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言之不预(第1/1页)大明钉子户
平户就是郑芝龙的起家之地,他曾经的老大李旦、颜思齐也是以平户作为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的,郑芝龙就是接收的他们的势力。
郑芝龙的老婆就是日人,并在平户生下了儿子郑森,也就是后来的郑成功。所以郑家在日平户的势力很大,并与平户藩藩主松浦九信关系密切。
所谓的令旗就是保护费,收别人的或者收西洋人的,王还真没兴趣管,如今收到他头上来了,这就比较搞笑了。
王呵呵一笑道:“你是郑的弟弟吧?胆子不啊,竟敢让官买你们的令旗。就是郑芝龙亲自来,也不敢如此放肆!”
他可没把郑芝龙放在眼里,几千艘战船又怎么了?难道比索马里海盗还厉害?
“大胆!竟敢直呼郑大人的名谓?”
“活的不耐烦了!”
郑联身后的人纷纷拔出兵刃,这些人都是海盗出身,一个个匪气十足,而早就在附近警惕他们的天策军士兵也立刻举枪相向。
突然的剑拔弩张,把甲板上的那些商人吓的往旁边直躲。
郑联手一抬,制止了身后随从的冲动,同时扫了一眼天策军士兵手里的火铳,他并没有觉得这样的铳口细的火铳能有多大威胁。甲板上的四联装三十七毫米近防炮和无坐力炮、重机枪,在他的认知里还不如三磅炮的个头大,能有多大威力。
他对王道:“你自称官,不知在朝廷官居何职?”
王心道:这郑家人确实很嚣张啊,自己都表明是朝廷命官身份了,这郑联话的语气仍然没有半分客气。
他一指船头的旗帜道:“你没有看到我们的旗帜吗?这是天策军海军的战舰,官是天策军统帅,顺天府兵备道王。”
天策军、顺天府兵备道、王,这几个信息让郑联想起来了。
他问道:“你是京师大捷的王思华王大人?”
虽然他最近负责平户这边的产业,也不是对中原的情况一无所知,毕竟每年都要往返福建几次。而且平户的大明商人也很多,各种传闻也满天飞。
所以王的大名也是听过的,毕竟京师大捷的战果太大了,可谓天下震动,不过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并不信。
王点头道:“正是!”
郑联的语气客气了些,向王抱拳道:“久仰久仰!”接着对手下吩咐道:“把兵刃收了,都来见过王大人。”
那些随从有些不甘地把兵刃收起,随意向王抱抱拳,就算见过礼了。在他们想来,这里是倭国,这里是平户,朝廷官员又怎么样?何况郑芝龙集团就属于听调不听宣的,接受招安是为了便行事而已。
郑联的想法也和他们差不多,所以他用诚恳的语气对王道:“也许王大人对海上的风险了解不多,这次您能顺利达到平户,也许是个意外,返回的时候可不一定了。所以在下奉劝王大人,最好能挂上我郑家的令旗,可保您安然无恙!”
他的语气是诚恳的,话的意思和要挟差不多。
王装作客气道:“不必了,谢谢你的提醒!”
心道:他奶奶的,郑家可真够嚣张的,今后不得要大打出手了。
亚的海上秩序,郑家的老大地位已经来突出。而王的海上力量要走出渤海放眼球,和郑家的矛盾将不可避免。
郑联点点头,反正自己的话已经到了,莫怪我言之不预了。
就算王的京师大捷是实打实的,他觉得到了海上,在郑家的眼里还是不够看的,到了海上你还不是草鸡?
既然好话不听,那就别怪我们在海上不客气了。平户人多眼杂,郑芝龙还挂着游击将军的头衔呢,总不能光天化日之下和朝廷命官火拼吧。
他又看了看脚下的这艘大铁船,问王道:“王大人,这船用铁打造,造价不菲吧?如此沉重的船是怎么开动的?”
这三艘舰船靠岸时他也见到了,猜测是明轮,但这时空的明轮也是有风帆的,而且明轮那巨大的轮子都很显眼。
但这三艘舰船却看不到轮子,这么沉重的明轮需要多少人操控?几千人?
王道:“我们的船是用机器开动的。”
“鸡气?”这个名词太陌生,郑联又看了看这艘铁船,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刚才的不愉快,不可能指望别人向他详细解释。海监船进港时航速缓慢,他无法想象能在海上能行驶多快。反正这三艘船出海时抢了就是了,即使这铁疙瘩不实用,跑不快,可这是铁呀!这就很值钱了。
很快郑联的注意力又回到展台上,这些商品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他让人每一种都商品都买了一些,这才告辞离开。
郑家主业是海运上的保护费,商业是副业。
郑联走后,一直在旁边观察情况的韦亮走上来对王道:“司令,这些人太嚣张了,为什么不把他们留下?”
韦亮在旁边早就看不惯郑联的做派了,可王没有发话,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王哈哈一笑道:“留下他干什么?又不是美女。”接着他又对身边的李子雄道:“关于郑家的情况和亚各个势力的情况资料,我早已经整理好了,你们这些军官都习习,有备无患。”
接收战舰之后,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如何快速掌握舰船上的各类设备上了,这面的工作一直还没顾的上。这次与郑家的冲突和与荷兰人的海战,应该能让他们对这些势力有个直观的认识了。
甲板上的商品交易和推广还在继续,由于海监船的独特造型又吸引了一大批商人前来,因此显的更为热闹了。这次前来平户就是为了宣传起点城商品的,工作人员卖力地解着,加上商人们的纷纷询价,很是吵杂。
几日的海上航行,让王很期待去陆地上走走,去看看十七世纪的倭国街景是什么样子的,权当旅游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