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真相显现(五)(第1/1页)毒凰归来:邪帝太腹黑
自从沈老太爷沈拓被封为顾宁侯后,沈家日益昌隆。不仅子孙后代增多,每年所需的花费也增多。沈家人口一增多,每个人按月领得的月钱也就随之减少。
虽然在沈家不愁吃不愁穿,但手里无银两,心里头总觉得不舒坦,憋屈得慌,浑身不得劲。所以,各院主子总是想各种法子巧立名目伺机揽钱,或者是将女儿嫁个好人家能得不少的聘礼钱。
这时知道大小姐沈,要去万福寺的万花林参加赛诗会,就一窝蜂地全挤过来了。有的人的目的是:为了去万花林旁边的赛诗会,展示自己的才情与美貌。想提前相看人家,找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如大房二小姐沈瑶、大房三小姐沈怡、二房大小姐沈晴、二房三小姐沈冰、二房四小姐沈雁。
有的人的目的是:纯粹是为了凑热闹,如果能出去游玩就更好了,没有其它特别的目的。如大房庶出五小姐沈薇、大房乔姨娘乔纤纤、二房大少爷沈星染、二房二小姐沈玲。有的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她们的女儿梦想成真,才来找沈的。如大房赵姨娘赵莹莹、二房梅姨娘梅云、二房谢姨娘谢怜兰。
总之,不管一开始她们的目的是什么,但大家伙齐聚三层阁楼,差点闹出人命确是事实。
为什么,她们都来找大小姐沈而不是找其他人勒?因为在沈家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她们的女儿只有跟着沈才能出门。她们的女儿因为是庶女,沈府所以管的比较严格。
没有顾宁侯府老太爷沈拓或者谢老夫人的手谕,严禁私自外出,一旦发现私自外出则严惩不逮。
沈家是百年书香名第,绝不会允许出现宠妾灭妻、庶比嫡贵的情况。因此,姨娘们、庶女间相互之间如何争斗,都绝不会牵涉到夫人、嫡女身上。
荷花亭落水事件,最终惊动了顾宁侯沈拓及其夫人谢淑兰,同样惊动了顾宁侯府的其他(她)几位主人。他(她)们了解完“荷花亭落水事件”的前因后果后格外生气,之后就一直在商量该事件参与人员的处罚结果。为此将出发去万福寺参加赛诗会的时间推后,他(她)们足足商量了两个个时辰到了上午十一点才得出结果。
商量的最终的结果是,颁布严禁令:一、严禁所有参与闹事者,均禁足两个月,只能在自己的院内呆着,不能随意去其它地方。二、所有参与打架闹事者,需在沈家祠外跪上三天,期间不许进食,除如厕外,期间不准擅自走动,有专人看守。
三、所有参与打架闹事滋事严重者,两月之内抄写完一万遍《法华经》、《道德清心经》,抄写的字迹需工整好看,抄错一字全部重抄。四、所有参与者需在一月内抄写完一万遍《女则》、《女史》,并在一月末于侯府当家主母王敏茹的书房默写完《女则》、《女史》,否则重新抄写一万遍再默写。
五、
情节较轻者,只需禁足一月。小姐需要默写完《女则》、《女史》,这项条令主要适合我。
而二哥沈星染需要将所有的四书五经及要科考的书籍都默写出来,默哀!这项禁令主要针对打架闹事严重者,禁令非常严格。
但这项禁令的执行日期是一周后,因为明天万花林赛诗会将有一场大事发生,我不会允许事件朝着李师师的有利方向发展。且这次落水事件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前世并没有发生,我不会再允许出现我不能掌控的事情发生。
于是,我不停地在老祖宗,也就是我的嫡亲奶奶面前做小卖乖,可谓撒科打诨无所不用其极。在我的母亲面前,就不停地唉声叹气,当着她的面默默抹泪,不停地发誓要改正改好。
总之,凡是能使的各种方法都被我使便了,搞得其她人都烦了。最后,奶奶、母亲都拿我没有办法了,再加上这次事件我的情节比较轻,犯得不算大事,就答应帮我求情了。最后奶奶在爷爷面前帮我不断地求情,母亲在父亲面前帮我发誓作保证,最终将禁令的执行日期拖延至一周以后。
不过,想到到时万花林赛诗会顾宁侯府的小姐只有我一个人参加,那我一个人去就没什么用了。而且那些闹事打架的人听到的消息,还是我命贴身侍女故意漏出去的。没有她们参加万花林赛诗会,我的计谋怎么能够成事,怎么能够帮我隐藏信息嘞。
之后,我又去父亲的院落寻找父亲,并在他的面前,为大房的庶女小姐们担保不再犯事。去二房二叔的院落寻找二叔,在二叔的面前,为二房的庶女小姐们求情。因为,我不懈的努力劝说求情,最终她们的惩罚日期被我拖延至一周后。
