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通航条约》(中)(第1/1页)大明元辅
高孟男看了佩德罗一眼,轻笑一声,施施然道:“我曾听罗明坚神甫提到过你,佩德罗船长,以你的汉语水平而言,应该可以理解木萨利将军的职务,他是暹南镇守使镇守这个词的含义很显然是防御性的。”
佩德罗立刻问道:“您的意思是说,木萨利将军并没有主动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力?”
“然也。”高孟男往后稍稍一靠,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轻松地道:“不过,他虽然不能擅开边衅,但镇守二字也意味着他可以合情合理地对任何入侵、劫掠等行为做出反应,这其中不仅包括反击,也包括反攻和出兵追剿。”
佩德罗立刻答道:“苏洛鬲、大泥两国不可能入侵暹南,对于这一点,我想阁下应该有十足的把握。”
高孟男淡淡地道:“大泥或许不会,因为早在京华来暹罗之前,它就是暹罗的臣属国,同时也曾多次向大明朝贡,我对他们的忠实有一定的信心。不过,苏洛鬲就不好说了。
该国与大明和暹罗都没有臣属关系,而且据我了解,该国国内早就被以贵国为代表的西洋人所渗透佩德罗船长,如果我说该国一旦受到贵国怂恿,是敢对暹南做出某些事情来的,你会否认吗?”
佩德罗皱了皱眉,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他能回答的范畴之外了。不是说他回答不了,而是他的身份不适合回答这样的问题,因此他把目光转到阿尔弗雷多特使脸上。
阿尔弗雷多特使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只能无奈地道:“阁下,敝国对大明帝国历来都保持着极大的尊重,数十年来一直与大明帝国和平交往。
双方在马六甲、广州、泉州、宁波、濠镜乃至菲律宾、日本,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并且双方都在这样的贸易交往中获利颇丰。
葡萄牙王国一贯坚持对大明帝国保持和平友好交往的外交宗旨,并愿意与大明帝国进一步加强贸易来往,促进和强化双方的商业互通。在这样的基础上,敝国怎么可能有针对大明帝国的战争愿景,亦或者其他不良想法呢?
至于暹罗王国呃,既然它是大明帝国的属国,如果大明帝国明确表示对其安全负有责任,那么敝国自然也不会有针对它的战争及其他冒犯性举动。”
“如此甚好。”高孟男这次听得还算满意,点头道:“我很欣赏贵使的务实态度,这一点也是京华公司历来最为看重的品德,很高兴我们终于取得了一些共识。”
阿尔弗雷多虽然是外交官,但显然欧洲人还是不太懂得什么叫以退为进,他听了高孟男这话,下意识便是打蛇随棍上,立刻道:“那太好了,感谢您的信任,不过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就更多的问题深入探讨一下。
比如刚才这个问题,根据您的回答,我是否能理解为大明帝国及暹罗王国都没有对马来半岛各国、各势力当前局面加以改变的意图?”
高孟男沉吟了一下,忽然转过头朝佩德罗问道:“佩德罗船长,罗明坚神甫说你还和他一起研究过我们大明的学问?不知道你是否知晓我大明贡举要考哪些书目?”
阿尔弗雷多和佩德罗都是一愣,但佩德罗还是回答道:“阁下,我在葡萄牙国内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宗教和海事方面,师从罗明坚神甫时主要学习的汉语基础,对于哲学与文学,我只是对稍微了解了一下,并不是太懂。
据我所知,大明帝国的贡举考试主要考四书和五经不过我必须强调,我只读过几句话,用汉语中的说法来形容,大概只能称为略知皮毛。”
高孟男心说:才读了几句话就敢说略知皮毛了?你那根本连开蒙都算不上。
好在他也不是要关心佩德罗的学问,因此只是淡淡一笑,继续问道:“你可知道吾弟求真所选本经为何?”
“啊,这个我听神甫说过,高务实阁下的本经是周易。”佩德罗兴奋地回答了之后,又有些纳闷:“可是我不理解您为什么忽然问起这些?”
“所谓周易,自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高孟男呵呵一笑,道:“若你了解周易所言之意,便知求真吾弟与我,对你们所言的马来半岛局势一事持何态度了。”
阿尔弗雷多有点头疼,他曾听传教士们说过,大明帝国的官员考试实际上是在考哲学,而根据他的一贯看法,哲学这玩意极其烧脑不说,还特别依赖天赋。
高孟男把这样一件需要明确态度的事推给了一本哲学书,在他看来简直是在胡来,现在只能指望佩德罗在罗明坚神甫那里学到过周易的思想了。
阿尔弗雷多将求助的目光投到佩德罗脸上,谁知后者一脸尴尬地挠了挠头,干笑道:“啊,这个我记不得了。”
确实有点尴尬,不过倒也可以理解。周易成书极早,“微言大义”到了一定的程度,哪怕是在大明的科举中,选择周易为本经的士子也一直都在少数。
不过,高务实当年之所以选择周易为本经,正是因为它的思想最符合自己的认知:万事万物永远在不断变化,但却“万变不离其宗”。
易,变化也。
高孟男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的态度也同样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他根本不打算做任何保证。
只是这话直接说出来可能不太好,那不如就换个方式,以周易为托词,让他们自己猜去。
佩德罗学问不到位,哑了火,阿尔弗雷多只好轻咳一声,道:“高孟男阁下,还有一件事,我希望能从您这里获知确实消息:马尼拉之战结束之后,听说大明军队正在吕宋岛持续征战,原本臣服于卡斯蒂利亚王国统治的不少当地部落也因此遭到明军打击
但据我所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当地明军并非大明帝国的正规军,而是高务实阁下的私军。我想请问,此次出兵马尼拉究竟是大明帝国政府之行为,还是京华公司的私下行为?
