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年礼(第1/1页)田间小农女
村里人看到姜家买了这么多西,一时间都过来围观。他们很少看到姜家买这么多西,这过年,也用不着买这么多年货吧?
莫不是,姜家还有亲戚要走?这么多年了,也没听姜家有亲戚啊?
特别是姜大柱家,听妻子是个遗腹子,孩子生下来后,母亲也不知道了去向。跟着奶奶长大。
在姜家的嫁过来两年后,老人家也撒手人寰了。
现在姜瑜儿也没我外婆家的亲戚要走。
姜二柱家有,但那堆礼亲戚,姜瑜儿家也不可能走啊?
带着这样的疑问,都回自己家去了。
腊月二十五,放年假。
姜瑜儿二十一的天买回来的西,终于有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今年,大家都辛苦了!从明天起,放假回家过个好年。明年正月初八工。”
姜瑜儿指了指一旁的物,又道:“大家也辛苦一年了,这些西,也没什么好的,等会儿都分给大家,大家回去,高高兴兴过个好年!”
众人一听,这些西都是他们的,心里哪有不高兴的:“好!谢谢家!”
姜瑜儿笑着,让李封把名单拿来,一个个挨着把名字给叫了个遍。
拿到西的工人们都高高兴兴地朝姜瑜儿道了声:“过年好!”后,拿着西三五成群地回去了!
以为会很快弄完的姜瑜儿,却一直忙活到了傍晚,这可把她冻坏了,回到家时,整个脚都被冻得生疼!
这个时代,没有棉鞋棉裤的。姜瑜儿身穿的棉裤还有去布庄买的布跟棉花,阮婶给她做的!家里几个孩子都有,阮婶一个人,一双手也忙不过来。
往年做衣服,还有二婶罗氏帮忙张罗着。今年从丫丫出事后,二婶整个人都变了样。
别是还来给姜瑜儿兄妹三人张罗着衣服了,连大丫兄妹几个的,她都是入冬后,才开始准备。
好在,家里二叔姜二柱卖了个婆子回来,还能照顾一二。不然以罗氏现在的状态,想要她想点别的,做点别的,那可有些不太现实。
去帮忙的姜子苏倒还好,他是男子,帮忙着搬西跟分发,只有姜瑜儿在那里拿着个簿子不停地念着工人的名字。一天忙下来,姜瑜儿是冻僵了,姜子苏去冒了一声的热汗。
看到妹妹这冻得鼻子,手都红彤彤的,姜子苏只能是心痛不已。
回到家,让阮婶赶紧烧些热水送到姜瑜儿的房间,他去弄了个炉子,弄了些炭火,也送到了姜瑜儿的房间里。这样,只是等会儿她泡澡出来的时候,还不至于那么冷。
姜子苏的举动,姜瑜儿很感动。在他们还没回来之前,阮婶已经烧好了一锅水。现在听到姜子苏的吩咐,很快浴桶送进了姜瑜儿的房间,热水一桶桶地松了进去。
直到泡进热水里,姜瑜儿才有了一些知觉。
这不泡还好,因为之前冻得太狠了,泡在浴桶里的姜瑜儿,居然开始浑身发痒。要不是知道,现在不先泡好,可能后面会长冻疮,她铁定不泡了。
前世的时候,她自己没长过冻疮,但见到过很多孩子,因为冬天太冷的缘故,手指头,耳朵,鼻子都因为长冻疮,红肿红肿的。据天气热起来的时候,会痒无。
想到那样的可能,姜瑜儿宁可多泡一会儿,痒也痒这么一下下的时间。
等姜瑜儿泡好澡出来的时候,一家子已经在等着她吃饭了。
姜雨跟姜子铭坐在一起,姜子铭不知道跟她了什么,张着嘴,无声地笑着,是那么的开心。
看到姜瑜儿出来,阮婶赶紧前:“大姐,你怎么不用布把头发包起来。这天气冷,这么湿漉漉的,容易生病。”阮婶一边着话,一边跑进姜瑜儿的房间找干净的布出来给姜瑜儿包头发。
这个时代没有吹风什么的,平日里姜瑜儿洗头什么的,洗完用布包起来,擦到半干,然后在火炉烘干。
今天由于太累了,也太冷了。现在好不容易暖和一点,她懒得去动。
阮婶找了块布出来,给姜瑜儿擦了擦头发,又拿了一块布,把姜瑜儿的头发认真地包了起来。
“谢谢阮婶!”姜瑜儿道。
阮婶也笑了笑道:“这是我应该的大姐。”
阮婶永远这样,她像一个母亲一样,永远那么默默无闻地关心着你生活的没一个细节。如姜瑜儿出来时,头发湿漉漉的,哥哥弟弟没发现,但细心的阮婶却发现了。
吃过晚饭,一家子在一起商量着,过年要怎么过。
却听到有人敲门的声音、
“谁啊?”姜子铭一边嘀咕着,一边朝门边走去。
一打开门,看到大丫一脸焦急地跑了进来:“姐,外婆家又来人了。”
姜瑜儿一听,拉着大丫,安慰道:“别急,先,他们这次来,又想干什么?”
大丫一边拉着姜瑜儿的手往外走,一边:“外婆我娘没给他们家送年礼,大舅大舅妈,二舅妈都来了。”
姜瑜儿一听,心里有些不高兴了。
姜家出事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想到骨肉亲情,过来看看。安慰一下自己的女儿、妹子。现在好了,要过年了,来要年礼。阮婶看姜瑜儿还包着快布出门了,这头发还没干呢!
“大姐,大姐。你先把头发烘干了再去。”阮婶拉着姜瑜儿的手道。
姜瑜儿却笑笑:“阮婶放心,无事的,我去看看。”完,挣脱了阮婶的手,跟着大丫朝着姜二柱家走去。
姜子苏也跟着妹妹走了出去,家里只有姜子铭跟姜雨两个人,因为阮婶想到了次姜瑜儿去了,打得那么狼狈的情形,有些不放心地跟了去。
走到一半的时候,她想起来了,洛少将军过,李封他们是来保护大姐的。
二话不,直接朝老屋那边走去。
还没进屋,听到罗氏娘气十足地着些什么:“秀娘,这年礼,你们家打算什么时候送去?你爹可盼了你们有些日子了。”