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想成为华人吗?(第1/1页)大明钉子户
() 朝鲜什么时候内附,王不管,鸭绿江入海口的几座岛屿,必须牢牢占住。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云从岛也就是身弥岛及其他岛屿的归属,在此时空毫无争议的属于大明的领土。因为这是明朝廷正式任命的江镇辖区,朝鲜从来没有提过异议。 所以王不能容忍这些国土长期没有国的军事存在,江镇的地盘理应由江镇驻守。 沈世魁为难地道:“云从岛离陆地太近了,我江镇之军力已经不比从前了,可能无法对抗建奴大军的攻击。” 也确实如此,毛龙时代是江镇实力最盛的时候。自他死后,总兵黄龙根镇不住手下的骄兵悍将,江镇逐渐四分五裂。 从江镇叛逃到满清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顺王就可以看出,曾经的江镇是何等的人才济济。 沈世魁是靠着与毛龙的姻亲关系上位的,此人商人出身,虽然没有多强的军事能力。他却能和清军血战到底,宁死不降,是个很有气节的将领。 江镇连自保都难,确实难以奢谈进取。王笑着道:“你江镇不比从前了,他建奴也不比从前了!我天策军更不会袖手旁观,自然会协助你军防守的。” 王道:“我军很快就会将建奴赶出朝鲜,云从岛我会派兵帮你驻守。” 云从岛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往北可控制鸭绿江口,威胁满清的根重地,往南则和山半岛的登州、莱州策应。 今后要彻底清除螨虫,云从岛可以作为囤积物资的基地。王打算派遣一个营在此驻守,招募劳工建造仓库。 沈世魁大喜道:“那就没问题了,有天策军协防,末将定能守住云从岛。” 天策军能够用五千兵力一日之间大破五万清军,并斩敌三万,有如此强军协助守岛,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何况还有这么多钢铁巨舰。 云从岛毕竟是大岛,这等于江镇的地盘又扩大了。 王点点头道:“你们江镇还有多少军民?” 沈世魁道:“有兵一万二千余人,百姓十三万余人。” 王道:“百姓们在岛上生活困苦,不如让那些原来辽的逃民上岸吧,就往朝鲜迁移,我会和朝鲜王李倧打招呼的。” 这些岛上的百姓大多是从辽逃过来的,这么多人在挤在淡水缺乏的岛上,确实不是个事。 不过王真正的目的是要增加朝鲜华人的数量,在天策军的强势支持下,为华人争取高于朝鲜地人的权益,逐步侵蚀朝鲜,使其不得不内附。 朝鲜大约有三百多万人口,来的华人数量就不少,这十多万人将大大增加这一比重。 沈世魁却不明白他的意思,为难地道:“这些百姓都是江镇军民,怎能移民朝鲜,成为化外之民?” 江镇的实力是由地盘和百姓组成的,没了人口,哪里来的兵源和钱粮?沈世魁当然不愿意百姓流失了。 王大概明白他的意思,哈哈一笑道:“沈总兵的顾虑,官略知一二,请随官到船上看些西!” 沈世魁自从来到仁川,还没有上过这些神奇的大铁船,王的邀请,正是他这些天梦寐以求的。 王将他带到登陆舰的一间储藏室,这个储藏室非常宽敞,可以摆放几百吨货物。 “沈总兵请看,这些货物如何?”王打断沈世魁惊异于现代舰船的目光。 “这,这些货物是?”沈世魁瞪大眼睛道。 王让随军的贸易公司工作人员,向沈世魁一一介绍储藏室内的商品。 这里几乎包括了城的所有商品,包括布匹、压水井、蜂窝煤炉子,缝纫机,缝纫线,针,洗衣粉,硫磺皂,肥皂,风油,清凉油,花露水,煤油灯,煤油打火机等等等。 这些是王专门为沈世魁准备的,江镇能够存活下来,主要的财源就是走私。总兵沈世魁又是商人出身,所以江镇是非常理想的地区代理商。 通过贸易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沈世魁立刻发现了这些商品的巨大前景,他两眼放光地道:“王大人,这些货物是要交给我们江镇贩卖吗?” 王笑着道:“我带沈总兵来这里,正是此意。这里所有种类的商品都可以交给江镇经营,朝鲜和辽都是你们的销售向。” 满清地盘上也可以卖,反正赚谁的钱都是赚。 沈世魁闻言大喜道:“承蒙王大人看重,我代表江镇感谢王大人的高意!”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江镇财源滚滚的前景! 王点点头道:“沈总兵应该看的出来,靠我城提供的商品,江镇的收益必将十倍于从百姓身上征收的那点微薄的赋税。所以百姓移居朝鲜之后,江镇也不必为了钱粮发愁。” “另外,这些百姓虽然移居朝鲜,但他们还是我大明的百姓,也是你江镇的百姓。他们身在朝鲜,要受到江镇和我天策军的双重保护。一切涉及中朝百姓之间的纠纷必须有我人员监督协调。大明百姓在朝鲜触犯了法律,朝鲜面无权裁定,必须交与我审问定案。” 这就是治外法权了,王打算今后将这些百姓纳入城。 以城类似现代法律的管理条例,比毫无人性化的大明律肯定更受欢迎。朝鲜这边开矿和开发济州岛以及其他建设,都需要华人参与和管理,城优厚的薪资待遇会迅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今后也会雇佣朝鲜人,但薪资待遇肯定和大明百姓有所区别。 朝鲜和大明一样不收商税,所以税收等问题以后在再敲定。 从法律保护到生活水平,会使这些华人更具有中原上国的优感,让当地的朝鲜人羡慕去吧。 想要和大明百姓同样的待遇吗?想成为上国公民吗?可以,请先会汉语,再发给你临时身份证件,为期五年。五年后,如果确实认同中华,汉语又过了四级,经审查合格,将发给你正式的城身份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