不过惩罚日期拖延至一周后的条件,就是所有打架闹事落水的人,都要在禁足的一个月之内,在各自院子里加抄完一万遍金刚经心经,不抄完不能出去。默哀!不知道她们知道我这么用心地为她们求情,是为了利用她们,她们还会不会感激我。不过,她们也有好处可得,最起码是可以摆脱她们前世的悲苦凄凉的命运了。
因为现在是六月中旬,,有好几个人落水被救上来后,都没有什么事了。除了一开始呛了几口水,差点淹死之外,其它都没什么毛病。经顾宁侯府的大夫诊治后,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万福寺参加赛诗会了。
落水的分别有:大房二小姐沈瑶、大房三小姐沈怡、二房大小姐沈晴、二房三小姐沈冰、大房赵姨娘赵莹莹、大房柳姨娘柳若汐、二房梅姨娘梅云、二房谢姨娘谢怜兰。
前世沈家在我死后第二年,因被人诬陷与燕王冷澈联合谋逆造反,最终导致整个沈家九族被满门抄斩,连嫁出去的女儿及其女婿家族也不能幸免。
整个沈家的族人,从此没有留下一人,沈家就此没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后,再没有姓沈的人存在世上。沈家何其悲惨,沈家族人一生为国为民,竟落得如此下场,可叹
可悲啊!
而燕王冷澈,(原燕王世子冷轩,于二十四岁死亡,后其弟冷澈继承“燕王”爵位。)一开始并没有反意。后因为有被左丞相府李家及诸王旧部联手诬陷制造的假证据,皇帝萧爵又正有削藩收回镇北军兵权的意思,遂将燕王府所有人都下了狱。
因为对皇帝萧爵做法的寒心,方才心出反意。他用材草,在监狱的墙壁的角落上写了封信留给皇帝萧粼,信中写道:“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封信一直用材草阻挡着,平时不翻开材草根本看不到。
等到燕王冷澈逃狱出去后,有狱吏送新的犯人进入这间监狱坐牢时,狱吏一不小心翻开材草,才发现了这封信。当皇帝萧爵听说了这封信里面的内容后,被气得都吐血了,生了一场大病,养了好久才养回来身体。不过自此,萧爵郁结在心,常常感到胸闷不适。他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燕王冷澈做事有先见之明,率先将燕王府众人转移,自己留守燕王府坐好两手准备。皇帝萧爵派人去燕王府捉拿燕王府众人时,只有燕王冷澈留在府里。
燕王萧澈,被捉入天牢后,燕王的部下纷纷将左丞相府李家及楚王旧部,联手诬陷燕王与沈家密谋造反制造的假证据公之于众,并将皇帝萧爵参与此事的事情也公之于众。
这件“谋逆案”的真相被公布于众后,导致整个北齐朝举国哗然,百姓人心惶惶,朝政混乱不堪。皇帝萧爵,乱杀沈家忠良,构陷燕王谋反,亲信恁臣,是为北齐朝的昏君。百姓再也不相信皇族,对于皇帝的命令,都听之任之,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燕王冷澈被救后,领着二十万大军,打着“清君侧,锄奸妃”的旗号,在西北地区起事造反。各地掌握实权的诸侯、将军纷纷响应这一号召,他们也想分一杯羹。而南部梁朝自己的内乱,都还没解决也来掺和此事。而北齐朝从此内忧外患,长大数十年处于战乱之间,最终于一百年后灭亡。
其实北齐朝灭亡前就已经有征兆了。征兆一:萧氏皇族醉生梦死,下层百姓苦不堪言。整个萧氏皇族,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贪图享乐,醉生梦死。农民们揭竿起义的时候,北齐朝已经没有可以镇压起义的力量了。征兆二:朝廷乱加税收,横征暴敛。
随着北齐朝发生燕王冷澈造反事件后,各地的越来越多。皇帝萧爵为了获得兵权的支持,不断从全国各地征收士兵,为了养活这些士兵,需要巨大的财富支持。
于是,开始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名目征收赋税,导致百姓负担加重苦不堪言。征兆三:人心浮动。
战乱爆发后,整个北齐朝思想混乱,人心浮动聚不到一块。正所谓人心不齐,万事无成。征兆四: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北齐朝灭亡前,出现了大批歌功颂德的官员,而统治者不思反省,以好话、假话麻痹自己,最终导致了北齐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