如果是京华公司的私下行为,此前签订的马尼拉合约在法理上恐怕存在极大的漏洞,这可能导致双方将来出现许多难以预计的重大争议,不知阁下对此有何看法?”
高孟男淡淡地道:“马尼拉战事非我权责所属,我没有什么看法。但我要告诉你的是,马尼拉之战的大明参战军队虽非朝廷经制之军,然而除了我京华公司的人和船之外,还包括大明京师之中的三名国公以及二十余名侯、伯爵之部下。
大明京师之中的勋贵个个有份,全都参加了此次作战。哦,对了,他们还有一个组织,想必二位应该在日本有所耳闻北洋海贸同盟。
二位,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实话实说:这次战争的发起者与其说是京华公司,不如说正是北洋海贸同盟。
我相信以贵使的从政经验应该很清楚,朝廷勋贵们联合发动的战争,即便是皇上得知消息,也一定会默许更何况还轻松获胜了。”
阿尔弗雷多的消息是从佩德罗那里获悉的,闻言立刻朝佩德罗望去。后者略一回忆,立刻朝他微微点头,示意高孟男这话可以相信。
果阿总督特使阿尔弗雷多顿时感到事情出乎意料的棘手在他的认知里面,“世袭军事贵族”意味着其家族长期掌握着不弱的军事力量,而且以欧洲的习惯而言,这种力量甚至还具备高度的独立性。
欧洲的军事贵族可不是大明勋贵集团这种,名义上几大军功勋贵家族通过五军都督府掌握全**籍。实际上别说皇帝、内阁、兵部尚书个个都比他们大,甚至兵部戎政侍郎都能在他们面前一言九鼎,而他们的真实作用主要就是挂个名。
欧洲的军事贵族可就大不相同了,此时欧洲大多数国家还在继续使用分封制,有一句名言叫做“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每一个君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是却无权去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也就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自己封君,而与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
这意味着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宣誓为契约,约束了彼此之间的君臣、主从关系。
这又衍申出两方面的权责: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则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合理反抗。
于是这就使得欧洲的分封制出现双向权利义务,在契约意识之下,层级间相对独立。甚至即便是君臣之间,也极少会出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超级集权化控制。
其实不仅是欧洲,但凡君主集权没有到达极高程度的国家,一般来说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举个例子:战国时代末期的日本,本能寺之变前夕,石田三成是羽柴秀吉的家臣,而羽柴秀吉又是织田信忠的家臣。那么按照当时的传统,织田信忠就没法直接指挥石田三成,因为石田三成只需要听从羽柴秀吉的命令。
总而言之,他们都具备相当高的独立性。而当这些具备很高独立性的“封臣”联合起来进行军事行动时,尤其是如方才高孟男所说的这种“几乎全部参与”的情况下,哪怕是他们的封君也不太可能反对。
高孟男的本意其实是“勋贵集体行动,皇帝考虑到面子上要河蟹,所以会默认”,谁知道阿尔弗雷多按照欧洲思维一理解,就变成了“军事贵族集团逼宫式的强硬行动,迫使皇帝不得不接受既定事实”。
结果差不多,但因果关系完全错位。
不过这已经无须细究了,因为阿尔弗雷多已经相信高孟男“即便是皇上得知消息,也一定会默许”的说法。此时的他只能顺着这个思路考虑对策。
皇帝默许,那就表示大明帝国会承认这次行动的合法性。鉴于“吕宋王国”原是大明帝国的“属国”,也就意味着北洋海贸同盟的行为在法理上没有问题,于是自己再继续纠结法理便已经毫无意义了。
“真是让人遗憾哦,阁下不要误会,我是指这样毫无节制的战争行为将会对马尼拉乃至整个吕宋王国的贸易环境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
阿尔弗雷多斟酌了一下措辞,继续道:“出于对贸易环境的关心,我想请问阁下,在菲律宾群岛的战争还会持续多久?”
高孟男摇头道:“贵使似乎有些健忘,我方才已经说过,吕宋的战争非是我权责所属,我既不知道也不方便对此做出任何表态亦或者预估。
另外,我总觉得你此来关心的范围实在有些太大了,我作为暹罗王国首席顾问,只能就与暹罗王国相关的事务表达我的观点。
如果你希望了解的是京华公司在整个南洋乃至更广阔的海域、地区将有些什么行动,我建议你要么想办法与吾弟求真取得直接联系。”
“可是高务实阁下作为大明帝国的财政部长公务繁忙,不可能离京出海接见于我,而大明帝国又不允许我这样的人随意进入这实在让我十分遗憾。”
这一点倒是真的,大明只在极个别的时候允许某些传教士进入,而这通常还需要有一定地位的官员作保。
相对来说,高务实在这件事上“权力”比较大,他经常为一些欧洲来的建筑师作保,让他们能深入内地了解中国建筑,并根据他的要求和国内的建筑匠师合作,设计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比如日新楼就是这种产物。
高孟男如果愿意,其实也可以直接向高务实报告,然后以高务实的名义请阿尔弗雷多入境,但高孟男怀疑高务实可能并不愿意和此人废话。
“是有些舍近求远。”高孟男点点头,道:“那要不这样,我去黄都统处提请一下,看看她愿不愿意接见你们。”
阿尔弗雷多大喜过望:“您说的是黄芷汀女爵阁下吗?那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谢阁下的慷慨与仁慈。”
“不必客气。”高孟男和气地笑了笑,心中却暗道:哼哼,我那弟妹可就没我这么好说话。要不是求真压着,她这会儿早该踏平马六甲十次八次了你去见她还能有好果子吃?
感谢书友“灰铁翼”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