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重文轻武,谬论!(第1/1页)雪落关山
孟举的课是儒家院最受欢迎的课,偌大的讲经堂里黑压压一大片,挤满了人。
讲经堂里有一块讲台,老师站在讲台上面讲课,生们则没有桌椅,也没有固定的位置,就那么席地而坐。
石正峰找了一处空地,缩着身子挤了挤,坐了下来。
上课时间到了,挤着数百人的讲经堂里鸦雀无声,所有生都屏气敛声,看着讲台上的孟举。
孟举颇有几分为人师表的风范,道:“我是孟举,是这十七号讲经堂的老师,这么多同前来听我的课,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有压力。好了,多余的话不了,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儒。”
孟举向生们讲了一下儒家的历史,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夫子,孔夫子尊崇周公为儒家的神偶像。儒家思想最大的特点,简单概括,就是四个字,忠孝仁义,对君主要忠诚,对父母要孝顺,对别人要仁爱,对朋友要义气。
介绍完了儒家的历史之后,孟举开始讲述自己的民思想。儒家院的各个老师在信奉“忠孝仁义”这四个字之外,还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孟举朗声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国家要想长盛不衰,依靠的不是英明的君主,不是强大的军队。因为,再怎么英明的君主,终究会死,再怎么强大的军队,终究会散,只有老百姓是国家永恒不变的基石。
“当老百姓受到漠视、受到欺压、受到践踏的时候,这个国家,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强大,早晚要灰飞烟灭。”
这时,一个生举起了手。
孟举指了一下,道:“这位同,你有什么疑问?”
生站了起来,道:“老师,你可不可以举个例子,哪个强大的国家会灰飞烟灭。”
孟举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楚国。”
讲经堂里一片哗然,生们都觉得孟举这话不靠谱,楚国是南霸主,数一数二的强国,有吞吐八荒、问鼎天下的实力,怎么可能灭亡呢?
孟举提高了声音,压住了生们的议论声,道:“我楚国会灭亡,可能有很多同都不赞成我的观点。但是,诸位同请记住我的话,如果楚国不进行改革,不缓解权贵与百姓的矛盾,二十年之内,楚国必亡!”
孟举这番楚国灭亡论可以得上是惊世骇俗,生们议论了一番,有生提问,“老师,那您觉得哪个国家才是最强大的,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孟举想了想,道:“现在最强大的国家是楚国、晋国、齐国,楚国不再赘述。晋国,国君成了傀儡,六大家族分割政权,作为北第一大国,晋国早晚要分裂。
“齐国,现在是华夏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姜腾蛟也是天下霸主。齐国有完善的军事制度、经济制度,却没有完善的政治制度,一旦姜腾蛟去世,或是姜腾蛟堕落腐化,齐国将很快失去霸主的地位。”
孟举最后总结,“短时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显露出王者之相,乱世的局面还将持续一阵。”
一个生不服气,站了起来,道:“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统一天下靠的是军事实力,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民心。
“就比如我们鲁国吧,以前一直受到齐国的欺辱,是阳虎大人用强硬的军事手段,狠狠地打击了齐国,这才使齐国停止了对我们鲁国的侵略,返还了霸占我们的领土。
“如果和齐国讲仁义,他们会停止侵略、返还领土吗?”
孟举笑了一下,道:“这位同,看来你是对我们儒家有误会。我们儒家提倡忠孝仁义,但是我们没忠孝仁义能解决世间所有的矛盾。我们不提倡武力,但是我们也不放弃武力。”
那生面露轻蔑,叫道:“我看你们儒家就是在这妖言惑众,用你们的歪理邪把我们鲁国男儿的骨气都腐蚀掉了,妖儒不除,鲁国不兴!”
石正峰看了看那生,一身戾气,一看就是个武者,分明就是冒充生,闯进儒家院来砸场子的。
石正峰想要起身去教训这个假生,这时,孟举微笑着从讲台上走了下来,走到了假生的面前。
“这位同,你要是觉得我们儒家弟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那么你就打我一拳,使出身的力气,朝这打,”孟举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假生咧着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攥紧了拳头,卯足了力气,朝孟举的胸口打了过去。
“孟举,去死吧!”
