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以后的战略(第1/1页)明威天下
()
粮食是当今最为重要的物资,可以,谁拥有足够的粮食,谁就有可能得到下。在这样的前提下,任谁都会坐不住,到时就是一些不想插手的家伙,也会被迫要派人前来争抢粮食。 所以,毛龙秋收这些粮食绝对会引来众多的势力前来夺取。毕竟,谁也不想让这些西被自己的敌对势力得到。 洪承畴听了毛龙的话,他立刻更加感觉到压力山大。一番迟疑后,他开口问道:“你可有万的应对办法?” 毛龙耸耸肩膀:“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走一步看一步就好。最多到时又是场面无法控制的话,我们完可以舍弃一些粮食,然后用来让那些势力去自相残杀。或许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利,坐收鱼翁之利。” “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的前路依旧艰辛啊!”洪承畴显然无法像毛龙那样坦然,他轻叹一声告辞离去。 毛龙走出船屋之时,崇祯的游船此刻已经离去,滔滔的黄河水上,再见不到任何的船影。 “庄夜香,掉头返航。”毛龙高声大喊,吩咐正在三楼陪着陈澜的庄夜香。 五之后,毛龙等人安然回到了叶县。 毛龙刚进毛府,管家当即给他送上一封两前就已经送达的信封。 扫了一眼,毛龙发现居然是陈继盛让人送来的。他不敢怠慢,当即回到书房打开观看。 庆幸的是,陈继盛居然顺利接到了孔有德以及尚可喜。据他所言,还与皇太极的手下大战了一场,杀敌四百余人。 毛龙看完信,就着火烛把信给点燃,直接烧成了灰烬。 孔有德与尚可喜顺利归来,毛龙的手下便意味着又多了两个可靠的大将。无形之中,他的实力便又增加了一些。 “该是招兵买马的时候了。”毛龙突然自言自语了一句,转身离开了书房。 虽然他在洪承畴的面前表现得无所谓,可到底,河南境内在秋收的时候,必然会碰上很难逆袭的危机。如果不乘早做好准备,到时候很有可能会让毛龙焦头烂额。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被各势力所包围,毛龙必须得争取在秋收之前,打破目前这样的困境。 此时已经是深夜,洪承畴的房间却依旧亮着灯火,在门外,毛龙便可见他的身影。 敲门声随后响起,洪承畴前来开门,见是毛龙到来,示意他进屋后便又合上门。 “这么晚了还有何事?”洪承畴回到自己的书桌旁,开始收拾书桌上的书籍。 “都这么晚了还看书,不早休息。”毛龙随意的找地坐下,斜眼看着洪承畴收拾,轻言道。 “如果你是来这些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请回,我现在就要休息了。”洪承畴头也不抬的言道。 “怎么?我就这么不待见吗?”毛龙满不在乎。 洪承畴收拾好西,坐了下来,望着毛龙:“有什么话就直吧,别拐弯抹角了。” 毛龙呵呵轻笑两声,然后拿出一张手绘地图直接摊开在洪承畴的书桌上,指着他特意标记出来的地,:“我要在十之内拿下这个地,告诉我,现在我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用?” 洪承畴微微一愣,然后仔细看了毛龙所指的地,居然是山省? “十之内你就要拿下山,这根就不可能。”洪承畴当即惊呼起来。 开什么玩笑,山向来民风强悍,也是北重要的兵源地。可不比河南或者陕西,凭目前毛龙的实力,或许两三个月拿下山还有可能。 至于十,完就是在做梦,根就没有完成的可能。 “还有,好端端的怎么就想到要去攻打山?现在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战事才对,保存力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大乱才是啊!”洪承畴完被毛龙此举弄得云里雾里。 “打山就是为秋收做准备。”毛龙一脸认真。 “准备什么?”洪承畴愣了一下,追问。 “准备退路,山临海,而海上不仅可以做为退路,更可以当成我们的贸易路线。只需打造一支海上船队,便可扬帆出海与别的国家进行贸易。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得到需要的任何西。” 占领河南是为了寻找种植粮食的地,但要到贸易的地,当属山。毛龙的目光向来都没有停留在陆地上,至少在短期内,要想在这纷争的陆地上发展起来,两个字‘太难。 而从海上便不同了,只需解决倭寇的骚扰即可,而这只需打造一支足够庞大的舰队,便可做到。比起陆地上的战乱以及无数的灾**,两者谁高谁低已经很明显了。 洪承畴显然没有毛龙这样的见识,毕竟大明向来都实行禁海,尤其是自郑和下西洋之后,海上的辉煌已经不再。而近些年又因为内乱,再加上倭寇的频繁骚扰,海禁更加严密。 导致现在整个大明的人都谈海色变,更对海外的事情一无所知。 “海外的贸易真有那么好?”洪承畴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毛龙。 毛龙却突然发出一声感叹,然后沉重的:“锁关闭国久了,连你们这些人都不知外面的世界,更何况是现在的百姓。” 停顿了一下,毛龙还是跟洪承畴解释道:“别的我不多,郑和下西洋的事情,相信你也应该知道。当时的盛世怎么样?” 洪承畴愣了一下,然后陷入沉思当中。毛龙一点也不急,干脆又坐了下来,然后安静的等待着。 许久后,洪承畴回过神来,他不再有任何的疑问,直接言道:“现在我们有正规军八万,兵五万,三万是新招入的,还未真正的上过战场。而除此之外,便只剩下两万正在接受训练的新兵,总共合计起来便是十万兵马。” 十万兵马听起来不少了,然而对于眼前的毛龙来却远远不够。他迟疑了片刻追问:“那目前可以任意调动出征的又有多少兵马?” 洪承畴想都不用想,直接言道:“不到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