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章 来自武昌的命令(第1/1页)大明钉子户
王看了看董宛,据她历史上是在二十七岁时累死的。这样的青春年华早逝,唯一原因就是病死的,据肺结核有潜伏期,最短的是几个月,长的好几年,甚至一些病毒携带者终生不会发作。既然是累死的,很有可能是劳累造成肺结核急性发作。
董宛头点的如鸡啄米,知道母亲的病有的治,她能不认真吗?
“刘处长,把病人送到登陆舰医务室吧,这里不适合病人居住。”王看了看这里的居住环境道。
在后世像这样的传染病,都是要住院治疗的,让毫无医卫常识的董宛照顾病人,王认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登陆舰目前停靠在距离苏州六十公里的太仓附近江面,舰上有完备的医疗设施和医护室,不过那是给天策军使用的。
刘仲基看了看容颜娇丽的董宛,心里立刻就明白了,他点点头道:“是,司令!”
刘仲基下去安排了,王对董宛道:“宛姑娘,我建议你离开烟花之地,以后就跟着官吧。”
“啊!”董宛一转念,脸就红了,低着头轻声道:“宛蒲柳之姿,却得大人垂青,那是宛的福分,奴家愿意侍奉大人一辈子。”
抛开王为董宛出头除掉朱统锐不,就以王如此年轻就有现在的地位,那也是董宛这样的人梦寐以求的良配。
王感觉气氛有些不对,董宛的口气也不对,再看董宛低着头做羞怩状,两只晶莹的耳朵都红了起来,这才知道董宛误会了。
“咳,咳!”王有些尴尬地道:“宛姑娘,我跟着我是为我工作,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你还不知道吧?柳如是姐已经是我们天策军的随军记者了。”
王让董宛为自己工作,不是突然蹦出来的想法。
像柳如是、董宛这样的艺术工作者,其实一个个的都有很高的化水平,这在明朝这样一个识字率很低的社会里,她们都可以被称为高级知识分子。
因为她们是女儿身,再高的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在青楼卖艺了。
君不见后世有那么多女霸,真的不能看了这些女人。
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有化的人来就是明朝的稀有动物,王当然要把她们吸收过来为己用了。
而且这些女人比那些传统人少了很多的思想禁锢,这从柳如是自由恋爱玩的不亦乐乎就可以看出,现在柳如是的随军记者不是做的很好吗?而且从来也没有像原复社成员那样喜欢叽叽歪歪。
“呀!”董宛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毕竟她现在年纪还脸皮子更薄,所以耳朵更红了。
“不知,不知大人要让奴家做什么工作?”
董宛的声音好似蚊子,王费了很大的劲才听清楚。
王介绍道:“工作有很多,比如柳如是姐现在做的记者,还有明报编辑,广播电台还需要主持人和歌手,天策军的电讯室也需要报务员,这些都是你所擅长的字和艺类的工作。另外财务、医生、银行等等也需要人,不过这些工作需要一些培训才能胜任。”
董宛听的有些头晕,什么电台主持人、报务员、银行等等新名词她还是首次听到。
“那个,那个凭王大人安排。”董宛只好如此回答道。
王看她的神态就明白了,想了想道:“要不这样,你先和如是姐做着记者的工作,先熟悉下我们天策军和起点城,之后再做选择。你母亲的病起码需要两三个月才能痊愈,这样也能时常看望你的母亲。”
“如此甚好,我和如是姐也是熟识呢。”董宛笑颜如花地道。
苏州,应天巡抚衙门,王在平定苏州动乱结束之后,前段时间“病体严重”的应天布政使唐海泰不治自愈,今天匆匆而来给王送来了一份书。
这份书发自武昌,是新任五省总督熊灿发过来的,原来这位新任总督是要钱要粮来了,并且命令王去武昌开会,共商剿匪大计。
王当然不会在乎熊灿的狗屁命令,要银子没有,要粮食也没有,武昌也懒的去,因为他知道熊灿根不会剿匪,他最擅长的是招抚。
今年半个大明在闹旱灾,河南、山又来了严重的蝗灾。蝗虫飞过黄河,密密麻麻的一望无际。所过之处,草根都啃的干干净净,何况地里的青苗乎?
山在王的带领下天策军两个团和治安军八个团,与自然灾害发动了一场人类和蝗虫之间的大战。除了原有兵力,王按照王的指示在山灾民里征兵三万人作为天策军预备队也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
王以山都指挥使和天策军司令部的名义发布号召,起点城面收购蝗虫,每斤蒸熟晒干之后的蝗虫尸体,可以换半斤大米。
对于因为遭受干旱和蝗灾的山百姓来,粮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因此除了几万大军之外,几十万山百姓也纷纷走向田间地头,不分昼夜的扑杀蝗虫,老人孩子都出动了。
起点城收购这些干蝗虫也是有用的,将来可以用来提取蛋白质。
山军民齐上阵,紧急从南直隶采购大批鸡鸭,放入田间吃虫子。黄河沿岸,田间地头,夜间到处都是篝火,仍然能够看到奋战的人们。
天策军的红色军旗在山省各地飘扬,由威海上岸的粮食,源源不断运送到山各县用于兑换干蝗虫和救济灾民。
王的口号是:“人定胜天!”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拿蝗虫没啥法子,认为是上天的降罪,不能杀蝗虫,免得蝗神降罪。
王才不管这个,而是亲自上阵,战斗在抗击蝗灾的第一线。有他带头,天策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士气高昂,英勇奋战,吃住都在灭蝗的阵地上。
有这些官兵带头,百姓也不管什么神不神的,去他奶奶的,换到大米才是实实在在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