假生的整张脸都狰狞扭曲起来,看样子他是非要置孟举于死地不可。
孟举神色平静,站在那看着假生,不慌不乱,不躲不闪。
“老师,心啊!”生们都紧张地叫了起来。
石正峰看着孟举,觉得孟举是深藏不露,张牙舞爪的假生根就伤不到孟举。
眼看着假生的拳头就要打到孟举的胸口上了,突然,孟举抬起了一只手掌,护在了胸前。
假生一拳打在了孟举的手掌上,孟举用力一推,所有的力量都被反弹回来。假生痛叫一声,嘎巴嘎巴,手掌的骨头都碎裂了。
生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孟举看着一副弱的样子,竟然这么厉害。
孟举朝讲经堂外叫道:“来人呐。”
两个仆役跑了进来,孟举指着满地打滚的假生,道:“带他去药房,给他处理一下伤口。”
两个仆役把假生搀扶出了讲经堂,擦掉了地上的血迹。
孟举讲完了课,拿着书走出了讲经堂,石正峰追了上去,叫道:“孟老师,孟老师。”
孟举停下了脚步,诧异地看着石正峰。
石正峰道:“我叫石正峰,是刚刚拜入夫子门下的生。”
孟举露出微笑,道:“原来是石将军呀,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孟举向石正峰抱拳致意。
石正峰有些不好意思,道:“孟老师,在这儒家院,我不是什么将军,只是一个刚刚入门的生而已。”
“那我就叫你石同吧,”孟举道。
“生见过老师,”石正峰恭敬地向孟举作了一个揖,然后压低了声音,神情严肃,道:“孟老师,我觉得课堂上挑衅的那个生,看着像个武者。”
孟举风轻云淡,道:“我知道,以他的实力,应该是鲁**队里的军官,是阳虎派他来的。”
石正峰很惊讶,阳虎派奸细来砸场子,孟举怎么如此淡定呢?
孟举道:“阳虎早就把我们儒家院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了。”
石正峰明白了,孔夫子座下四大弟子和孔夫子一样,都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高人。
令石正峰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孟举的淡定,还有孟举的武艺。孟举挡住了假生的拳头,反手一推,看似风轻云淡,其中却蕴含着很大的门道。
不是功力深厚的武道大师,绝对推不出孟举那一掌。
某些人为了诋毁儒家,四处宣扬,儒家重轻武,只知道摇头晃脑,舞弄墨,没骨气没血性。
其实,儒家一直是武并重,孔夫子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御就是驾车技术,这都属于武道范畴。
在乱世之中,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保住明。
石正峰想着躺在白玉屋里的七,心事重重,向宿舍走去,走到了一处僻静之地。
突然,石正峰感觉身后一阵劲风袭来,出于武者能,石正峰向旁边躲闪了一下,一颗拳头从石正峰的太阳穴旁擦过。
石正峰扭头一看,出拳袭击自己的人也是一个儒生,还有些眼熟。
这时,又有一个儒生张牙舞爪,一拳打向了石正峰,那拳头势大力沉,呼啸着,直奔石正峰的面门而来。
石正峰想要还击,但是,他想了一下,自己刚刚加入儒家院,如果和同斗殴的话,会让自己的处境很尴尬。
石正峰收回了拳头,向旁边躲闪过去,定睛一看,袭击自己的这几个儒生都是任毅的同党。
任毅指着石正峰,气急败坏地叫道:“给我打他,打他,打死他!”
几个儒生见石正峰躲闪着不还击,以为石正峰软弱可欺,一个个更加嚣张,围着石正峰,如狼似虎,摆出一副不杀石正峰不罢休的架势。
“齐国狗,去死吧!”
一个胖子儒生卯足了力气,打向了石正峰。
石正峰躲闪到一边,伸出一只脚来,绊到了那胖子儒生。胖子儒生撅着屁股,向前扑去,扑在地上,来了一个嘴啃泥,大门牙都啃掉了,满嘴是血。
一个瘦子儒生站在石正峰的身后,准备袭击石正峰。但是,这瘦子儒生力气,怕一拳打上去伤不了石正峰。
为了增加自己拳头的杀伤力,瘦子儒生取出一根钢针,夹在指缝里,照着石正峰的后脑勺,一拳打了过去。
瘦子儒生这一拳打上去,即使扎不死石正峰,也要把石正峰扎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