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问三答(第1/1页)村色撩人

    山路上漆黑一片,唯有点点的星光洒下。

    钱琳驾着牛车前行,李少安和陈保中则是相见恨晚,相谈甚欢。

    陈保中满怀期待地望着李少安,笑问道:“少安,你这三点,自上而下是何意思?”

    李少安恰逢书生意气,挥斥遒的年纪,直言不讳道:“上指的自然就是上头的意思,扶贫脱困是任重而道远的大计,然而上头的政策政令一刀切,这就是粗放式的扶贫,长期以来针对性不强,只是简单的补助补贴,没有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的做出扶贫政策。”

    “哦,那你倒是如何更好的扶贫?”陈保中很有兴趣。

    李少安对答如流:“与粗放式扶贫相对的就是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大环境、不同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实施准的扶贫政策,简单来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落实到户。只有准扶贫,才能够变输血为造血,从根上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陈保中沉默了半晌,呆呆的看着李少安,没有想到这样一番真知灼见,居然是从这样一位身上还带着书卷气的大生嘴里出,实在是后生可畏。

    “少安,听你这一番话,我可是对你刮目相看。”陈保中先是赞扬,继而又问道:“你所的由里及外,又当如何理解呢?”

    “里,就是铁山湾的内部环境,而外指的就是外面的世界。”李少安道:“铁山湾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信息落后,与外部交流困难,享受不到周边城镇发展带来的红利,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李少安这一番话,又到了陈保中的心坎里,他今天之所以要从岔路口走进铁山湾,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亲自体验一把这条崎岖山路到底有多么的不便。

    钱琳虽坐在前面赶牛车,但也听着身后两人的对话,听到李少安起山路不便,忍不住点头赞同,“少安哥的一点没错,平时哪家那户的粮食要拿到外面来卖,或者是像咱们现在这样去县城里买化肥,一进一出都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钱琳深有体会,除了生活上的不便,在就医上更是要命,犹记得那天突发高烧,李少安还准备背着她连夜赶到镇上求医。

    陈保中眉宇紧皱,不乐观道:“看来这条崎岖的山路就像是一条锁链,拴住了铁山湾的发展。”

    “少安,依你之见呢?”

    “道路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一条便通畅的道路,铁山湾才能迈开步子,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

    “的好!”陈保中拍手道:“以我的看法,这铁山湾要想摆脱贫困,要走出的第一步就是解决这条山路。”

    这时钱琳又插话了,摇头叹道:“修路哪有那么简单,前年村里就提过修路这事,请了工程的人过来,粗略一算,要让铁山湾和外面通上水泥路,需要二十来万。大家一听要这么多钱,也就没人再提此事。”

    二十来万,在当时可以是一个天数字了,一户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三百块左右,而铁山湾一共有两百多户人家。即便是村人把一年的收入部上缴,那也还差得远。

    再,一大家子人要吃饭要上,还有生老病死,哪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舍得掏出这么多钱呢。

    “修不了水泥路,咱们就修石头路,这样花不了太多钱。”陈保中道:“可以请挖机,将山路扩宽拉直,遇到陡坡急弯的地重新开辟路线,起码让这条山路可以跑汽车。”

    “陈大哥,你的法倒是不错,但是这么大的事,总得有人牵头才行。”钱琳道。

    陈保中道:“村长呢?不是有村长吗,那就让村长来牵这个头,组织大家集资修路。”

    钱琳表情中带着鄙夷,道:“村长黄云龙根就指望不上,他巴不得不修这条路呢。前年修路这事也不是他提的,是村里许多户一起去村委反应,迫于无奈黄云龙才去请工程的人来测量。”

    “这又是怎么回事?”陈保中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村长竟然不起带头作用。

    钱琳道:“铁山湾贫困户占了大多数,但是也有不少搞得还不错的大户,这些人都急着往外跑,要不是在外面镇上买了房子,就是在雪峰金矿那边安了家,谁都不愿意在山里待着。”

    “这些人把房子买在了外面,平时很少回村,自然对修路的事情不积极。这些大户不愿意交钱,集资的事情就没办法进行下去。黄云龙也就懒得管这个烂摊子。”

    陈保中摸了摸鼻梁,低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修路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少安,你的这第三点从公到私,又怎么理解呢?”

    “现在改革开放,人民公社、大锅饭、大寨这些西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许多人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依然停留在以前的老思想上,对种田种地没有积极性,还想着以前吃大锅饭的日子。”

    “那你的这一点又该如何改变呢?”

    “响应号召,用先富来带动后富。”李少安自信道:“简单点,就是我先富起来,然后带动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好一个先富起来!要的就是你这份舍我其谁的气势。”

    陈保中对李少安青眼有加,更是对他这句话衷心地感到欣慰,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胸襟和眼界,有这等人中龙凤,何愁铁山湾不能改天换地,日新月异。

    “少安呐,刚才听你了这么多,每一条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得很好!”陈保中微笑道:“可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你忘了。”

    “什么?”

    “上至国家,下至乡村,一个地要谋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

    “人才?”

    “没错,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

    陈保中激动无比,连话的声音都变得高亢起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赶上现在改革开放,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正是你们这一批有志青年展现自己的最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