,连头七都没过就走了,扔下肖大公子一人收拾这堆烂摊子。
每次亲戚们逢年过节聚在一起,他也不爱和人说话,只匆匆见个面就走。
程鲤素还记得,那是一个夏日,大舅母白容微在府中招待程家来的亲戚,做夏宴,肖家如今人丁稀少,难得有这般热闹的时候。
程鲤素也跟着一起去了,那时候肖珏已经被封封云将军,得了赏赐,刚过十也很好,不过最后陪着肖夫人的,却是肖璟。
“我娘私下里告诉我,她其实有些怕怀瑾。”肖璟说到此处,似乎有些好笑,“她后来索性便不刻意去找怀瑾说话,两人相处,总是十分客气。”
“怀瑾其实很可怜。”肖璟的笑容难过起来。
“我爹性情冷硬,待怀瑾并无半分宽容,我后来才知道,他在山上受了不少苦。他不说,我们都以为他过的很不错,换了是我,我大概撑不了多久就逃走了。”他自嘲的笑起来。
白容微安抚的拍了拍他的手,“胡说,你也能做得很好。”
肖璟想起肖珏刚从山上下来那年,他问这个弟弟,“山上如何?”
少年伸了个懒腰,轻描淡写的一笑,“还不错。”
“还不错”三个字,藏尽了他吃过的苦头,留给外头的,只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肖二公子。
“旁人说严父慈母,我爹待他严厉,我娘却又没常在他身边,后来总算回来了,却又因惧怕他而过分客气。我娘以为他喜欢吃甜食,便常给他做桂花糖,怀瑾每次都吃个干净,连我都被骗了。后来他身边的亲随说,怀瑾原来是从不吃糖的。”
“因为这是娘能表达的爱他的方式,所以他便吃了,纵然不喜欢,纵然也没人问过他,他究竟喜欢吃什么。”
白容微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我虽是他的大哥,却好像从未帮到他什么。旁人总说他无情无义,不如我如何,却不知,我今日之所以可以做光风霁月的肖大公子,正是因为他替我承担了许多。这个道理我懂,他也懂。”他苦笑起来,“我如今,倒是非常后悔当年父亲没能让我从武,若是我没有做文官,许今日扛起肖家重担的,就是我了。怀瑾也不必为外人误解。”
“我们都知怀瑾一片苦心。”白容微轻声道:“爹娘也会知道的。”
肖璟看向祠堂上的牌位,他道:“幼时怀瑾和母亲不甚亲近,三天两头往外跑,其实他是把母亲放在心上的。”
“我娘生性胆小,容易受惊,最怕打雷。每次打雷的时候,怀瑾若是在府上,便会找个理由去娘房间里坐坐。娘每次看见怀瑾,想着和怀瑾如何相处,便将打雷一事忘了。等雨停了,怀瑾再离开。”
“我起初不明白,有一次打雷下雨,我同他都在外面,他却突然说有要事在身必须回府。待回了府,却又说想吃桂花糖,母亲忙着为他下厨,我突然明白过来,怀瑾这家伙,不过是怕母亲因雷声受惊,故意寻个借口回来罢了。”
白容微听到此处,也跟着笑起来,摇头道:“怀瑾真是……”
“可惜母亲到死,都不知道怀瑾对她的心意。”肖璟涩然道,“若是知道,或许今日也不会是这个结果。”
白容微用力握住他的手:“母亲在天之灵会明白的。”
“母亲生前他陪着母亲,死后亦是。只要他在府上,但凡打雷下雨,他都会来祠堂陪着母亲。”肖璟微微一笑,“这是秘密,我没有告诉别人,我想怀瑾他,也不愿别人知道。”
肖珏太骄傲了,他做这些事如绵绵春雨,润物细无声,倒也不苛求是个什么结果。可到头来,认真一想,便觉得他是被亏欠得最多的人。
“所以你才说,若是今日他在朔京,他也会来祠堂陪着母亲的。”白容微恍然。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肖璟笑道。
香炉里的烟浮到半空,慢慢的散开了,了无痕迹。过去的人已成为过去,那些未出口的关怀和陪伴,从此再也没有了解释的机会。
“如璧,你要知道,”白容微拉过肖璟的手,温柔道,“怀瑾做这些事,就是为了保住肖家。如今怀瑾远在凉州,徐相一党仍视肖家如眼中钉,你更要打起精神,不可让怀瑾的努力白费。”
肖璟微微一怔,随即笑了,他道:“我自然知道。”
“我知道你心疼怀瑾,”白容微放柔了声音,“但我也心疼你。怀瑾承担的多,你又何尝不是?徐相明里暗里打压肖家,遍寻你的错处,你在朝中步步谨慎,又岂能轻松?”
“你不用担心,”肖璟笑道:“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白容微怔然片刻,也跟着笑起来,“你说得对。”
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朔京的院子淋湿了一片土地,千里之外的凉州,亦有人倚窗出神。他青丝垂在肩头,如绸缎光滑冰凉,神情亦是淡淡,远处传来萧声,不知是谁在吹故乡的小调。他听着听着,便轻轻的笑了。
这笑容带着些自嘲,又有些寂寥,片刻后,他将窗掩上,隔绝了窗外的一片夜色。
屋里的灯火缓慢跳动,映出他如星的瞳仁,桌上摆着的一长条木盘,里头零零散散堆着些米粒,米粒不同地,便插着用红色角布做成的小旗。
沈瀚、梁平等一众教头都在屋里,围在桌前,盯着肖珏的动作。
“都督,这些就是插旗的地方?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青年身姿如玉,手持棋子,点着最上头的一面红旗,“七日后,白月山上争旗。”
------题外话------
舅舅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